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21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影响灰楸嫁接成活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出繁育灰楸苗木的理想方法,通过用砧木年龄、砧木类型、接穗处理、嫁接方法的多组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在嫁接成活率上,芽接和枝接有显著性差异,芽接比枝接成活率高出30个百分点;带木质部芽接培育的苗木成活率为92%;在同一时间进行嫁接,砧木为梓树和黄金树的嫁接成活率较高,最差的为滇楸,其次为楸树、灰楸;在生长量上,砧木年龄越大,嫁接苗苗高生长量越大,春季采条的生长量普遍高于沙藏越冬和冷库越冬.灰楸春季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南瓜白粉病的药剂,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防治南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乙嘧酚磺酸脂EC 1 500倍液、12.5%腈菌唑EC 1 000倍液和12%苯甲·氟酰胺SC 1 000倍液对南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5%乙嘧酚磺酸脂防治南瓜白粉病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14 d防效分别为82.8%、86.5%;3种药剂均可在防治南瓜白粉病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在绵羊中的遗传多态性,并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滩羊(250只)及滩羊×湖羊杂交F1代(174只)为试验动物,利用SNaPshot分型技术对H-FABP基因(GenBank登录号:AY157617)的多态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遗传多态指标,分析候选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长、体高、胸围、胸深、胸宽和管围等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①检测到9个多态位点:939[A/G]、980[G/A]、1018[T/C]、2878[C/T]、2956[C/T]、3017[G/A]、3341[G/C]、3394[T/A]、1056[-/G],其中有6处转换、2处颠换、1处单碱基插入。②939[A/G]、980[G/A]、2956[C/T]、3341[G/C]、3394[T/A]和1018[T/C]的He为0.3200~0.4666,PIC为0.2688~0.3577;2878[C/T]、3017[G/A]位点的He为0.0283~0.1272,PIC为0.0279~0.1191,为低度多态;1056[-/G]位点的He在滩羊、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群体中分别为0.0120和0,PIC在滩羊、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群体中分别为0.0119和0;9个多态位点在滩羊、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群体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③5个多态位点:939[A/G]、980[G/A]、2956[C/T]、3341[G/C]、3394[T/A]处于紧密连锁(D'>0.99),将H-FABP基因分为3个单倍型:AA、AB和BB。④在41只滩羊×湖羊杂交F1代羊中,BB单倍型在各生产性状上具有最大值,但各单倍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绵羊H-FABP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939[A/G]、980[G/A]、2956[C/T]、3341[G/C]、3394[T/A]5个位点紧密连锁,BB单倍型可能是与绵羊生产性状相关的优势单倍型。  相似文献   
34.
采用滤纸法测量不同干密度下试样的总吸力与基质吸力,并绘制相应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饱和度与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饱和度一定时,总吸力与基质吸力均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饱和度增大,不同干密度的总吸力差值和基质吸力差值逐渐减小;另外,试样的排水速率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干密度越大,排水速率越慢.在较低含水率时,试样的总吸力和基质吸力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干密度对总吸力和基质吸力的影响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35.
通过DNA测序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生命的本质,了解生物的差异性、进化及发展史,而且为重组DNA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在疾病诊断及基因分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首先从发现DNA是遗传物质开始,简要回顾了第一、二和三代测序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主要测序技术或平台;其次,重点介绍了由PacBio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测序典型技术--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MRT)和ONT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流程,并总结了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基因组重测序、do novo测序、转录组研究、甲基化检测、与疾病相关的结构变异检测,以及流行病学中病毒准种分析等应用;再次,比较了三代测序技术在转录组测序和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技术优势,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基因组重复区域或结构变异等研究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对多种疾病的研究意义重大,已成为未来重要的精准诊断工具,此外,凭借对重要经济物种遗传信息的解析,育种工作者通过建立基因与性状的关联,对持有优良性状基因的个体进行人工选育,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最后,对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医疗、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在单细胞水平对转录组进行测序,可从表达量、细胞量及细胞组成等多种角度描述样本,主要包括单细胞分离、mRNA反转录、文库构建、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单细胞分离是scRNA-seq技术操作的第一步,常用的细胞分离方法有连续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流式细胞术、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术和微流控技术。基于不同细胞捕获、cDNA扩增和文库构建开发了许多scRNA-seq方法,如CEL-seq2、Drop-seq、MARS-seq、SCRB-seq、Smart-seq、Smart-seq2等。与传统测序方法相比,scRNA-seq可识别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信息、记录细胞的空间位置、跟踪不同细胞谱系在分化过程中的轨迹,这为研究难以大量提取的肌内脂肪细胞分子特异性和发生分化过程带来极大便利。作者简要介绍了scRNA-seq技术的关键步骤,比较分析了单细胞分离和转录组测序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肌内脂肪细胞的起源以及scRNA-seq在肌内脂肪细胞的亚群和标记基因鉴定以及细胞分化轨迹追踪中的应用,以期为肌内脂肪...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A、vah1、vah4、flaA、rtxA和ton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A和angM基因;针对vah4和rtx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株对照菌无阶梯状扩增条带且呈现阴性反应,LAMP扩增灵敏度为2.4×101 CFU/ml。LAMP检测灵敏度是双重PCR的100倍,LAMP技术与PCR比较,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不需昂贵仪器,LAMP检测鳗弧菌的方法更适合于养殖生产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8.
以五常稻花香2号大米为原料,优化碱法提取大米淀粉的工艺,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大米淀粉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7,氢氧化钠添加量0.5%,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2 h时,蛋白质残留率为0.43%。  相似文献   
39.
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乳制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我国奶牛养殖业有了巨大发展,奶牛业集约化、规范化饲养水平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也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只着眼于产奶量的提高.把高产奶量作为奶牛生产追求的首要指标,而很少注意奶牛自身的健康和福利,导致很多进口高产奶牛利用年限短.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奶牛福利问题,并在提高奶牛福利待遇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0.
口蹄疫及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包括七个主要的血清型,被国际兽疫局定为一类传染病,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因为近年频繁爆发,严重威胁到畜禽生产和人类自身生存安全,同时由于亚型多、抗原变异性强、宿主范围广等原因,其生态学和公共卫生学意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它的感染机制和各种诊断与防制措施进行概述,从而阐述目前口蹄疫的诊断技术进展状况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