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木材表面自由基波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室温条件下对木材表面自由基波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木材表面存在着几种自由基,它们来自木材中的高聚分子——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其中以木素自由基浓度为最大。相同条件下,针叶材自由基浓度大于阔叶材,这是由于前者木素成分大于后者的缘故。  相似文献   
42.
I "trod u ction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egetativesurface and atmosphere is one of the aims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 Momentumtransfer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vegetativestruct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of thestructure and the wind field (Grant 1985) drag ofveget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the function.There are various vegetative structures in surfsce,natural or planted or mix of them. Homogeneouslydense vegetation may be the simplest surfac…  相似文献   
43.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收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被-大气间CO2交换研究对准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C O2交换特征进行了整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季节变化明显,2003年森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变化范围在-6.37~2.13 g/(m2·d)之间,5—9月均表现为碳汇,其余月份为碳源,其中净碳吸收量与释放量最大的月份分别为6和10月;全年森林净吸收的碳量为-191.3 g/m2,整体表现为一定强度的碳汇.影响NEE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土壤温度等,白天NEE对PAR 的响应符合直角双曲线方程,夜间的NEE与5 cm深土壤温度有较好的指数关系.生态系统呼吸释放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Q10)为3.17.   相似文献   
44.
辽西半干旱区水肥耦合对刺槐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辽西地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水肥耦合效应,采用3因子5水平正交回归设计方法,用盆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水、N、P条件对刺槐苗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N对刺槐苗木生物量的作用效果显著,对其具有耦合交互作用;N对刺槐苗木生物量的作用受水分条件制约,不同的水肥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累.因此,以水定肥、合理施肥是提高辽西地区刺槐苗木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长白山地区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生长季土壤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其在高氮(50kg·hm-2·a-1)、低氮(25kg·hm-2·a-1)处理下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生长季内,两种林型土壤有效氮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二者土壤铵态氮在研究期内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而硝态氮在林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杨桦次生林中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阔叶红松林中则呈减小的趋势,生长季末略有增加.杨桦次生林和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效氮的生长季总平均值分别为6.83和6.80mg·kg-1,其中铵态氮分别占45.36%和33.30%,硝态氮占54.64%和66.70%.两种林型土壤总有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氮沉降梯度的响应大致相同,表现为随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高氮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有效氮的含量(P<0.05),但这种促进效果在低氮处理下则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46.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控制水分变化,模拟研究了不同土壤干湿交替模式下土壤呼吸产生的CO2体积分数和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区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活性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降低,但降低程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缓.随土壤水分减少,土壤真菌的数量增加,土壤细菌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47.
用Kuchenbuch与Jungk所描述的根垫法,研究了两年生红松苗木根际变化过程。土壤样品长白山20mm土壤层,用不同形式的氮肥(NO3--N,NH4+-N和NH4NO3)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对照处理时近根pH值与有效P均低于土体;与对照相比,NH4+-N处理显著降低近根处pH值并促进了P吸收,产生更为明显的有效磷亏缺区;与NH4+-N处理相反,NO3--N处理使根际pH值相对于土体增加,延缓了P的吸收,近根处有效P含量与土体基本持平。NH4NO3处理时,根际pH值仅比对照略低,其对磷吸收的影响与对照处理相似。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细根作为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植物根系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土壤环境的变化尤为敏感。氮(N)沉降改变了土壤环境,也必将影响细根的结构和功能。红松是阔叶红松林的重要组成树种。探讨不同N添加水平对红松细根化学组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了解长期N添加下红松细根性状的变异和权衡,对于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下植物根系生理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于2011年5月,在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建立3个样地,每个样地设立4个不同N 添加处理,分别为对照(CK,0 g/(m2·a))、低N处理(LN,2.5 g/(m2·a))、中N处理(MN,5.0 g/(m2·a))和高N处理(HN,7.5 g/(m2·a))。在2019年7月,利用挖掘法挖取红松根系,测定其1 ~ 5级根在不同N添加处理下细根化学组分、细根直径、根长、根表面积、皮层厚度、皮层细胞特征、维管束直径、维根比和管胞特征的变化。  结果  与CK处理相比,N添加显著增加了红松细根的TN含量,LN和MN处理显著降低了C∶N;LN和MN处理显著增加了红松1 ~ 5级根直径以及1级根的平均长度和表面积,显著降低了2 ~ 3级根的平均长度和表面积;LN处理显著增加了1 ~ 5级根维管束直径、1 ~ 3级根皮层厚度和皮层细胞特征以及4 ~ 5级根管胞特征。  结论  长期N添加显著改变了细根化学组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细根直径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皮层厚度和维管束直径,皮层厚度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皮层细胞直径,维管束直径的变异来源是管胞平均直径和总管胞面积,细根通过调整其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来优化其生理功能,以此应对土壤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49.
为了筛选最适合于图谱构建的多态性比率高、扩增效果好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红松种子园某家系中的父母本和部分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态性的检测效率等指标比较了SSR、ISSR和SRAP 3种分子标记方法应用于红松遗传图谱构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RAP分子标记检测作图亲本间多态性的效率最高,为3.06;其次是S...  相似文献   
50.
基于CiteSpace的外生菌根知识图谱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外生菌根的国内研究进展,以“外生菌根”为主题词,时间跨度为1979—2018年,从CNKI数据库中得到相关文献1607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关键词、作者、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外生菌根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资助基金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外生菌根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3个阶段;(2)1979年以来,外生菌根研究主要围绕外生菌根、外生菌根真菌、樟子松、马尾松、菌根真菌、油松、大型真菌、多样性等展开;(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抚顺矿业集团林业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是最主要的研究机构;(4)闫伟是外生菌根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学者;(5)《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是外生菌根相关研究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研究外生菌根投入最多的基金项目。随着国内学者的研究逐渐深入,国内外生菌根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研究逐渐深入,可以预见国内外生菌根的研究会取得非常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