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绿盲蝽蟓第1代发生量同5月20日前的降雨情况关系密切,如果5月20日前有效降雨次数多,绿盲蝽蟓越冬卵大部分能够孵化,第1代绿盲蝽蟓发生严重;如果到5月20日前一直没有有效降雨,位于各类伤口处的绿盲蝽蟓越冬卵大部分不能孵化,当年第1代绿盲蝽蟓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62.
短枝型芽变枣新品种——‘沧冬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冬2号’是在河北省沧州发现的地方枣品种类型。该品种综合性状优异,10月上旬进入成熟期,平均单果质量16.1 g,果实圆形。果面平整,有光泽,果皮红褐色,较厚。果肉多汁,味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6%,可滴定酸0.15%,维生素C含量为3 060 mg.kg-1,可食率96.3%。早果,极丰产,节间短,管理简易,为优良的鲜食晚熟品种。该品种市场前景好,具有推广价值,适合于河北平原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63.
枣园绿盲蝽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的危害,在沧州金丝小枣产区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羽化后1~2 d即可交尾产卵,平均每雌产卵286粒;若虫孵出1~2 min即可爬行,3龄若虫在空气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可耐饥饿35~47 h;成虫于果实膨大期开始转移到其它寄主如豆类、蔬菜、杂草和棉花等植物上继续危害,7月初进入转移高峰期,9月上旬开始出现裂果时又迁回枣树,危害裂果和嫩叶,并产卵越冬;绿盲蝽成虫受扰时1次飞行距离为3~9 m,主动迁飞时为2~5 m;绿盲蝽成虫对黄绿色趋性最强,其次为黄色、红色。  相似文献   
64.
‘曙光’是从河北省太行山区‘婆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优质抗枣缩果病、抗裂果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2.2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8%,酸甜味浓。丰产稳产,抗缩果、抗裂果,适宜干制,适合于河北枣区、河南枣区、山西枣区栽培。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65.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t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近几年在河北省部分市、区连续大发生。该虫不仅为害椿树,同时也为害枣树、泡桐、石榴、花椒、刺槐等树种,是一种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力强的暴发性害虫。1994~1996年,我们对樗蚕幼虫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寄主树种对樗蚕幼虫存活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樗蚕对寄主的适应性,为生产上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测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优质抗裂无核枣新品种‘新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星’是从沧州‘金丝小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无核变异优良枣新品种。果实长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4.78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5%,酸甜味浓。丰产稳产,是金丝小枣无核变异中的大果品种,抗裂果,干制鲜食兼用,适合于河北平原枣产区栽培。在河北沧州地区9月中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67.
性信息素对枣树皮暗斑螟测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信息素能够准确监测皮暗斑螟成虫发生动态,精确测报其发生量。2年的的监测结果说明,全年蛾主要发生期自4月中旬至8月下旬,有世代交替现象。成虫越冬代羽化相对集中,主要在4月底5月初,其余时间羽化量没有明显的高峰。雄蛾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昼夜反应基本发生在深夜,其反应模式为单峰式——夜间型,敏感时期为午夜0:00-3:00。通过诱捕虫量对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做回归分析,得出性信息素测报皮暗斑螟危害及发生状况,其测报公式为:y诱捕虫量=0.0181x有虫株率;y诱捕虫量=1.0242x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