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光周期和温度对苹果蠹蛾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光周期和温度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滞育诱导的影响,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对其滞育的光周期、温度诱导条件及滞育的敏感光照虫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时,光照时间短于12 h,苹果蠹蛾的滞育率可达到100%;25℃时,光周期为L 8∶D 16时滞育率最高,为98.3%;30℃时,光照时间少于10 h,苹果蠹蛾的滞育率可达85%以上。在20、25和30℃条件下,幼虫滞育的临界日长分别为14.21、13.68和13.73 h。苹果蠹蛾对光照反应有2个最敏感时期,即幼虫初孵化阶段和预蛹期阶段,卵期对光照反应不敏感。表明苹果蠹蛾是一种典型的短日照滞育型种类,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其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光周期占主导作用,温度随着光周期起作用,低温对滞育诱导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昆虫精氨酸激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理农业害虫及其抗药性发展,探寻新的防虫杀虫靶标位点非常必要。精氨酸激酶是昆虫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与飞行活动、识别寄主、消化食物和生长发育等密切相关,而且由于其只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而成为热点防虫靶标位点。本文综述了昆虫体内精氨酸激酶的分子和晶体结构特点、分布规律与活性、环境因子影响、精氨酸激酶调节剂,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23.
从昆虫免疫致敏识别、免疫致敏响应、免疫致敏响应分子机制、免疫致敏传递机制等方面对昆虫免疫致敏进行综述,同时对农业害虫抗性治理和农药合理运用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记述了甘肃省鞘翅目瓢甲科昆虫32属76种,其中甘肃新记录5种。  相似文献   
25.
阐述金娃娃萱草、八宝景天、黄景天、石竹、玉簪、萱草、大滨菊、早小菊、德国鸢尾、火炬花等宿根花卉在库尔勒地区园林应用、推广情况,总结其应用原则及推广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26.
黄芪根瘤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为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黄芪根瘤象甲成虫羽化当年虽可取食,但不产卵,翌年越冬结束后开始取食,取食后即可产卵。在黄芪、红芪、苜蓿和三叶草中,只有取食黄芪叶片的雌成虫才能正常产卵繁殖。黄芪根瘤象甲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明显,产卵主要集中在12:00—22:00,单雌产卵量为2 051.4粒,产卵期为42.6 d。卵、蛹和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9.8、10.6和36.7 d。  相似文献   
27.
不同温度下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15、20、25、28、31、34℃的恒温条件下,测定了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产卵量,组建了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探讨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5~31℃范围内,苹果蠹蛾各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在15、20、25、28、31℃时分别为112.0、46.8、33.3、29.6、26.2天;在34℃时,苹果蠹蛾发育受阻,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延长为31.4天。成虫寿命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在25℃时最高,为92.7粒;在15和34℃条件下,没有有效卵产生。生命表分析显示,种群趋势指数(I)在20~31℃时均大于1,25℃时苹果蠹蛾种群内禀增长率(rm)和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分别为0.0972和39.70。研究表明,25℃左右是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偏低均不利于苹果蠹蛾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28.
中药十黑散     
配方:黑知母30克、黑黄柏25克、黑地榆25克、黑槐花15克、黑蒲黄25克、黑柏叶15克、黄棕皮10克、黑血余(即人发、香油烧焦)15克、黑杜仲15克、黑桅子15克,童便300毫升为引.  相似文献   
29.
斑潜蝇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发生特点,提出了包含田间管理、药剂防治以及黄板诱杀成虫等防治技术在内的斑潜蝇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0.
新引进20个芍药品种在库尔勒试种获得成功,文章重点讨论了适应当地条件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