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林业   2篇
  32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以草海湿地的大中河湖滨区为试验示范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对大中河湖滨带生态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人为破坏的影响,水生植物的生产量减小,土壤含水量减小,土壤容重变大,土壤保土蓄水的能力下降;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TP与COD,TP的浓度范围为0.018 7~0.057 7 mg/L,均值为0.028 7 mg/L,属于Ⅲ类水质;COD的浓度范围为8.3~25.8 mg/L,均值为16.7 mg/L,属于Ⅳ类水质。根据指标Ⅱ类水平超标率分别为:TP为45%、COD为64%,水体污染已经出现富营养化趋势;同时,根据生态系统现状特征实施草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措施。拦截泥沙淤积、固体垃圾和生活污水恢复健康湿地生态系统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2.
乌江流域岩溶宜林石质山地立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乌江流域野外调查资料,在立地因子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地域分异规律及级序逐级控制原则,以反映立地地困难程度为宗旨,将乌江流域岩溶宜林石质山地按大地貌、中地貌,岩组性质,坡度等级及土体连续性分为上,中,下段3个立地区,4个立地类型区,4个立地类型小区,16人立地类型组和64个立地类型,其类型组和类型不仅体现了地块间的类型差异,也体现出石漠化程度的不同,为岩溶宜林石质山地造林的宏观规划及水土流失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3.
贵州省地质背景下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评价及趋势预测,掌握宏观控制因子是必要的。从地质背景出发,分析贵州省地质条件的区域特征与水土流失现状及潜在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质条件是山区区域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宏观上确定了水土流失危险程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划分出6个水土流失分区,并就其未来趋势进行了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明石漠化地区不同尺度立地情况下植被恢复的潜力,在立地分类基础上,依据立地分类主导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潜力。结果表明:立地类型区中,对植被恢复潜力的评价等级都存在,不能反映其差别;立地类型小区中,白云岩类型小区大多处于中等至强水平,石灰岩类型小区大多处于中等至弱水平,白云岩类型小区植被恢复潜力强于石灰岩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中,上坡位类型组处于弱水平较多,中坡位类型组处于中等水平较多,下坡位类型组处于强水平较多,植被恢复潜力上坡位最弱,下坡位最强;立地类型中,顺向坡类型处于中等至强水平较多,逆向坡类型处于中等至弱较多,顺向坡类型植被恢复潜力强于逆向坡类型。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潜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结论:该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当地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方法客观准确,可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5.
乌江流域岩溶宜林石质山地立地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乌江流域碳酸盐岩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立地因子及土壤性质特征的综合调查,研究了岩溶宜林石质山地的主要立地因子与土壤特征的关系,结果直接影响碳酸盐岩区立地质量的主导因子为(1)大地貌,气候及海拔。是制约岩溶山地的水热条件、适宜树种及自然植被恢复方式的主导因子;(2)岩石组性质。影响立地的中小地貌形态,土壤性质及分布规律,水文地质特征;(3)地形坡度。影响土体分布状况和基岩裸露率及造林施工的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36.
以普安县白云岩、石灰岩、砂页岩和玄武岩等不同岩组区域的土壤侵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软件中Spatial Analysis拓展模块空间分析技术及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空间尺度上研究了不同岩组类型对区域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普安县岩组分布特征是以白云岩为主,其次是石灰岩,砂页岩和玄武岩面积较少;石灰岩区总体侵蚀程度不高,但是局部侵蚀较为严重。普安县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特征表现为:微度侵蚀是4种地层岩组土壤侵蚀景观的景观基质,微度侵蚀景观斑块在空间分布上集中连片、异质性低、均匀度指数高,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最大面积比例与斑块面积都是最小,斑块在空间分布上距离都较远且及其破碎,连通性较低。普安县不同岩组土壤侵蚀景观格局存在差异,白云岩区景观最为破碎,具有较高的异质性;石灰岩区侵蚀斑块分布较为集中;玄武岩区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斑块间的信息交流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贵州常态地貌区降雨侵蚀力特征,以贵州省龙里县羊鸡冲小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小流域2009年6个标准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研究区侵蚀性降雨雨量标准,估算降雨侵蚀力,分析其年内分布规律及与侵蚀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侵蚀性降雨雨量标准为23.6 mm;出现侵蚀性降雨的5个月(4、5、6、7、9月)中,6月份降雨侵蚀力最大,为2 589.10 MJ·mm/(hm~2·h),侵蚀模数也最大,为5 606.4 t/(km~2·a),4月份降雨侵蚀力最小,为818.49 MJ·mm/(hm~2·h),侵蚀模数也最小,为2 277.6 t/(km~2·a);拟合侵蚀模数与次降雨量的关系曲线为y=1 377.6ln x-3 849.1(R~2=0.607 2),两者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8.
贵州陡坡退耕地立地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按逐级控制、逐级分类、全覆盖及主导因子原则,将贵州省陡坡退耕地以大地貌及气候条件分6个类型区,以岩组性质分5个类型小区,以坡度等为2个类型组。在非可溶岩分布区按土层厚度分3个类型,喀斯特地区按土被连续性分4个类型。共形成30个常态地貌区的类型组合及喀斯特地貌区的8个类型组合。为贵州陡坡退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39.
黔中喀斯特地区岩性对表土理化性状及抗冲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喀斯特地区岩性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抗冲性的影响,对探明石漠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黔中喀斯特地区5种不同岩性上发育的表层土壤,分别测定其理化性状和抗冲性。结果表明:岩性对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碳酸盐岩(石灰岩和白云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状最好,砂岩类(长石砂岩和紫色长石石英砂岩)次之,煤系地层土壤结构最差。煤系地层的抗冲性能也显著低于其他岩性组。因此进行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时,应针对不同岩性土壤状况分别治理,尤其加强煤系地层土壤流失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0.
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力学特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黔中喀斯特地区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土壤紧实度对土壤冲刷模数和崩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冲刷模数随土壤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土壤紧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壤黏聚力c、土壤紧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壤内摩擦角φ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16°~20°之间存在一个峰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与土壤冲刷模数及崩解速率关系最为密切,土壤紧实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也最为明显,适度增强紧实度有助于提升土壤抗冲性及抗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