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整合是开展花生分子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多个作图群体整合遗传图谱是解决图谱标记密度低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基于锚定SSR标记的作图策略,构建3个F_2群体3张遗传连锁图,利用Join Map 3.0软件整合图谱,获得一张包含20个连锁群、792个位点、总遗传距离为2079.50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63 c M的整合图谱,各连锁群标记数在20~66个之间,遗传距离在59.10~175.80 c M之间。将3个分离群体中检测到的与荚果及种子大小相关的QTL区段与整合连锁图的标记比较发现,各群体中检测到的位于各染色体上的QTL在整合图谱中都能出现,有些QTL标记区间在整合图谱中存在更多的标记,为今后利用这些标记进行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花生出仁率、株高等性状都对产量有重要影响, 鉴定出仁率和株高相关的主效QTL, 分析QTL的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以及出仁率与株高之间的遗传关系, 有助于加快花生分子育种研究进程。本研究以远杂9102×徐州68-4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 在4个环境中调查出仁率和株高等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4个环境中, 出仁率与株高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利用前期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通过QTLNetwork 2.0软件对出仁率和株高进行QTL定位分析, 检测到13个具加性效应的出仁率QTL, 8个具加性效应的株高QTL, 其中, 2个与出仁率相关的主效QTL (qSPA05.2qSPA09.1)和1个与株高相关的主效QTL (qPHA09.1)至少能在3个环境下被重复检测到。还检测到11对上位性QTL, 包括出仁率6对和株高5对, 与环境之间均存在互作效应。比较QTL在连锁群上的位置发现, 在A09染色体Ad91I24-AGGS2492区间同时检测到稳定的出仁率主效QTL (qSPA09.1)和株高主效QTL (qPHA09.1)。通过条件QTL排除该位点株高的效应后, 出仁率加性效应贡献率从14.37%下降到5.50%, 表明qSPA09.1qPHA09.1为同一位点, 同时控制株高和出仁率。  相似文献   
83.
脱水蓖麻油聚酰胺-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脱水蓖麻油制得聚酰胺固化剂,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体系(DCOPA-EP)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综合采用Kissinger、Crane和Malek等方法探讨DCOPA-EP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模型参数.由Kissinger方法算得表观活化能( E a)55.94kJ/mol,频率因子( A )1.61×107s-1;并经过分析验证,Malek法所得自催化反应模型(反应级数 m =0.135, n =0.766)比Crane法的 n 级反应模型(反应级数 n =0.90)更适合DCOPA-EP固化体系.  相似文献   
84.
正交实验法研究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提取芦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用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并计算其含量。[结果]在95℃时,用70%的乙醇提取,历时2 h,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较好,含量为0.184%。[结论]该实验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实验结果对芦荟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闵行区水产养殖能力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对闵行区20家水产养殖场的渔业用水和水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20个渔业用水样本的孔雀石绿(有色、无色)、镉、铅、砷、汞5个指标全部合格;20个水产品样本的氯霉素、孔雀石绿(有色、无色)、喹乙醇、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妥因代谢物、呋喃它酮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甲基汞、无机砷、铬、铅14个指标全部合格,且重金属含量都在限量值以内。  相似文献   
86.
农村财务会计集中管理模式是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都是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农村财务会计集中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7.
春玉米“3414+1”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时的施肥方案,采用"3414+1(锌)"试验设计方案建立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及锌肥对玉米产量、土壤供氮磷钾养分能力、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植株对养分吸收量和当季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并对最佳施肥方案进行验证与大田示范。结果表明:(1)产量限制因子的强弱依次为:氮钾磷;(2)最佳施肥量为N 190.1 kg/hm~2,P_2O_5 44.9 kg/hm~2,K_2O 135.1 kg/hm~2;(3)施用30 kg/hm~2七水硫酸锌玉米可增产3.22%;(4)该类型土壤N、P_2O_5、K_2O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0.44、0.24、0.53,N、P_2O_5、K_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9.6%、1.83%、26.4%。试验所获得的最佳施肥方案是可行的,可在与试验地地域环境相似且地力相近的地块作春玉米栽培时推广实施。此外,玉米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增产效果好,建议每3 a施用1次。  相似文献   
88.
2017年海南省提出以"共享农庄"为抓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开启了乡村旅游发展新趋势。而乡村的公共空间,作为旅游活动开展的门户场所,更是旅游活动和人们生产生活物质载体,对于乡村旅游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海南为例,通过"共享农庄"与"传统旅游"旅游模式、公共活动类型、公共空间需求等各要素对比,探讨"共享农庄"下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后续规划建设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为了确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感染,探讨目前广西猪群中流行的PRVgE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更好地防控猪伪狂犬病(PR)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集了广西陆川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生呼吸道症状的肺脏组织,并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应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gE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证实分离到1个PRV毒株,命名为GXLC1。分离株在Vero细胞上增殖,细胞出现典型的病变;GXLC1株gE基因与GenBank上20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4.3%~99.6%;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GXLC1株与2012年的国内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欧美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GXLC1株gE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区较之国内经典强毒株有3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可能导致gE抗原性发生改变。本研究将分离到的1个PRV毒株进行了gE基因的分析,发现GXLC1株为近年来流行的变异株,gE蛋白在抗原表位区上有3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这是否会影响GXLC1株毒力和抗原性的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gE基因变异特征的分析和病毒的分离为进一步丰富广西PR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和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0.
以含有全长H9N2亚型AIV M2基因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M2e基因;利用BglⅡ和BamHⅠ之间互为同尾酶关系,构建顺次连接的多拷贝体M2e,并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成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质粒,并转化至表达宿主菌中;将测序正确的菌液经不同浓度IPTG进行诱导,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蛋白大小,对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利用Western blot分析5种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显示,在37℃下,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蛋白分别经终浓度为0.25、0.25、0.5、0.25、0.75mmol/L的IPTG诱导4h时,表达量最高;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蛋白大小分别为31.7、37.2、42.7、48.2、53.9ku;对重组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显示,5种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显示,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蛋白与鼠抗GST标签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为后期进一步获得高免疫原性蛋白和筛选具有通用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