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563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289篇
  222篇
综合类   1991篇
农作物   422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1245篇
园艺   380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苜蓿压捆过程中压缩与恢复应力传递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索苜蓿在压捆过程中,由松散状态压缩成草片时在压捆室不同位置的轴向应力变化规律及传递模型。以草片为研究对象,选喂入量为4 kg/次,在草物料压捆试验台上进行了5种截面的压捆试验。每种截面布设2套压力传感装置和3个位移传感器,由基于虚拟仪器的草物料压缩测试系统采集各传感器的信号,记录了每次压缩时草片的压缩与恢复应力和位置、草片的压缩量及回弹量等数据。结果表明苜蓿在不同截面下压缩与恢复应力具有相同的传递规律,但截面尺寸影响草片的最大压缩应力和最小恢复应力的数值且为非线性关系。指出了由松散苜蓿压缩成草片所需要的压缩应力最大,是压捆机设计中的基本参数。揭示了草片最大压缩应力随位移的变化呈指数下降,在压缩室内草片(4~5个草片)的压缩应力较高,在捆草室内草片的压缩应力较低,建议压缩室长度为900~1 000 mm。草片最小恢复应力表现为随位移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位置时随位移的增加而下降。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苜蓿在压捆过程中压缩与恢复应力传递规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其复相关系数均大于0.9091,说明压缩与恢复应力和草片的位置密切相关,模型回归效果较好。试验结果可为草物料压捆机的动力选择和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2.
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种植花生相比,种植苎麻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28.44%)、田间持水量(10.06%)和总孔隙度(5.65%),土壤密度则显著降低7.20%;2)监测期内,花生地各层土壤以及整个0~ 100 cm土体水分变异系数普遍高于苎麻地,苎麻地0 ~ 100 cm土体水分的时间稳定性和空间协调性优于花生地;3)苎麻地0~ 40 cm土壤较花生地延长抗旱时间7d以上,但随着土层的加深,差异越来越小;4)红壤坡耕地种植苎麻有利于提高红壤旱地土壤抗旱能力,特别是中、上层土壤.从扩充土壤水库的角度考虑,红壤旱地种植苎麻优于种植花生,该研究结果可为挖掘红壤区深层土壤水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研究改良剂(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对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C1Ca1、C1Ca2、C2Ca1、C2Ca2处理分别提高0.25mm团聚体含量64.46%,75.70%,26.31%和16.06%,其中以C1Ca2(生物质炭758kg/hm2与过氧化钙121kg/hm2)处理效果最好。除单施过氧化钙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在各级土壤团聚体中,不同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大致为C2Ca2C2Ca1C1Ca2C1Ca1C2C1CKCa1Ca2。因此,改良剂能有效改善旱地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提高有机碳含量,且配施效果优于单施。  相似文献   
154.
大麦条纹病由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引起,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为进一步探索条纹病与大麦(Hordeum vulgare)的相互作用,以大麦品种甘啤6号和Issto为实验材料,在接种麦类核腔菌(代号DWC)7和21d后提取叶片蛋白,运用2-DE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条纹病菌侵染后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甘啤6号和Isotta差异表达量在1.4倍以上的蛋白点28个,其中在甘啤6号中表达上调的蛋白点4个,下调的6个,诱导表达的2个,抑制表达的2个;在Isotta中,表达上调的蛋白点3个,下调的4个,诱导表达的4个,抑制表达的3个.质谱鉴定分析发现,表达上调的蛋白包括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A(2号蛋白点)、肌动蛋白(9号蛋白点)、核糖体再循环因子(ribosome-recycling factor,RRF)(10号蛋白点)、ATP合酶γ链(11和27号蛋白点)、琥珀酸脱氢酶(辅酶q)黄素蛋白亚基(15号蛋白点)和假定蛋白(26号蛋白点):表达下调的包括过氧化物还原蛋白(4号蛋白点)、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大亚基(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RuBisCo)(3、5、12、14、16和18号蛋白点)、ATP合酶CF1α亚基(13号蛋白点)、Ycf3蛋白(17号蛋白点)和α-1,4葡聚糖蛋白合酶(alpha-1,4-glucanprotein synthase,UTPG)(28号蛋白点);诱导表达蛋白包括假定蛋白(6号蛋白点)、脂氧合酶2(lipoxygenase 2,LOX2)(7号蛋白点)、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质(light 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binding protein,LHCP)(19号蛋白点)、3-磷酸甘油酸激酶(3-phosphoglycerate kinase,PGK)(20号蛋白点)、凝集素(21号蛋白点)和ATP合酶γ链(22号蛋白点);抑制表达的蛋白包括RuBisCo(1、8、24和25号蛋白点)和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链(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chain,RuBPCase)(23号蛋白点)等.按照其功能分类,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点分别参与了光合作用、蛋白质生物合成、植物防卫反应、能量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结构和纤维素生物合成等生理功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大麦响应条纹菌侵染过程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从蛋白质水平揭示不同抗性大麦品种抗条纹病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5.
兰州南北两山集雨绿化生态水文变化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州南北两山集雨绿化无灌溉人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定位监测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拧条和柽柳土壤水分的土层分配、利用和水量平衡模式的变化,讨论了集雨区的植被盖度和结皮的发育成因和影响,以及拧条和柽柳在不同集雨面积的蒸散发量。得出在兰州南北两山集雨绿化可以推广乔木柽柳,其生态系统和生态水文过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6.
摘要:以中苎一号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时间、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对苎麻品种中苎一号叶片愈伤诱导、分化不定芽和生根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先用75%酒精消毒10秒,再用0.1%升汞灭菌8分钟,同时滴入1-2滴1% HCL效果最好。中苎一号最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基本培养基为1/2MS;最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1/2MS+0.05mg/L TDZ+0.01mg/L IAA+0.03mg/L 2,4-D;最佳愈伤分化培养基为: 1/2MS+0.5mg/L TDZ+0.02mg/L 2,4-D+0.03mg/L I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02mg/L TDZ+O.O5mg/L NAA+0.02mg/L IAA,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再生率达到了26%以上  相似文献   
157.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强蔬菜市场竞争力,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要求,从2001年起,柳州市逐步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市场、基地)4级监测体系。为了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管理和保证运作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58.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长江西陵峡畔,是全国柑桔区划“温州蜜柑适宜区”,柑桔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柑桔采后处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夷陵区柑桔产业取得重大成绩的主要经验: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倾力打造水果大区(县);科学规划,大建基地,标准化生产,扶持龙头,培育品牌,组建柑桔协会,完善服务体系;引进加工企业,抓好采后处理,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59.
柑橘是龙游县的特色优势果树,现有总面积5333公顷,总产量9万多吨.2008年1月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长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柑橘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原预计柑橘减产10%左右.为减轻冻害对柑橘生产的损失,抓住有利时期加快"三疏一改"橘园优化改造,提升柑橘品质,及时采取冰冻灾后橘园护理技术,经一年的实施全县柑橘总产量比上年增23%,达到柑橘少减多收的目的.主要技术措施为:  相似文献   
160.
日本对虾多茬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形式之一。2006年,海阳市大闫家镇鲁古埠村的日本对虾养殖中,遵循“水产养殖,养水为本”的科学养殖理念,头茬虾单产40kg,在售价仅为34元/kg的情况下,每667m^2净利润超千元,2茬虾也达到单产50kg,售价140元,kg,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