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5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6篇
  67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91.
杂交棉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方面均具有优势,个体的生长发育较快,植株高大,栽培上宜采用"大个体、大群体"模式,以充分发挥杂交棉的杂种优势.为此,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其生长发育特点不同,相应的管理措施也不同.  相似文献   
592.
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在整个数据的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缩短一个数据的"数据里程"(即数据从采集到决策使用的整个过程),又可以方便数据的分发和共享,是数字化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环节。基于Laravel框架建立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平台自适应设计,并且采用统一的硬件管理接口,能够实时采集、上报和分析设施环境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同时服务100个并发线程,能够负载100万次短连接,系统采集数据实时性强,能够将不同接口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汇总,并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告警服务。  相似文献   
593.
外来种的繁殖体压力因可调控其他入侵影响因素(如外来种特性)而备受入侵生态学家的关注。前人研究指出剂量-响应曲线能够定量分析繁殖体数量对入侵潜力的影响,但关于该曲线形状的认识尚未统一。利用土壤微宇宙,比较了初始接种量为103(PP3)、105(PP5)、107(PP7)和109 CFU·g-1(PP9)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进入土壤3 和42 d后的存活量,并对初始接种量和存活量之间关系进行拟合,试图探清地下部微生物入侵的剂量-响应曲线状况。研究发现,不同接种量处理外来R. solanacearum接入土壤3 d后的存活量差异显著(P<0.05),从大到小依次为PP9、PP7、PP5和PP3,初始接种量和存活量之间拟合的剂量-响应曲线为指数型;而外来Ralstonia solanacearum接入土壤42 d后,除了初始接种量为109 CFU·g-1处理的存活量稍高外,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时的剂量-响应曲线呈直线型(斜率约为0)。结果表明,外来病原菌入侵土壤时的剂量-响应关系会随其进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改变,前期为指数型,后期转为直线型,这说明外来R. solanacearum在红壤中的入侵潜力在入侵前期随繁殖体数量增加而呈指数增长,在入侵后期不受繁殖体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4.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牛诺瓦病毒(bovine norovirus, BNoV)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 BRV)的重组酶辅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 RAA-LFD)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按照RAA引物探针设计原则,分别针对BNoV RdRp基因和BRV VP7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标准重组质粒,建立并优化RAA-LFD反应体系,同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评估,用建立的RAA-LFD法与PCR法、qPCR法分别对采集的168份腹泻犊牛的临床样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20 min, 39℃的条件下扩增目标片段,对BNoV和BRV敏感度均为103 copies·μL-1,与PCR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与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  相似文献   
595.
为了揭示同等氮水平下不同形态氮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无土盆栽研究6种不同形态氮肥(100% NH+4-N、50% NO-3-N + 50% NH+4-N、100% NO-3-N、50% NO-3-N + 50% CO(NH2)2、100% CO(NH2)2、50%NH+4-N + 50%CO(NH2)2)对黄瓜干质量、氮素吸收效率、吸收速率、15N转运量及总N的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干质量、果干质量、植株干质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吸收速率以及根、叶、果、植株15N转运量和总N的积累量均在50% NO-3-N+50%CO(NH2)2时最大。茎部15N的转运量、总N的积累量在50%NH+4-N+50% CO(NH2)2处理时达到最大。氮素的生理效率和根干质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在100%NH+4-N处理时达到最大值,100%NO-3-N处理时最小;叶片和果部15N转运量和总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根和茎。相关性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50% NO-3-N+50% CO(NH2)2为黄瓜最优氮肥配方,单一氮肥中100%NO-3-N最有利于黄瓜生长和对N的吸收,100% NH+4-N最不适合黄瓜,这一结论为设施黄瓜生产中氮肥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6.
随着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19年1月1日的正式施行,多年来全国各地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担保的试点和探索终于尘埃落定。对"三权分置"和"融资担保"概念做了准确理解,并分析了土地经营权具体在发挥融资担保作用时存在的一些阻碍和问题,提出完善融资担保适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农资价值评估制度和规范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强化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97.
选用不同年代育成和推广的碧码6号、丰产3号、阿勃33、豫麦49、洛旱2号、矮抗58和洛旱11号等7个适宜旱作区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品种干物质运转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早期品种的穗粒数较高,但产量较低;近现代品种的有效穗数、千粒质量较高,产量较高。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不同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明显规律,近现代品种总干物质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为降低趋势,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较多,表明近现代品种主要靠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来实现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98.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被称为"云龙斑"。利用常规方法对不同月龄云龙斑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评价各月龄云龙斑的营养价值,为其种质营养学鉴定及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结果表明,不同月龄云龙斑的含肉率为64.88%~70.92%,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随着月龄的增加出现显著差异,但各成分含量基本保持稳定。不同月龄云龙斑肌肉中检测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17.59%~21.65%,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32%~9.13%,占氨基酸总量的41.10%~42.17%,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04~92.13,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7.01%~8.66%。检测出脂肪酸8种,包括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3种。云龙斑肌肉中矿物元素种类丰富,5种常量元素(钾、钙、钠、镁、磷)和5种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硒)均有检出,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钠元素,硒元素含量最低,且10月龄时未检出铁和锰元素。研究结果表明,云龙斑是一种具有杂交优势,且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较高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599.
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农428和松粳10为试验材料,分别冷水灌溉处理0、3、6、9、12、15 d,分析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根系形态、伤流强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究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寒地粳稻根系生长规律及其与产量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孕穗期冷水灌溉下,寒地粳稻根系形态、伤流强度、根部与地上部干重及产量变化规律一致,冷水灌溉持续时间越长,降幅越大。冷水灌溉加快寒地粳稻生育中后期根系衰竭。孕穗期冷水灌溉抑制寒地粳稻根系发生和伸长,齐穗期根系形态和根干物质量显著下降,不利于生育中后期根系对营养物质吸收,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减缓,地上部向根部运输有机质减少,根系活力降低,根系衰竭加快,致产量下降。孕穗期冷水灌溉下东农428中后期根系形态、根干重、根系活力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变化幅度较小,是东农428耐冷性强于松粳10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0.
通过两年的大面积试验示范,系统总结了徐薯27甘薯品种在丘陵旱地生态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在品种对比试验中,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单产鲜薯3 073 kg/亩,较对照徐薯18增产25%;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中,0.67万hm2平均单产鲜薯2 876.6 kg/亩;在小面积高产攻关中,15亩最高单产鲜薯平均实现4 863.8 kg/亩,表现出良好的高产潜力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总结形成了丘陵旱作生态条件下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