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1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4篇 |
农学 | 74篇 |
基础科学 | 56篇 |
94篇 | |
综合类 | 208篇 |
农作物 | 43篇 |
水产渔业 | 34篇 |
畜牧兽医 | 129篇 |
园艺 | 20篇 |
植物保护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14.
[目的]旨在克隆红鳍东方鲀PPARγ基因的cDNA,并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3Tag-4A-PPARγ,分析myc-PPARγ融合蛋白在大鼠L6细胞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红鳍东方鲀PPARγ基因的cDNA,构建pCMV-3Tag-4A-PPARγ重组质粒,转染至大鼠L6细胞,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yc-PPARγ的亚细胞定位。[结果]红鳍东方鲀PPARγ基因cDNA ORF全长1557 bp,共编码518个氨基酸,pCMV-3Tag-4A-PPARγ融合蛋白在大鼠L6细胞核中表达,为深入探讨鱼类PPARγ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牛双芽巴贝西虫病对人、畜有害 ,具有传染性、发病性和致死性。犊牛一旦感染此病往往呈爆发性 ,甚至导致全栏或全群报废。通过凤阳县黄牛该病的调查诊治 ,在实践中体会到用硫酸喹啉脲治疗效果较好 ;对已发病的病牛采取综合灭蜱措施 ,进行预防 ,可防止本病发生 ;在当前市场开放的情况下 ,要特别注意做好有蜱有虫地区引进和输出牲畜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硒增强雏鸡对IBD抵抗力机制的细胞免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硒对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抵抗大的影响及其细胞免疫机制,自1日龄起给雏鸡分别饲喂基础(含硒0.086mg/kg)、补硒0.3mg/kg和0.6mg/kg的不同日粮,于49日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 ̄3H-TdR掺入法测定其中自然发生IBD后第10天和正常对照雏鸡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计算IBD鸡死亡率。结果,两补硒组IBD雏鸡死亡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组IBD雏鸡(P<0.01);IBD明显抑制雏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P<0.01);补硒的正常对照雏鸡和IBD雏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高于各自基础日粮雏鸡(P<0.05;P<0.01)。结果显示补硒可提高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雏鸡对IBD抵抗力,降低雏鸡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庐山林火发生图的研制和火险等级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庐山林火发生历史资料,研制了林火发生图、火源分布图、火险等级图和防火设备、力量配置图,提出了加强庐山火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不同器官重金属铅浓度与累积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长于盆钵中的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共6个组合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铅(Pb)浓度为500mg/kg和不加Pb土壤(对照)两个处理,测定水稻植株不同器官Pb的浓度和累积量。结果表明,Pb处理降低了两优培九、103S/郑粳2号、丰优香占和汕优63的产量,主要是每穗粒数减少,对其余组合的产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水稻植株对Pb吸收与积累存在差异,以103S/郑粳2号和两优培九累积量最多,K优818累积量最少;水稻植株不同器官Pb的浓度和累积量的大小顺序为根>茎鞘>叶片。籽粒不同部位Pb的浓度大小顺序为糠层>颖壳>精米,精米中Pb累积量仅为谷粒的25%左右,精米中Pb的浓度以103S/郑粳2号最高,K优818最低;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同一器官Pb浓度与累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器官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对不同杂交稻组合植株中Pb浓度和累积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