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377篇
农学   223篇
基础科学   259篇
  160篇
综合类   1623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839篇
园艺   210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01.
中国北方野生雄绒螯蟹成蟹可食率和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2017年10月由我国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采集的质量为80~160 g的野生雄绒螯蟹成蟹的组织系数、总可食率、可食组织中一般化学组成及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群雄体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和出肉率差异显著,但3个种群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2)就性腺而言,图们江种群水分含量最高,绥芬河种群...  相似文献   
102.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由于产地不同,又分长江蟹、辽蟹、瓯江蟹、珠江蟹等。河蟹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养殖业倍受关注,河蟹属杂食性,它对温度的适宜范围较广,能在北方进行养殖越冬,因此是农村致富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对池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观测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规律、成活率、早熟率、性腺发育速度、产量、规格分布和饲料系数等。结果表明:(1)扣蟹阶段雌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WG)和特定增长率(SGR)为先上升后下降,整个扣蟹培育阶段的平均SGR为1.9%/d左右;平均成活率和早熟率分别为10.0%和4.9%,雌体的早熟率显著高于雄体(P0.05);一龄早熟蟹和正常扣蟹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9.8 g和7.5 g左右,一龄早熟蟹和正常扣蟹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29 kg/hm~2和2433 kg/hm~2;扣蟹培育阶段饲料投喂主要发生在7—10月,占全部饲料用量的80%以上,饲料投喂量与扣蟹体重及池塘水温具有一定的关系,扣蟹阶段饲料系数(FCR)为2.15。(2)成蟹养殖过程中,自6月份起雄体体重大于雌体,整个养殖阶段雄体的SGR显著高于雌体(P0.05);雌雄成蟹最终平均体重分别为126.1 g和181.1 g,雌、雄及总体成活率分别为61.30%、53.47%和58.4%,产量分别为412.20 kg/hm~2、536.10 kg/hm~2和950 kg/hm~2;成蟹养殖的饲料消耗主要发生在7—10月,其中育肥前期(9—11月)的饲料用量占50%左右,整个成蟹养殖阶段的FCR为2.63。(3)池养成蟹的生殖蜕壳主要发生在8—9月,雌体比雄体早20 d左右;雌体的性腺发育主要发生在生殖蜕壳后的9—10月,雄体的性腺发育时间跨度较长,生殖蜕壳前性腺指数已达0.8%左右;雌雄成蟹性腺发育期间肝胰腺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综上,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能保证池养中华绒螯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可大规模推广应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04.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禁食对体质量为(100±1)  g 的1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生长和肝脏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在为期6周的实验期间,对照组每天表观饱食投喂2次;禁食组禁食3周后恢复投喂3周。实验期间对照组鱼体质量和体长逐渐增加。6周后,对照组鱼体增重率为10.99%,体长增加率为3.07%。禁食组禁食3周期间,鱼体质量下降了5.08%、体长减少了1.79%。同时肝组织IGF-Ⅰ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禁食结束时仅为对照组的29.93%。恢复投喂2周后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鱼体质量为实验初始水平的98.54%,体长为实验初始水平的99.03%;恢复投喂3周后,禁食组鱼体质量、体长恢复到实验初始时水平(P  >  0.05),但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  0.01);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丰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显示,禁食使大口黑鲈体质量、体长下降,同时肝组织IGF-ⅠmRNA表达丰度也随之降低;而恢复投饲后,其生长、肝脏IGF-ⅠmRNA的表达丰度也逐渐恢复。研究表明,鱼类的营养状况、生长和与IGF-ⅠmRNA的表达之间存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5.
蠡湖的水生态修复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蠡湖概况1.水文蠡湖是太湖伸入无锡市的内湖,位于无锡市西南郊,属浅水型湖泊。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湖底高程为0.5~1.5米。蠡湖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毫米,无锡站的多年平均水位为3.06米,历史最高水位为4.88米,最低水位为1.92米,湖泊正常蓄水位为3.30米左右,平均水深1.60米,相应库容约为1500万米3。  相似文献   
106.
xPC环境下CMAC NN在淀粉生产线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CMAC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自适应CMAC神经网络来调节淀粉生产线中乳液的液位.通过对淀粉生产线中某一液位回路进行数学建模,然后对常规PID和自适应CMAC神经网络两种控制器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CMAC神经网络在控制效果上明显优于常规PID,并且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在Matlab实时开发环境xPC Target下建立了液位实时控制系统,采用快速原型控制方式,具有系统组建方便、成本低、开发周期短等特点,该系统可实现精确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07.
牛肉嫩度的高光谱法检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对牛肉嫩度的预测和分级,构建了试验用高光谱检测系统,在400~1000nm波长范围内获取牛肉表面的高光谱散射图像.从高光谱图像中提取牛肉的反射光谱曲线,用step-wise逐步回归法选择 430、496、510、725、760和828nm 6个波长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全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为0.96,预测标准差为0.64kg.以嫩度6.0kg为界将样本分为嫩牛肉和粗糙牛肉2类,特征波长处反射值为变量,建立了正则判别函数对牛肉嫩度分级,用全交叉验证法验证训练的效果.嫩牛肉分级准确率为83.3%,较粗糙牛肉分级准确率为90.9%,总的分级准确率为87.0%.研究表明该预测和分级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在分析比较传统PID和Smith预估PID作为串级控制主回路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回路采用Smith预估PID,副回路采用传统PID的串级控制策略调节淀粉生产线中的浓度。对淀粉生产线中串级控制闭环回路进行数学建模,并对主回路采用Smith预估PID和传统PID两种控制方案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主回路采用Smith预估PID在控制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PID并且其鲁棒性优于传统PID。利用快速原型控制系统实现了该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淀粉生产线的控制系统模块,在CCS集成开发环境中自动生成代码,然后将可执行代码下载到DSP TMS320C2812和TMS320C6713中,即可实现淀粉生产线的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9.
主要对东北垄作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玉米试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垄作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可行的,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减少作业成本.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碎茬覆盖模式的产量增加了14.96%,高留茬模式增加了9.5%,而作业成本碎茬覆盖模式减少了29.4%,高留茬模式则减少了23.5%.比较各项指标,碎秆覆盖模式更加体现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具有更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东北垄作区原垄免耕播种后,垄形破坏,玉米出苗后需进行垄台修复施肥,但作业过程中存在机具堵塞严重,行间玉米秸秆被机具挑起伤苗,以及机具作业过程中动力消耗大等问题,设计改进了垄台修复中耕施肥机的关键部件,优化了关键参数.田间试验表明:平板直刀型破茬松土方式动力消耗小、防堵效果好,采用的凹面双圆盘进行垄形修复,起土效果好,能够有效防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