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为揭示植物逆境保护酶系统变化与生根的关系,取吉贝2 a生采穗圃中当年生枝条为插穗,比较3种配方处理插穗生根质量及不同生根阶段中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3种配方处理插穗后,愈伤组织出现时间、第1条根出现时间、生根高峰期较对照分别提早0.80 d、1.30 d及2.60 d以上:(2)较好促根配方对吉贝插穗生根效果也不同,1#处理生根系数高于其它处理,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3)SOD、POD在生根过程中均呈现"升高一下降"趋势,且均在根源基诱导期达到峰值,活性值与对照差异显著,生根进程中酶活值达极显著;(4)CAT活性呈"升高—下降—升高"趋势,峰值同样出现在根源基诱导期,酶活值与扦插起始期或CK差异显著;(5)逆境下自由基通过SOD活性增加歧化后,H2O2产物由POD、CAT增活共同清除,从而降低氧化胁迫。研究表明,1#配方生根质量高于其它配方,且配方处理能够促进逆境下保护酶活性的升高,有效清除自由基积累,并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促进生根。  相似文献   
52.
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树种,为适应干热河谷气候,攀枝花苏铁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建立特殊的共生体系。选用不同树龄的攀枝花苏铁为研究对象,采集攀枝花苏铁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醋酸墨水染色法观察根系的AMF定殖情况并计算定殖率;同时采用湿筛沉淀法对AMF孢子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攀枝花苏铁AMF的种类、多样性及与树龄的关系。结果表明,14年生、8年生和3年生攀枝花苏铁根系AMF定殖率分别为36.13%、28.54%、21.10%;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分别为16.02、14.13、13.3个·g-1,形态学鉴定到6属22种,分别为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s)、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硬囊霉属(Sclerocystis),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为优势属,相对多度分别为56.91%和28.23%。分子生物学鉴定到3属6种,分别为近明球囊霉(C.claroideum)、明球囊霉(G.clarum)、缩球囊霉(G.constrictum)、无梗囊霉属(A.srobiculata)、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统计分析表明,AMF定殖率与AMF孢子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是0.873 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研究为攀枝花苏铁的保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干热河谷牛角瓜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角瓜野生种群当年生果实为试材,采用集约化培育方法,对牛角瓜整个生育周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完善牛角瓜人工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牛角瓜在干热河谷秋播萌发率达95.00%,高于春播,但萌发速度较春播慢,与春、秋季播种温度变化有关;植株生长发育过程经历1个峰值,快速生长期为6~8月,与河谷雨季同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出现在谢花后的第6~15天,果实长度增加滞后于粗度增加,果实成熟期为33d左右;集约化栽培平均单株产量为42.50g,每667m2可产纤维78.98kg,平均出棉率达19.37%,且变异系数达12.69%;集约化种植牛角瓜能节约土地,达到稳产和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分析含粘盘层土壤的水分和粘化特征,认为粘盘层影响林木生长的因素有三:①土壤过分紧实粘重,大孔隙少,极细孔隙多,使根系不易下扎;②由于水分不易下渗,使表层水分过多,常造成表层滞水、包浆等还原现象,易造成铁、锰的中毒;③粘盘层土壤的无效水多,有效水少,使林木出现生理干旱。此外,还对这种土壤的改造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5.
木兰科植物无性繁殖研究概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概述了近年来木兰科植物无性繁殖的研究进展.木兰科植物中,鹅掌楸、紫玉兰及含笑属中的一些种扦插已获成功,但该科中的常绿树种生根率普遍低于落叶树种;嫁接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组织培养较为薄弱,只见凹叶厚朴和鹅掌楸有组培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56.
元谋干热河谷几种外来树种在旱季的光合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云南省元谋县苴林乡3年生的人工林,采用Li-6200野外光合测定系统对引进元谋干热河谷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绢毛相思、肯氏相思、赤桉、窿缘桉和柠檬桉等8个树种进行了光合测定,结果发现8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都表现为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00和15:00(肯氏相思、大叶相思和厚荚相思出现在17:00);最低降低光合速率的特征,造成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能力,这是它们对元谋干热河谷干热气候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性的调节方式,对它们的节水和生存是有利的,表4参10。  相似文献   
57.
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是一种可以生长在干热河谷的落叶大乔木.河谷内,木棉成年树木生长良好,有大量结实,而其周围却很少有种苗出现.通过室内条件研究木棉种子的物理特性和萌发的生物学特性,可以了解该物种种子萌发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为探讨木棉在干热河谷内自然种群更新难和萌发阶段对这一特殊生境的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经测定,木棉种子千粒重为39.08 g,比同科的其它物种要轻.四唑(TTC,1.O%)染色测定种子生活力的结果表明有生活力种子占64.0%.种皮对吸胀无障碍,种子在25℃吸胀2d时就开始萌发.检测了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而且对温度有较广的适应性,15-35℃都可以萌发,25-35℃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随温度升高,萌发速率加快,幼苗长势增加;萌发过程对渗透胁迫敏感,聚乙二醇(PEG)浓度为0.10 g/mL时萌发率较对照显著下降,0.15 g/mL时种子就不能萌发;室温吸胀24h的种子对热激敏感,42℃热激2h后萌发率就已经显著下降;室湿下水杨酸(SA,1,10,100 mg/L)浸种24h,没有提高种子在萌发期间对干旱和热激的抗性.可见,高温和干旱是限制木棉种子成功萌发的关键因子,然而发现,温度较高时水分过大也会造成萌发后幼苗的死亡.  相似文献   
58.
 为规范牛角瓜播种繁殖技术并指导生产,从种子处理、播种深度、播种季节三方面,探讨了牛角瓜种子发芽情况及幼苗生长节律。种子发芽试验表明,水浸催芽能提高牛角瓜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9265%,播种深度为1cm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方差分析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干种则随深度增加发芽率、萌发率、保存率均增加,这与营养土水分梯度有关;秋播较春播发芽率高,且发芽进程受温度影响小,萌发速率系数和萌发指数显示春播萌发较快,萌发指数差异显著(P<005)。幼苗生长试验表明,牛角瓜幼苗生长可分为慢生长期(0~20d)、快速生长期(20~40d)和慢生长期(60~80d);播种深度不仅影响发芽率,还影响幼苗生长;春播幼苗受温度影响生长较秋播迅速;叶片数量呈现“增加-减少-增加”趋势,通过叶片自身营养消耗和叶片光合输出影响苗木生长。可见,牛角瓜育苗以晚春或初夏浸泡后浅播为宜。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加速华山松抗寒育种进程,选育抗寒品种,提高栽培效率。【方法】以楚雄市紫溪山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10个优良无性系苗期叶片为材料,采用人工控温法对各无性系华山松幼苗进行低温处理,低温温度设置为4、0和-4℃,对照(CK)温度为常温25℃。低温胁迫72 h后测定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参数的动态变化,运用主成分法和隶属函数法对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华山松各无性系幼苗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各指标的变幅因种而异。随着温度的降低,华山松不同无性系幼苗叶片生理生化参数的动态变化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无性系变化幅度不同。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华山松不同无性系幼苗的耐寒性主要是由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共同作用。【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10个无性系综合分析得到其耐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号>3号>1号>2号>8号>10号>...  相似文献   
60.
干热河谷地区麻疯树种植基地土垅大白蚁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调查了云南省双江县小黑江麻疯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野外土垅大白蚁 Macrotermes annandalei(Silvestri)危害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的情况.发现实生苗白蚁危害株率低于扦插苗,白蚁危害率与苗木的初植高度成指数负相关关系,与苗木感病率成指数正相关关系.采用杀螟丹、辛硫磷和高效氯氰菊酯以3种施药方法进行白蚁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有效,3%杀螟丹粉剂根施效果最好.基于上述调查和试验结果,提出白蚁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