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7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光肩星天牛危害导致箭杆杨枯梢的数量指标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6 年8 月底在宁夏对光肩星天牛危害导致枯梢的箭杆杨的解剖结果表明,解剖前调查的各种以危害状反映的天牛表征数量与解剖后的天牛实际数量并不一致.因有空刻槽,解剖前当年新刻槽数大于解剖后卵及初孵幼虫的数量,空槽率为42-7 % ;解剖前当年新排粪孔数因有的天牛幼虫向树体外排粪的表征不甚明显而偏少;当年新羽化孔数解剖前后差别不大.导致箭杆杨枯梢的主要原因是树干上天牛坑道过多且集中,其坑道截面积占树干截面积的10 % 左右,影响了树体向上的水分传导.在水肥条件良好且无其它病虫害的情况下,天牛传入后3 a 即可使箭杆杨枯梢.导致8 年生箭杆杨枯梢时的光肩星天牛危害的主要数量指标为:株平均当年新羽化孔数10 个.  相似文献   
122.
黄土高原砒砂岩区河岸带沙棘林营造与管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土高原砒砂岩区立地条件恶劣,河岸带是该地区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组成部分,在河岸带种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总结几年来在该地营造与管护沙棘林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为实施植被措施改善恶劣地区的生态环境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具体总结为:因地制宜,科学布设;选择良种壮苗,确保成活率;选择合理季节,抢墒保墒种植;保持苗木活力,搞好假植和保护;认真整地种植,确保造林质量;搞好抚育管理,保证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存在的生物多样性、林分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3.
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控灾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天牛灾害措施的可行性,首次提出了控灾阈值的概念.在宁夏引黄灌区选择对不同诱饵树配置、不同树龄的样地35块进行调查,并对15株平均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建立虫口模型及其材积损失模型,结合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根据目前市场木材收购标准,确定了光肩星天牛控灾阈值模型.结果表明:诱饵树比例应控制在[7,093%,25%]的区间内,同时可以根据对不同树种的不同要求计算出适宜的控灾阈值,体现了控灾阈值的动态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4.
北京地区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和锈色粒肩天牛风险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结合北京地区城市林业特点,提出北京地区重大外来有害生物风险量化评估体系,并应用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锈色粒肩天牛对北京地区的风险评价.3种有害生物的量化评估值分别为红脂大小蠹2.46、美国白蛾2.30和锈色粒肩天牛2.02,因此对北京地区而言,3种昆虫皆为具高度风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依据对3种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了广泛的风险交流,结合北京林木保护站对北京地区外来有害生物管理的经验,初步提出了适合北京地区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定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5.
松材线虫染病松树上钻蛀性昆虫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11月和2004年6月,在松材线虫病典型发生区浙江省舟山市调查了马尾松上的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位置,分析了罹病木上的优势虫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在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上共发现5种昆虫,其中钻蛀类害虫4种,白蚁1种;在冬季和夏季生活于松树主干上的昆虫种类不尽相同,而且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对空间和营养资源的利用有不同比例的相似性,依据其各自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   相似文献   
126.
不同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楚伊太阳乌兰格木×中国沙棘;雄株以栅海比、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为抗旱指标,得到5种雄性沙棘抗旱顺序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楚伊乌兰格木×中国沙棘浑金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柠条锦鸡儿上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柠条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caragana Xie & Wang)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揭示其幼虫的行为、习性、活动规律以及确定其在林间的适宜抽样调查方法.[方法]应用分布型指数法和回归模型法,对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柠条绿虎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Iwao (*m)-m关系的序贯抽样决策模型确定了幼虫的序贯抽样模型公式及最大理论抽样公式,建立了精度分别为0.1和0.2时的理论抽样数表,为野外抽样调查、密度估计及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在幼虫为1、2、3头/株时,累计虫口数的上下限分别为536和134、281和70、197和49.[结论]所建立的理论抽样公式可在天牛幼虫调查、预测预报和防治中推广应用,对生产防治指标的制定及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枣实蝇是一种高度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对吐鲁番市、KSS、HSX和HMS4个不同地区采集的枣实蝇mtDNACOI基因片段测序,并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自吐鲁番市、HSX、HMS的枣实蝇遗传距离最近,为0.002,其相似性高达99.8%。吐鲁番市枣实蝇和HMS枣实蝇分别与KSS枣实蝇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62,其相似性为94.1%。对以上几个地点采集的枣实蝇基因序列与已公开报道的外群蔷薇咔实蝇Carpomya schineriR248FJ571365.1、蔷薇咔实蝇Carpomya schineriR141FJ571364.1、樱桃绕实蝇Rhagoletis cerasiGQ175823.1同源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HMS枣实蝇与蔷薇咔实蝇相似性高达96.5%。根据进化树对比分析,吐鲁番市、HSX和HMS的枣实蝇来自同一地区,而KSS枣实蝇从另一地区传入。  相似文献   
129.
基于知识规则的马尾松林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限制,使得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了提高林业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该文对遥感信息提取的3个关键技术环节即训练样区的选取、分类特征波段的选择及分类器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规则的信息提取方法和流程. 应用该方法,以浙江省富阳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马尾松林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0.5%,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近20%. 实例研究表明,该信息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尤其是在树种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同时也为浙江地区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虫害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0.
杨树天牛生态阈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简要评述经济阈值在森林有害生物,尤其是蛀干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局限性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林种的主要经营目标,首次提出了防护林生态阈值的概念,分析了生态阈值与经济阈值的区别和特点.对宁夏青铜峡市防护林中的杨树天牛生态阈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羽化孔可以作为合作杨生态阈值的特征指标值;在甘城子乡,树龄为8~10a,合作杨与新疆杨的混交比例为1∶3,并在其它病虫危害甚轻和非生物因素的不良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合作杨的杨树天牛生态阈值是48个羽化孔,其区间值为[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