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红枫鲜叶片中Cy3G、Pn3G、Mv、Cy、Pn和Cy3G5G等6种色素。其中Cy3G和色素1是红枫鲜叶片中两种重要色素,其相对含量均超过检测到色素总含量的25%以上,分别占总含量的38.48%和27.3%,鲜叶片中实际含量分别为2.502mg/g和1.775mg/g。除色素1外,较大含量的色素还有色素2(保留时间为18.343min)和色素3(保留时间为17.463min),分别占总含量的6.32%和5.59%,它们可能在红枫叶片呈色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未知色素的结构和含量需要进一步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22.
9份榆属种质资源半同胞家系果实的果长、果宽及果实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有丰富变异,家系间的部分表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各性状在家系内的平均变异系数均不大,而且各性状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差异亦不大,以果实长宽比为最大(9.87%),其次为果长(9.76%),果宽平均变异系数最小(9.54%),各性状家系内变异的稳定性较高。果长与果宽、果长与果实长宽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15、0.751;果宽与果实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165。以组内联接、Euclidean距离对9份榆属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在距离5处,可将其分为5组。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24.
7个品种秋色叶最佳观赏期明显存在差异,其中‘秋天火焰’自由人枫最先达到最佳观赏期(10月中下旬至10月底),最佳呈色期间对温度要求较高,日平均温度为13℃(变化幅度为9~13℃);其他6个品种最佳观赏期基本一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复色’桐叶槭叶色变化不明显。叶变色期间低温及降雨可加速落叶速度,终止观赏期。7个品种秋叶呈色各异且对外在遮荫等因素灵敏度也不同,其中‘卓越’红花槭对侧遮荫等环境影响因素反应最敏感,光照不同其叶色明显不同;‘复色’桐叶槭对侧遮荫等环境影响因素反应最不敏感;其余5个品种对侧遮荫等环境影响因素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5.
假植对北美鹅掌楸生长量的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美鹅掌楸苗木立即定植和假植后定植的苗木高、枝下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显示:假植对北美鹅掌楸苗木的高、枝下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影响极显著,其平均生长量分别是立即定植的北美鹅掌楸苗木相应平均生长量的69.16%、66.12%、62.63%和29.84%。北美鹅掌楸不宜假植,移苗后最好立即栽植。  相似文献   
26.
观测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繁育栽培的三批北美鹅掌楸实生苗生长二、三年后冻害级别多为0-1级,且多为细小侧枝存在抽梢现象,苗木保存率达到98%;严寒条件下,北美鹅掌楸苗木保存率可达80%以上.所引三批北美鹅掌楸各种源种子繁育的苗木,在山东区域内基本适应,并均具有较强的抗性,且以俄亥俄州种源的北美鹅掌楸实生苗抗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27.
为高效繁育保存楸树优树和古树种质资源,对来自4省22地市楸树母树的接穗嫁接成活率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楸树优树和古树种质资源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30.4%,相应嫁接成活率均与其树龄和胸径呈极显著负相关,楸树接穗的年龄效应十分明显.在开展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时,应尽可能采集基部萌条.  相似文献   
28.
29.
无纺布袋控制粗根外溢率为70%~77%,上中部粗根外溢较多,下部和底部外溢较少,应重视管理无纺布袋上20cm位置粗根外溢。无纺布容器栽培能够抑制粗根的过渡延长,大幅度促进北美鹅掌楸毛细根的萌发,并将根系以疏散的形式控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影响其生长,进而能够大幅提高移栽成活率。无纺布容器栽植2~3年苗木,除因实生个体抗寒性较弱在春季倒春寒出现抽干梢(基部仍存活)外,移栽成活率达100%。在3~5年培育周期内,无纺布容器能保存完好,能够将北美鹅掌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移植后立即恢复生长,不影响观赏效果,并能够立即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无纺布容器内北美鹅掌楸生长情况与双容器苗木生长情况相当,而无纺布容器(一次性使用)成本较双容器低廉,适合当前我国苗圃生产国情。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热激蛋白(HSP)在花楸树响应高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花楸树引种低海拔地区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2 ~ 4年生花楸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花楸树SpHSP70-3基因的克隆、系统进化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以及响应高温胁迫的表达机制研究,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对SpHSP70-3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进行了异源验证。  结果  SpHSP70-3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 088 bp,编码695个氨基酸;SpHSP70-3蛋白与蔷薇科梨属的白梨PbHSP70同源性最高。内源性表达分析显示:SpHSP70-3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花蕾、初花、盛花时表达量偏低;42 ℃处理花楸树后,发现前6 h SpHSP70-3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12 h时表达量增至对照组的12倍,24 h时表达倍数最高,为对照组的19倍。对3个转SpHSP70-3基因拟南芥纯合株系(OE1、OE2、OE3)和野生型拟南芥(WT)进行45 ℃高温处理后,OE1、OE2、OE3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WT,且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均低于WT。此外,SpHSP70-3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并且其抑制了正调节因子AtHSP70、AtHSP18.2、AtHsfA1D和AtHsfA1A的表达,同时诱导了负调节因子AtHsfB2B的上调表达。  结论  SpHSP70-3在花楸树响应高温胁迫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初步推测SpHSP70-3是花楸树引种低海拔地区响应高温响胁迫机制中的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