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3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网青海大通县供电公司朔北供电所在"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和星级供电所创建过程中,致力于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努力减少客户投诉。将辖区划分成若干个二级服务网络,创新推出"三步走七到位"优质服务工作法,对影响服务的问题事前注重防范、事中及时处理、事后严肃追责,台区经理日常运维到位、宣传到位、服务到位、监督到位、快速响应到位、原因分析到位、问题整改到位,有效降低了客户的投诉量。1事前注重防范,防止投诉发生1.1提高设备运维质量,日常运维管理到位朔北供电所全面推行台区经理负责制,将指标管  相似文献   
2.
长期定位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房山)新型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采用田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方法,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年的长期定位施肥后,NPK配施有机废弃物肥和NPK配施秸秆可以降低土壤pH值,NPKWN处理降低pH效果最为明显,pH值相较基础土样降低了0.18,而单施化肥的处理土壤pH值均有所增加,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地的EC值在11.7~14.5 mS/m之间,各施肥处理与CK处理相比,施肥增加了土壤EC值,差异显著,并且配施有机废弃物肥和秸秆处理的土壤EC值又较NPK处理偏高;长期施用有机废弃物肥和秸秆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变化规律:NPK配施有机废弃物肥NPK配施秸秆化肥CK;土壤中的三大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真菌,单施化肥与CK相比,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有所提高,化肥与有机废物肥或者与秸秆配合施用的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比单施化肥的增幅效果明显;NPKJG处理土壤中真菌数量最高,达到4.53×10~4个/g,与CK处理相比,增加了67.7%;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介于24.7~44.6 mg/kg之间,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规律为NPKWNNPKLJNPKJGNPKJFNPKMGNPKNPKHSFCK,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80.7%、80.4%、77.2%、72.1%、61.2%、35.7%、23.7%;土壤微生物量氮、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肥力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降雨-侵蚀背景及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为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的防治提出新的挑战。研究探索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变化特征、时空演变及对侵蚀的潜在影响,是深刻认识气候变化与土壤侵蚀之间关联,减少未来水土流失防治不确定性的前提和基础。以降雨侵蚀力为指标,对淮河流域降雨—侵蚀背景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8年间流域多年降雨的潜在侵蚀能力为5 269.12 MJ/(mm.hm2.h),峰值位于南部的大别山区。时间演变上,全流域多年降雨—侵蚀背景未呈现显著增减趋势。空间变化上,周口、大别山区及蚌埠附近三个地区潜在侵蚀背景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北部鲁中南低山丘陵沿脉区域也呈现一定上升趋势,以上区域应优先加强侵蚀防治对未来降雨变化的适应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昆明小鼠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A1基因(eIF4A1)并构建其原核/真核表达载体,探究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为在体内外鉴定e IF4A1互作蛋白网络打下基础。【方法】以昆明小鼠脑组织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鼠源e IF4A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然后克隆到pGEX-4T-1和pcDNA3.0载体上分别构建原核/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及鉴定;同时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eIF4A1蛋白在HEK-293T细胞内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以ProtParam、ProtScale、TMHMM-2.0、SignalP-5.0、SOPMA和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对鼠源eIF4A1蛋白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鼠源eIF4A1基因CDS序列长1221 bp,克隆到pGEX-4T-1载体能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eIF4A1-Flag,在25和30℃下经0.5 mmol/L IPTG诱导均能大量表达出融合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无上、下补给,井内定水位且初始水位呈水平时,均质含水层中割离井渗流模型的出水量公式,引进了仅与相对井径有关的井流函数,通过井流函数性质的研究,将试算法引入割离井法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其步骤与常用泰斯试算法的步骤相似。最后用实例进行验证,其结果与目前已有的方法相近。  相似文献   
6.
几个草种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在红壤坡地果园内全园覆盖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iigge)可以取得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本研究通过标准径流小区翔实的观测数据,通过对百喜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宽叶雀稗草(Paspalum wettsteinii Hackel)3个草种进行全园覆盖与带状覆盖下的水土保持效应试验,得知3个草种均能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特别是百喜草水土保持保效应最优。  相似文献   
7.
正沂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总面积145 hm~2,距平邑县城约30 km,属于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区和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典型类型区。经过治理,园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0%,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水、电、通信、房建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园区有科学试验与示范、综合治理技术示范、生态休闲与观光、科普宣传与教育四个功能区。平邑县成立了园区管委会,  相似文献   
8.
莲藕产业是余杭区的传统产业,但传统栽培技术存在着挖藕成本高、次品率高,连作障碍严重,且肥料流失严重等问题。为此探索藕池专用膜铺底种植技术,因其防渗漏、保水保肥、莲藕水平生长的优点,达到提高莲藕产量和商品性好,并实现机械化采收,省工节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农经发〔2015〕3号)文件精神,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规范管理,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风险防范机制,笔者对安徽合肥、浙江嘉兴两地农村土地流转监管与风险防范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对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农作物籽粒、秸秆中积累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为安全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型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进行了为期10年的田间试验,其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试验处理为不施肥 (CK)、单施化肥 (NPK)、氮磷钾 + 鸡粪堆肥的有机肥料 (NPKJF)、氮磷钾 + 污泥堆肥的有机肥料 (NPKWN)、氮磷钾 + 垃圾堆肥的有机肥料 (NPKLJ) 和氮磷钾 + 秸秆粉碎还田 (NPKJG) 共6个处理,施肥处理依据等氮量施肥原则,每季作物施 N 180 kg/hm2、P2O5 90.0 kg/hm2、K2O 90.0 kg/hm2。在玉米收获后测定了玉米秸秆、籽粒和0—20 cm耕层土壤中重金属全量。  【结果】  添加污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Cd、Hg、As、Cu、Zn的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10%、150.00%、104.00%、44.60%、65.80%。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全量Cd、Cr、Hg、Cu、Zn存在一定的富集效果。各处理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在0.02~0.46,远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23~0.36,均小于0.7,试验区土壤重金属均为无污染等级。施用有机废弃物堆肥的处理玉米籽粒Cd、Cu、Zn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各处理间Hg、As、Cr、Pb、Ni含量差异不显著,连续10年定位施肥后试验站土壤以及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同一作物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玉米秸秆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籽粒。玉米籽粒中Pb、Cu、Zn含量与土壤Pb、Cu、Zn含量存在正相关性,玉米秸秆中Cd、Hg、Cr、Ni含量与土壤中Cd、Hg、Cr、Ni含量呈正相关或者显著负相关。  【结论】  在施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连续施用供试有机堆肥10年后,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在0.02~0.46,综合污染指数为0.23~0.36,无污染风险。只有污泥堆肥需要加强土壤Cd的监测。玉米秸秆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籽粒。玉米籽粒中Pb、Cu、Zn含量与土壤相应重金属含量存在正相关性,秸秆中Cd、Pb、Hg、Zn与Cr、Ni含量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而秸秆中Cr、Ni含量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