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7篇
  56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粮食台阶增长的构成因素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49-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刚好实现5个亿t台阶的跨越。本文基于粮食产量计算公式,厘出5个产量构成因素,并运用因素分解法,评估各自对亿t增产台阶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亿t台阶期中,作物单产提升始终是最主要贡献因素,以1978年为界,其对总产的贡献总体呈先增后减态势;复种指数、粮食作物品种结构以正贡献为主,至新近台阶期,两者贡献程度均明显放大,其中复种贡献量已接近于作物单产的贡献量。粮作比调整始终是最主要减产因素,耕地面积也以负贡献为主,尤其1978年后,两者负影响均较前期有明显放大,至新近台阶期达最高。结合我国粮食增产台阶的因子演变过程,探讨了未来粮食增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文章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0.1 mmol•L-1 和0.2 mmol•L-1浓度H2O2连续处理Caco-2细胞12—48 h造成氧化损伤,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和细胞裂解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物酶活性,评价植物乳杆菌C88对Caco-2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杆菌C88在1011CFU/mL浓度下,能显著提高细胞裂解液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T-AOC)能力(P<0.05);以及细胞裂解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P<0.05)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细胞裂解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低于氧化应激对照组。【结论】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C88通过提高Caco-2细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3.
试验采集重庆市武隆县坡耕地烟区土壤样品312个,对土壤样品的酸碱度、中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修正的内梅罗公式对采样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武隆县烟田土壤pH值、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S的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82、2.50 g/kg、0.15 g/kg和31.49 mg/kg。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pH值、交换性Mg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交换性Ca、有效S含量总体上处于较丰富状态。土壤pH值变异较小,有效S变异较大,交换性Ca、Mg变异居中。综合评价植烟土壤质量指数为1.81,适宜性等级为适宜。  相似文献   
84.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木聚糖酶基因(Xyn B)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透明圈平板筛选的方法,从长期堆放青贮饲料的土壤中分离到7株木聚糖酶产生菌。选取透明圈最大的木聚糖酶产生菌X7作为基础菌,对其进行16S rRNA部分序列PCR扩增测定,经BLAST同源性分析确定X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GD3b(Genebank编码:HM055602.1)。然后设计特异引物,以X7基因组为模板,对其进行Xyn B基因序列PCR扩增,扩增产物经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已成功克隆了X7菌株的Xyn B基因,为日后构建木聚糖酶基因酵母表达载体,培育能够分泌表达具有高活性的木聚糖酶酵母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服务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剧增,服务质量理论的核心概念——顾客感知质量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顾客感知质量模型及差距模型入手,分析了提高服务质量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6.
铁氧化物是土壤团聚体重要的胶结物质,其主要存在于土壤黏粒中。为探索紫云英还田并配施化肥下土壤团聚体中铁氧化物的变化规律及其在不同粒级黏粒组分中的富集特点,以湖南省南县长期紫云英还田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单施紫云英(MV)、单施化肥(F100)、紫云英配施全量化肥(MV+F100)和紫云英配施80%化肥(MV+F80)4个处理,通过湿筛和离心分离土壤团聚体(>250、53~250 和2~53 μm)和黏粒(<2 μm),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团聚体及其黏粒中铁氧化物的含量,并分析它们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MV和F100相比,紫云英与全量化肥配施增加了>250 μm粒级团聚体的含量,降低了53~250 μm粒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高了8.2%~20.5%和4.1%~8.5%。(2)与MV相比,紫云英与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各粒级团聚体、2~53 μm团聚体黏粒和自由态黏粒非晶质铁的含量(12.7%~55.6%,52.4%~54.9%和45.9%~48.6%),降低了>250和53~250 μm团聚体非晶质铁的富集率(32.8%~36.8%和17.2%~28.4%)。而与F100相比,2~53 μm团聚体和团聚体黏粒非晶质铁的含量以及富集率均显著降低(3.5%~21.3%、29.2%~30.4%和10.9%~26.9%)。(3)>250 μm团聚体含量与团聚体黏粒的非晶质铁含量、铁的活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团聚体黏粒的游离铁含量、非晶质铁的富集率呈显著正相关。团聚体的MWD和GMD与>250μm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2 μm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50、2~53 μm团聚体黏粒和自由态黏粒的游离铁是团聚体MWD和GMD最重要的影响因子。紫云英与化肥配施,能够提高团聚体黏粒铁氧化物的含量,促进>250 μm团聚体的形成,从而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以乐清湾西门岛海域相同高程断面中国移植最北界的人工红树林(秋茄林)、光滩和互花米草带土壤为样品,比较分析了2种植被带和光滩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全钾、全氮、全磷含量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在冬季和夏季,植被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光滩。(2)在冬季,光滩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全钾、全氮、全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互花米草带除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全氮、全磷含量变化与光滩相似外,土壤有机质、全钾和速效磷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夏季,光滩和互花米草带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极为复杂的变化。(3)在冬季和夏季,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随秋茄树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却并未因树龄、季节不同而出现较强性规律变化。(4)从土壤有机质与营养元素间的关系来看,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速效钾、全氮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植被能增强湿地土壤营养,其中50年代秋茄林较其他移植年代更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88.
堆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茼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堆肥施入重金属Cu、Cd污染土壤后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堆肥用量下茼蒿品质、产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用量的增加,茼蒿产量、粗蛋白、Vc、P和K含量先显著增加后降低,而茼篙可溶性糖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堆肥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茼蒿中Cu含量,比对照最多降低35.5%.茼蒿地上部Cd、根部Cu和Cd含量呈先显著降低又上升的趋势.茼蒿地上部Cd含量在堆肥用量为20 g·kg1时达最低,根部cu、Cd含量与对照相比最多分别降低20.1%和39.5%.对于污染地区的茼蒿种植,试验堆肥的适量施用是切实呵行的.  相似文献   
89.
科普研学兼具生态功能和教育功能,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探索科普研学发展的驱动机制,找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增长点,以广西自然保护地为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建立科普研学“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感知价值-科普研学公众参与行为”的SOR模型。结果表明,保护地自身特性是自然保护地建设除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课程设计和安全保障外的另一重要因素。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主要通过影响参与者的感知价值进一步影响科普研学公众参与行为。其中,生态价值和体验价值的中介效应较强,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中介效应尚未充分发挥。科普研学应充分满足参与者的生态价值和体验价值感知,并以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感知上的不足为突破点,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0.
用RPMI1640培养基对抗牛布鲁氏菌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9)进行培养,并对其生长代谢进行测定。该细胞不论接种1.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