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刺槐是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而地形阴影是影响刺槐林遥感提取精度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不同地形校正方法对刺槐林分布信息提取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安塞县的刺槐人工林为例, 使用Cosine、SCS、Minnaert、C、SCS+C 5种校正方法对该地区2015年7月份的Landsat8 OLI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并采用基于样本、面向对象提取的方法对人工刺槐林的分布信息进行提取。最后对地形校正前后的影像进行视觉比较和回归分析,并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从而比较不同地形校正方法对刺槐人工林分布信息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 5种地形校正方法削弱了遥感影像上地形阴影的视觉效果, 其中Cosine、SCS校正存在过度校正的现象。2) 5种地形校正方法使得各波段辐射亮度值的均值和方差较之前发生变化,且SCS+C校正符合预期效果。3) Minnaert、SCS+C及C校正降低了太阳入射角的余弦值cosi与影像各波段的辐射亮度值间的回归直线斜率m的绝对值及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 Cosine、SCS校正使两参数在部分波段上变大。4) 5种地形校正方法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刺槐提取的漏分误差,但Cosine校正后用户精度降低了2.47%;Minnaert、SCS+C及C校正均提高了用户者精度和生产者精度,以C校正的精度最高, 生产者精度提高了16.66%,用户精度提高了2.82%。5) 5种地形校正方法均提高了Kappa系数值,以C校正最高,Kappa系数值为0.76。本研究说明刺槐林遥感提取有必要进行地形校正,且应结合研究区的情况选择地形校正方法,这为黄土丘陵区刺槐信息提取时合适地形校正方法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以延河流域中阿尔泰狗娃花、茭蒿、铁杆蒿、白羊草、大针茅、长芒草6种常见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的10种易于测量且能反映生存策略的功能性状,包括比叶面积(SLA)、叶组织密度(LTD)、比根长(SRL)、根组织密度(RTD)、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氮磷比(LNP)、根氮含量(RNC)、根磷含量(RPC)、根氮磷比(RNP),结合植物遗传背景和环境数据,研究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分析了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的来源。结果表明:(1)不同气候条件下,除了叶组织密度LTD这一植物性状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功能性状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菊科的SLA,LNC,LPC,RNC,RNP显著高于禾本科,SRL显著低于禾本科。(2)植物物种和气候变化是性状变异主要来源,对研究的8个性状变异来源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名,物种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温度坡度坡位海拔坡向。(3)不同物种根据自身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耐受性,在环境变化时调节自身性状的表达,以产生相应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甘蔗常用亲本耐寒性与耐寒性评价性状的变化特点,为选育耐寒甘蔗品种及降低霜冻对甘蔗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2个常用甘蔗亲本在霜冻易发地区四川省资中县进行2年新植蔗(2017P和2019P)和3年宿根蔗(2018F、2019S和2020F)田间自然耐寒性测试,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甘蔗亲本受害性状的类型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宿根蔗较新植蔗更易受害;冷害或轻霜冻时受害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甘蔗的低温受害性状受亲本、年度及其互作影响;株受害率属高遗传力性状,在冷害和轻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茎长受害率和节间受害率属中等遗传力性状,受低温影响程度较小,均可用于耐寒性评价,但以节间受害率为评价性状效果优于茎长受害率;绿叶百分率在年度间变化较明显,在发生适度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合并分析时亲本方差占比明显下降,遗传力有所下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7P和2019P不宜用于亲本耐寒性评价;在测试亲本中,58.89%亲本的耐寒性属较好及以上,23.53%属较差及以下。【结论】甘蔗亲本的低温...  相似文献   
24.
探究快速城镇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响应机制,对流域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应用SCS与InVEST、偏相关分析等模型与方法,在刻画景观格局以及雨洪调节、水土保持、水质净化3种典型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子流域尺度上水生态系统服务对不同景观格局特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景观组成和配置对3类典型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中,大部分结论与现有研究结论或认识一致,但也发现太湖流域耕地、林地景观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均能改善河流水质,子流域中的湿地稀少斑块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控制耕地规模、优化耕地与水体距离、减少坡耕地可以有效提升3种水生态系统服务;增加滨水地带林地面积并提高其斑块边缘密度、增加子流域湿地、草地比重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水体污染;湿地、草地这类关键少量的景观类型的增加是提高水质净化服务最有效的途径。为更全面准确地刻画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关系,还需在生态系统服务流、非线性关系和阈值、不同格局特征对服务的相对贡献等方面开展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田间寄生效率,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1~5龄幼虫体表挥发物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antenneal detection,GCEAD)技术确定引起中红侧沟茧蜂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的挥发性物质,同时通过Y型嗅觉仪测定中红侧沟茧蜂对其的选择反应。结果显示,中红侧沟茧蜂雌成蜂对黏虫1~3龄幼虫体表粗提物有显著的选择反应,反应率分别为60%、68%和56%;中红侧沟茧蜂触角对黏虫体表粗提物中的2,4-二甲基庚烷、5-乙基-2-甲基辛烷、十二烷、1,3-二叔丁基苯、2,4-二甲基十一烷、十六烷、2,6,10,15-四甲基十七烷和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10种物质均有电生理反应,EAG反应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中红侧沟茧蜂雌雄成蜂对这10种物质的选择反应存在性别差异;其中中红侧沟茧蜂对其中的8种物质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