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8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木竹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浙江南部大木竹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测定,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和当地分布较广的绿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木竹竹材属于长纤维原料,纤维长2.2,4mm,比青皮竹(2.29m)略小,而比绿竹(1.87mm)为大;纤维长宽比达166,较青皮竹和绿竹的相应值147和131均大,其中与绿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壁腔比为3.5;纤维组织比量达48.68%,比青皮竹(50.19%)略小,而比绿竹(45.78%)为大。大木竹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各指标在竹秆的纵向和径向均有一定变异,主要表现为,纤维壁腔比和纤维组织比量随秆的高度增加而增大;在径向部位,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均为竹壁中部较大,而壁腔比则为竹壁外侧较大。竹龄主要对壁腔比产生影响,1年生、3年生大木竹的壁腔比明显大于当年生竹。  相似文献   
32.
孝顺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孝顺竹小穗和种胚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成功实现植株再生.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等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以NB,N6基本培养基附加4 mg·L-1 2,4-D较好;外植体在NB+500 mg·L-1脯氨酸+500 mg·L-1谷氨酰胺+300 mg·L-1水解酪蛋白+30 g·L-1蔗塘+8 g·L-1卡拉胶(Carrageenan)+4 mg·L-1 2,4-D的诱导培养基上经20 d培养,小穗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30%,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6.27%.愈伤组织预分化及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以MS较适宜,经MS+30 g·L-1蔗糖+10 g·L-1卡拉胶+4 mg·L-1 KT培养基预分化7 d后,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分化14 d,小穗愈伤组织仅个别长出绿色芽头;但种胚愈伤组织芽分化率可达80.0%.分化芽中有8%左右的白化苗,并伴有花叶苗出现.优化后的种胚愈伤组织预分化最佳培养基是MS+3 mg·L-1 6-BA+3 mg·L-1 KT.分化芽苗在添加2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生根良好,移栽成活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33.
对雪灾翻倒毛竹材进行3种不同加工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竹子胸径与竹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均呈二次曲线关系.竹席 重组竹地板加工的毛竹胸径在9.40 cm处取得59.4%的最大综合利用率,在9.15,9.14 cm处获得1.06,0.24元·kg-1的最大销售收入和利润.竹席 竹建筑模板加工的毛竹胸径在9.4 cm处取得56.74%的最大综合利用率,在9.44,9.27 cm处达到0.99,0.20元·kg-1的最大销售收入和利润.竹拉丝 竹片地板加工的毛竹胸径在10.33,10.63,10.39 cm处取得58.27%的最大综合利用率和1.03,0.24元·kg-1的最大销售收入和利润.断竹的综合利用率为45.37%,销售收入为0.82元·kg-1,利润为0.12元·kg-1,明显低于正常毛竹约55%的综合利用率,1元·kg-1的销售收入和0.2元·kg-1的利润.研究认为要提高竹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需要注重对加工剩余物的利用,竹林培育应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培育中等径级的竹材为目标.  相似文献   
34.
对浙江省平阳县大木竹及吊丝单竹1年生、3年生和5年生样竹的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部位的干质量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木竹、吊丝单竹各个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存在较大差异,2个竹种地上部分均为竹秆>竹枝>竹叶,地下部分细根的干质量热值最小;2)大木竹、吊丝单竹各器官不同生长部位的平均干质量热值无显著差异,表明热值与植物器官生长部位没有显著关系;3)大木竹、吊丝单竹不同生长年龄竹株的各器官平均干质量热值差异不显著;4)大木竹与吊丝单竹相比较,秆、枝、叶、蔸、细根等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均是大木竹高于吊丝单竹.  相似文献   
35.
大木竹竹材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江平阳竹木混交林内,采集3年生大木竹,按标准制成试样,测定了丛生竹种大木竹竹材的各力学性质,并以材性优良的毛竹为参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木竹竹材的顺纹抗拉、顺纹抗压、抗劈力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238.0 MPa、75.1 MPa、45.6 N·mm-1和12.6 GPa,比毛竹材的相应值大或与毛竹相当,顺纹抗剪和抗弯强度较毛竹材为低.大木竹的各力学性质间有较密切的相关性,顺拉强度:顺压强度:顺剪强度:抗劈力:抗弯强度为3.2:1.0:0.2:0.6:1.8.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木竹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川南地区3种丛生竹竹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秆质量、总节数等因子相关性显著,拟合的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相同胸径下,全长方面,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秆质量方面,硬头黄竹秆质量最大,梁山慈竹和撑绿竹相当,约70%的秆质量都集中在中下部。随着竹秆相对高度上升,相对壁厚的下降速度依次为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相对直径大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但在相同胸径下,硬头黄竹胸径处的竹壁最厚。  相似文献   
37.
我国丛生竹资源丰富,但其加工利用的开发远远落后于毛竹。为促进丛生竹的开发利用,以3种常见的大径丛生竹油簕竹、越南巨竹和麻竹为材料,加工成竹篾层积材,并对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竹篾层积材的含水率在7.02%~7.96%之间,符合《竹篾层积材》规定的标准6%~8%;最小静曲强度为118.40,基本达到标准规定的120;最小冲击韧性为112.86 kJ·m-2,均大于标准规定的110 kJ·m-2,即产品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基本能达到或超过产品规定的指标,板材的胶合性能优良,各物理力学性能间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开发和利用这3种大径丛生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毛竹根际分离的多粘芽孢杆菌固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从毛竹根际分离到的菌号GW1,GW-5,GW-10,GW-16的4株菌进行鉴定和固氮特性研究,从其菌体形态及生理化特性确定为多粘芽孢杆菌。它们固氮的最适温度,GW-1为30-35℃,GW-5,GW-16为30℃,GW-10为35℃,最适固氮pHGW-1,GW-10为7.5左右,GW-5为7.0左右,GW-16为6.0-7.5之间。  相似文献   
39.
毛竹及浙江淡竹根际联合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竹和浙江淡竹利用N2回充法测定根系固氮活性,分别可达9.9和2.1nmolC2H4/(g干根.h);用半固体培养基富集后的极系固氮活性范围在20-100nmolC2H4/(g鲜根.h)的占40%以上。对浙江淡竹根据各部位固氮菌数采用乙炔还原-MPN法计测结果是根际土壤3.4×10^5菌数/g干土;根表、根内分别为2.2×10^5,3.0×10^4菌数/g干根。采用划线法在浙江淡竹根际分离到3株  相似文献   
40.
撑绿竹纸浆原料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撑绿竹纸浆林施肥采用"3414"三因素四水平的二次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N、P、K施肥与撑绿竹新竹产量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用N肥是影响撑绿竹新竹产量的主导因子,N、K2O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作用。在设定的N、P、K肥0-3水平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通过频率分析可得推荐施肥用量:纯N为177.744-261.096kg·hm-2,平均219.420kg·hm-2;P2O5为29.700-45.900kg·hm-2,平均37.800kg·hm-2;K2O为100.800-152.910kg·hm-2,平均126.855kg·hm-2。施肥比例:N∶P2O5∶K2O=1∶0.172∶0.5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