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油茶良种枝梢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性系、杂交组合、半同胞3种不同类型的油茶良种枝梢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油茶叶片分为1年生和2年生,前者占55%,后者占45%,且3种不同类型良种的叶片构成比例基本一致;1年生枝条长度比2年生枝条少2 cm;1年生枝条分枝角度约42°,2年生枝条分枝角度45°.油茶叶片数、枝条长度、分枝角度的变化规律3个类型的良种基本保持一致.平均每枝挂果数,无性系最多,杂交组合次之,半同胞最少.结果还发现油茶枝梢生长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对冠幅、单株产果量、鲜果含油率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油茶林地生产力和生态效益以及减少病虫害,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种百喜草、波斯菊、金鸡菊3种间种模式对油茶幼林座果率、产量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幼林内间种百喜草、金鸡菊和波斯菊均能极显著提高油茶幼林座果率,华金品种的幼林座果率为间种金鸡菊>波斯菊>百喜草,3月5日调查座果率分别是CK的1.59倍、1.47倍和1.23倍,10月17日调查的座果率分别是CK的2.13倍、2.10倍和1.56倍。当幼林品种为湘林210时,3月5日调查的座果率分别是CK的1.41倍、1.43倍和1.40倍,10月17日调查的座果率分别是CK的1.61倍、1.68倍和1.66倍,但3种间种模式间的座果率差异不显著。3种间种模式同样均能极显著提高油茶幼林产量,3种模式中以间作百喜草的油茶幼林产量最高,华金和湘林210的单株产果量分别为4.23 kg和6.00 kg,分别是CK的1.71倍和1.45倍。3种间种模式也均能极显著降低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发生,病情指数分别比CK减少了36.1%、44.5%和38.9%,其中以间种金鸡菊病情指数最低;虫害指数分别比CK减少了54.5%、44.4%和55.0%,其中以间作波斯菊虫害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73.
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67”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上、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宽大的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2)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为典型的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为双峰型;(3)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参比室H2O浓度、参比室CO2浓度及胞间CO2浓度,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为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及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 相似文献
75.
76.
通过设计31个杂交授粉组合和4个自交授粉组合,研究了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湘林5(♂)×湘林67(♀)等7个组合具有较好的授粉亲和力,其座果率为47.3%~90.8%;湘林5(♂)×湘林67(♀)、湘林67(♂)×湘林5(♀)、湘林3(♂)×湘林5(♀)、湘林3(♂)×湘林5(♀)的授粉座果率分别为90.8%、57.3%、86.5%和71.7%,湘林5(♂)×湘林5(♀)的自交座果率达到了68.0%。因此,在造林品种配置时,可将湘林5作为父本,湘林67、湘林3号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77.
以油茶枯饼为主要原料,以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葡萄汁酵母和米曲霉组成的混合菌种为发酵菌种,优化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条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在150 mL的三角瓶中,培养周期为5 d,装料量20 g,总接种量5%,油茶枯饼发酵后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可提高至18.19%。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油茶凋落叶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索油茶养分循环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茶幼林、成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夏季、秋季凋落叶C、N、P、K、Fe、Cu、Mn、Zn等养分含量并分析其养分化学计量特征(C/N、C/P、N/P)。【结果】(1)油茶凋落叶中C、N、P等大量元素含量均受林龄与季节的影响。油茶成林凋落叶中的C含量极显著高于幼林(P0.01),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N、K含量显著高于幼林(P0.05),但是夏季与秋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含量极显著高于幼林(P0.01),秋季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2)幼林凋落叶中的Zn含量显著高于成林(P0.05),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Fe含量以幼林显著高于成林(P0.05),夏季与秋季无显著差异(P0.05);Cu含量不受林龄与季节的影响;Mn含量以幼林极显著低于成林(P0.01),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3)油茶幼林凋落叶的C/N、C/P极显著高于成林(P0.01),而N/P极显著低于成林(P0.01)。【结论】季节和林龄对油茶凋落叶中的C、N、P、K、Fe、Zn、Mn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幼林凋落叶中的大量元素含量均显著低于成林,并具有较高的C/N、C/P和较低的N/P,说明油茶幼林凋落叶的养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9.
通过研究4种施肥处理对油茶容器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施氮肥能显著促进容器幼苗生长,各施肥处理的苗高和地径均显著优于(P<005)对照,最佳施肥处理为25g/100株的施肥量,间隔20d的施肥频率,采用溶度02%~05%的水溶液进行浇灌的施肥方式;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容器杯大苗生长影响的大小依次为肥料有效成分总量、N∶P∶K、施肥方式,其最佳施肥处理是N∶P∶K为4∶1∶1,肥料有效成分总量0.9 g/株,采用施肥量等量增加的方式。 相似文献
80.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通过调控叶果比,分析库源调节改变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果处理(T1),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但其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库相同的条件下,留叶数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有所升高;对于不同叶果比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留叶数目呈正相关关系。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呈单峰曲线类型,分别在4叶1果枝(T3)和5叶1果枝(T4)处理中达到最大值,增源扩库处理后,转化酶和淀粉磷酸化酶逐渐增加。因此,库源关系改变可显著影响油茶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酶活性,并更有利于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出籽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