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疆北部短命植物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任珺  陶玲 《草业科学》2005,22(5):19-24
对短命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特征、分布和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短命植物主要生长在干旱区,利用早春雨水和雪水生长发育,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迅速完成其生活周期.短命植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应对环境挑战的生物学特征.短命植物的根系可分为须根型、主根型和侧根型.短命植物是由干热植物区系衍生出来的、较为年轻的植物类群,其生态地理分布格局明显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约束.短命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是新疆植物区系中一类独特的植物.早春短命植物是北疆荒漠春季牧场的主要牧草,多种早春短命植物花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有些种还是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研究结果对保护和开发利用北疆地区的短命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在简要阐述果树科技创新含义基础上,对山西省果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本因分析。建议山西省果业应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科技资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果业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果业成果转化率;加强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山西省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3.
籽用西葫芦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形态特征与经济价值籽用西葫芦是一种专门收籽的葫芦科作物,瓜蔓粗壮,叶子形状像心脏,生长快,群体结构好,整个生育期为98d,瓜型圆球形或椭圆形,未成熟呈深绿  相似文献   
94.
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对粗糙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玲  尹海波  李旭  邵飞  贾晓晴 《种子》2017,(9):12-16
以粗糙龙胆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水分及盐分2种胁迫环境对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粗裢龙胆人工栽培和规范化种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随着NaC1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EG胁迫下,龙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呈总体下降趋势,但5% PEG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高于对照组;随着PEG胁迫强度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种子对盐分较为敏感,盐分环境胁迫抑制种子萌发.粗糙龙胆种子具有一定的耐旱性,适度的水分胁迫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5.
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8年6至10月逐月调查研究了新型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各塘水体理化和微生物分子特征.通过提取水样中细菌总DNA,扩增其16S rDNA基因V3区,再经DGGE分析获得图谱,选择其中主要的13条特征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研究结果表现为,随水流方向(Pl→P5),各循环塘溶氧(DO)和透明度(SD)依次呈明显下降趋势,而NH4~+-N,TP和COD_Mn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塘相比,循环塘DO和SD升高,COD_Mn和营养盐水平降低.DGGE图谱分析显示,各养殖塘微生物种类丰富,循环塘与对照塘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主要表现在较弱的条带上;13条特征条带的测序结果表明,池塘优势菌群分属4个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有2条属于蓝细菌门的条带特定分布于对照塘.典型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显示,DGGE图谱条带分布与理化因子密切相关.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该养殖模式有助于改善养殖池塘微生态环境.本研究旨为池塘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复合池塘养殖系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组成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有机结合构成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应用于草鱼苗种培育,研究了该系统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在760 mm/d的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NH4+-N、NO2--N、NO3--N、TN、TP、COD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56±3.71)%、(50.73±3.95)%、(46.33±4.95)%、(27.99±2.78)%、(58.15±3.38)%、(29.60±2.24)%和(84.49±1.77)%;湿地出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结果表明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对养殖用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97.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亮  任珺  陶玲  未碧贵 《土壤通报》2012,(5):1257-1263
以兰州市安宁区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污泥土地利用后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对3种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后使污泥混合土壤中重金属Pb、Cu、Zn含量显著增加,但3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中的限制性标准值。污泥土地施用后,小麦获得了良好的生长响应。污泥低施入量(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为5%、10%、15%)时不同程度的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使3种小麦出苗率提高,植株更高,生物量增加。污泥高施入量(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为25%、35%)时,小麦的出苗率和根长受抑制明显。污泥的施用使小麦籽实中的Pb、Cu、Zn的含量显著升高,呈现递增趋势,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超过25%时,籽实中Cu和Pb含量相对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有超标现象。综合考虑污泥对小麦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对小麦的耕种土壤中一次性施用污泥时,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应限量在25%以下。  相似文献   
98.
农田杂草及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农田杂草特征及危害性,介绍防除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造纸废水灌溉不同年限以及不同生长部位的沙漠植物体内Na 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红柳、沙枣、新疆杨相同生长部位的Na 含量均随着灌溉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经造纸废水灌溉相同时间后,在不同树种中相同生长部位的Na 含量存在差异,红柳体内Na 含量最高,沙枣次之,新疆杨最低,说明红柳、沙枣、杨树均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Na ,但红柳对Na 的吸收能力最强,沙枣次之,新疆杨最弱.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棉花各生育时期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FAPAR)的变化特征,建立地上部各组分鲜生物量与APAR、FAPAR的相关关系,为实时、无损、快速监测棉花的长势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线性光量子传感器LI-250SA获取常规棉和杂交棉冠层5个生育时期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计算得到光合有效辐射参数APAR和FAPAR,同时获取棉花地上部各组分鲜生物量(茎、叶片、生殖器官),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两品种5个生育时期冠层APAR和FAPAR在盛蕾期较低,开花结铃期达到最高值.基于棉花两品种APAR和FAPAR建立与地上部各组分鲜生物量的幂指数和指数函数模型,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检验水平(α=1;,n =36),其中APAR与鲜叶生物量构建的幂指数函数模型(r=0.7443**,RMSE =0.291 6),对地上部鲜叶生物量进行估算,实测值与估测值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实测鲜叶量-估测鲜叶量=0.749 9*,n =36,α=1;),模型精度达80.7;.[结论]利用APAR可以定量反演棉花地上部鲜叶生物量,为光合有效辐射精确预测棉花长势信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