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8篇 |
免费 | 156篇 |
国内免费 | 3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50篇 |
农学 | 226篇 |
基础科学 | 166篇 |
388篇 | |
综合类 | 1428篇 |
农作物 | 156篇 |
水产渔业 | 131篇 |
畜牧兽医 | 578篇 |
园艺 | 188篇 |
植物保护 | 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47篇 |
2019年 | 153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72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55篇 |
2013年 | 201篇 |
2012年 | 267篇 |
2011年 | 261篇 |
2010年 | 253篇 |
2009年 | 245篇 |
2008年 | 290篇 |
2007年 | 226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响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分析退化生态系统中主要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影响,探讨敏感和可靠的微生物群落活性响应指标,揭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被恢复类型。结果表明,沙米荒地、白沙蒿、柠条、沙冬青和人工乔木林地土壤微生物量C,N,P和微生物商、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土壤各层内,除上层人工乔木林地土壤微生物量N相对较高外,柠条恢复草地土壤微生物量C,N,P都相对较高,沙米荒地均较低;土壤微生物商没有明显的趋势;人工乔木林地蔗糖酶和柠条恢复草地脲酶活性相对较高,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沙米荒地的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白沙蒿草地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方差分析(ANOVA)显示,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微生物量C,N,P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土壤微生物量N,C,P和蔗糖酶、土壤微生物商基本反映了研究区植被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响应信息。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草地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变化表明,柠条和人工乔木林是研究区域内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被恢复类型。 相似文献
63.
棉花杂种优势与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8个陆地棉杂种及其亲本的四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这些指标与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芽匀浆互补法对F1皮棉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的预测相符率分别为87.5%和75.0%;杂种萌动种子ATP含量普遍高于双亲平均值。超亲优势、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及双亲ATP含量的平均值均呈正相关,且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相关显著(r=0.7188,P〈0.05);杂种产量优势与盛蕾期、盛花期的 相似文献
64.
65.
66.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对云南茶花鸡12个家系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以及家系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并不均匀,再对12个家系进行分析,将其聚为3类,一类为Z-1,Z-2,Z-3,Z-4,Z-5,Z-6,B-1,一类为Z-7,Z-8,Z-9,Z-10,矮脚系B-2自成一类,这表明了家系间的遗传相似性,同时我们对特殊的矮脚系B-2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最后我们提出了对茶花鸡保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由病原菌Pilidium 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是一种在中国发生严重的新病害。作者在2015年至2017年间,从北京市昌平区、山东省诸城市和湖南省娄底市采集有症状的草莓样品共90株,每地30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及系统发育分析,其中26株分离物被鉴定为P. lythri, 并且山东和湖南系首次发现由P. 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鉴于目前中国还没有登记用于防治草莓褐色叶斑病的杀菌剂。本研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26株P. lythri菌株对8种常用杀菌剂和1种新型杀菌剂双苯菌胺(SYP-14288)的敏感性。结果表明:SYP-14288对P. lythri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平均EC50值为(0.33 ± 0.06) μg/mL,可将其作为防治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首选药剂;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戊唑醇、百菌清和腈菌唑对P. lythri的平均EC50值在3.92~72.58 μg/mL之间,其中菌株对嘧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敏感性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由P. 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69.
吡啶甲酸铬作为有机铬添加剂,已成为普遍使用的铬营养补充物质。但目前尚未正式发布动物最低需要量和最高耐受量的具体数据。吡啶甲酸铬的安全性仍在研究探索之中,但得到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为此作者就吡啶甲酸铬的安全性研究及现有可能存在的代谢途径进行综述,以便为日后吡啶甲酸铬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2—氯对苯醌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氯苯胺为原料,重铬酸钠为氧化剂合成2-氯对苯醌,进一步探索了反应机理,优选了反应工艺条件,产品得率达到68.7%;同时对废液的回收利用提出了技术、经济上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