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限性品种 5 7限 ,通过杂交组配及配合力测定 ,育成 5·芙× 7·湘四元杂种 ,经全省品比鉴定 ,幼虫生命力、发育经过、茧丝质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优良 ,符合新品种审定标准 ,是一个适于广东春秋饲养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42.
自2004年10月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在遂溪县召开了“小蚕共育企业化经营”现场会以来,小蚕饲育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经营在全省各地蓬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过去,粤北地区的小蚕共育率一直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是,最近两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了交流和  相似文献   
43.
“小蚕片叶立体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成功的一项新的科学养蚕方法。一九八九年五月初开始在化州县那务镇壶垌蚕桑技术推广站及部分蚕户中采用此“小蚕片叶立体箱育”法进行养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小蚕片叶立体箱育”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一、饲养箱制作我们一方面仿制江苏省饲育箱的规格,另一方面根据我们的需要做了不同规格的饲育箱,箱的规格类型有如下几个(都是木条制成)类型: 1.单个框式:规格Ⅰ:长60CM、宽  相似文献   
44.
为了改变我省家蚕生产品种单一的局面;充分利用我省春秋蚕期气候条件较温和,适宜饲养高丝量品种的特点;为了提高我省蚕茧的产量和品质,增强我省茧丝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我们于1996年初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引进了夏秋  相似文献   
45.
孤雌生殖家蚕品种952、953通过5代的选育,平均单蛾产卵量达到254—300粒,着色卵率99.9—100%,着色卵孵化率80.1—83.4%,实用孵化率80.1—83.3%。本次饲育结果表明:孤雌生殖蚕发育齐、快,与对照种相比,五龄期相仿,全龄缩短1天;生命力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953还稍强于对照。从经济性状表现看,全茧量:952、953分别比对照提高8.25%和11.04%,与对照雌没大的差异;茧层量:952稍低,953则比对照提高2.86%,与对照雌完全一样;万头产茧量:952、953虽略低于对照雌,但比对照提高11.17%和12.66%;万头茧层量提高2.03%和4.68%;五龄50kg桑产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22%和21.95%,比对照雌提高4.30%和8.51%;五龄公斤桑产茧层量比对照提高7.48%和9.87%,比对照雌提高1.81%和4.07%,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6.
1996年11月间,漳平市桂林街道厚福母猪基地村朱某饲养的用于本交的1头中约克种公猪,体型外貌、性欲、配种能力皆佳,使用约20个月左右,体重超过300kg,为青壮年公猪。由于母猪过多本交负担不起,不得已准备淘汰(屠宰)。笔者以人民币500元廉价买来,...  相似文献   
47.
广东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与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及原因。广东蚕种生产比较稳定,原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低,普通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7年平均为2.8%。在实施蚕种集团磨蛾集中检疫条件下,胚种传染不是广东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原种发生微粒子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野外昆虫;普通种生产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是丝茧育蚕区广泛污染,病原多渠道传入原蚕区及原蚕区净化不彻底,原蚕期食下感染病原所致。丝茧育蚕区病原随洪水扩散至原蚕桑园和养蚕环境是近年几个重疫场微粒子病严重流行的主要原因。外地不良蚕种流入是导致蚕区病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两次使数县丝茧育遭受严重损失。发现广东蚕区桑园及野外昆虫患微孢子虫病比较普遍,对蚕种生产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提出了宏观防治对策及开展几项关键性防治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为了了解环境条件与遗腹卵发生的关系,重点调查分析了广东现行生产用种(9·芙×7·湘,正反交)在不同地区及蛹期不同温度保护下的遗腹卵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由于养蚕制种等技术的差异,蚕品种遗腹卵的发生有明显的不同;7·湘×9·芙的遗腹卵率比9·芙×7·湘的高,其差异达显著水平;蛹期保护以25℃为优,低温保护(21℃)则遗腹卵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9.
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于1989年11月2—3日在肇庆市召开省力化养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总结交流细蚕片叶立体育、细蚕共(代)育、少回育等省工、省力化养蚕、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的经验。参加会议的有省蚕学会名誉理事长唐维六教授、副理事长卢铿明副教授、秘书长毛铿祖高级农艺师、养蚕学组成员、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农科院蚕研所、广东省丝绸公司、湛江、韶关、清远、肇庆市丝绸公司、化州、英德、阳山、罗定、云浮、郁南、高要县丝绸公司、紫金县蚕桑办、省蚕种繁殖试验场、海康县蚕  相似文献   
50.
夏秋蚕品种华夏二号(研·丰×7N·湘F)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F水溶液进行累代或隔代添食的方法,选择“研137”、“丰一”、“7N”、“湘F”四个元母种,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研·丰×7N·湘F”进行室内及农村试养,并参加广东省新蚕品种品比鉴定。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耐氟性能强,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现行生产品种“9·芙×7·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