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篇
  26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黑土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21、30、40 和52 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以及未经开垦干扰黑土表层(0 ~10 cm)土壤 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Qm)、最大缓冲容量(MBC)及解吸率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 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吸附磷量和磷的吸附率均高于未经开垦 黑土,土壤Qm的变化范围为692.24 ~759.41 mg/ kg;Qm、吸附强度因子(K)和MBC 随林龄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 降的变化趋势,30 年生林地达到最大值,与其他3 种林地的差异达显著。土壤解吸磷量和磷的解吸率则随林龄的 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并以30 年生林分最小、52 年生林分最大。30 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表现出较强的固磷 的能力,52 年生的林地供磷能力最强,已恢复到未经开垦黑土水平。   相似文献   
72.
钙对水培大蒜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培条件下,营养液设6个钙浓度(0、1.0、2.0、3.0、4.0和5.0 mmol · L-1),研究钙对大蒜光合特性、食用器官(蒜薹和鳞茎)钙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蒜薹和鳞茎钙含量随营养液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钙浓度0 ~ 3.0 mmol · L-1范围内,大蒜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气孔导度(Gs)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后则随钙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蒜薹的鲜质量、直径及抽薹率和鳞茎的鲜质量及横径均随营养液钙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3.0 mmol · L-1钙浓度下最大;同时,蒜薹和鳞茎中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也是先随钙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后随之下降,在3.0 mmol · L-1钙浓度下达到最高值,比低钙浓度(1.0 mmol · L-1)处理分别增加54.7%和72.1%、33.9%和33.9%、11.5%和5.2%、19.3%和21.5%、32.6%和29.6%。由此可见,水培条件下栽培大蒜的钙浓度以3.0 mmol · L-1为好。  相似文献   
73.
未干扰黑土土壤微生物群落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以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典型黑土区未经开垦干扰黑土0~15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少趋势,以0~10 cm土层数量最高,分别为4.10×106cfu g-1干土、4.05×106cfu g-1干土和5.04×104cfu g-1干土;而放线菌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后增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30~50 cm土层,可达0.94×104cfu g-1干土。(2)在培养168 h时,土壤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范围为0.09~1.21,并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3)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同样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且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7、0.46~3.17、0.33~0.95和0.09~8.19。(4)初步确定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是未经开垦干扰黑土土壤微生物利用率较高的碳源类型。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典型黑土区土壤生境质量退化与恢复过程中微生物特征的变化提供了本底值参考。  相似文献   
74.
黑土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8a,21a,30a,37a,52a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干团聚体组成、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贮量的测定、计算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配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范围内,各粒级团聚体组成比例随粒级从大到小呈"∧"型分布,2~5mm粒级团聚体所占比例均最大,且与其他粒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层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大于下层土壤,表层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平均变化范围为32.17~48.75g/kg,下层土壤中的变化范围28.82~33.53g/kg,并均以2~5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低。团聚体有机碳贮量随林龄的变化表现为大粒级团聚体(5~10mm)有机碳贮量的降低和小粒级有机碳贮量的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贮量大于下层土壤有机碳贮量,但均以2~5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贮量最高,故可以认为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各个粒级团聚体组成比例而不是各个粒级团聚体有碳含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价人工林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5.
前期含水量对机械压实后黑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前期含水量下机械碾压处理后土壤干筛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破坏率(PAD0.25)、分形维数(D)、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重量比表面积(MWSSA)等特征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对比研究了干湿处理条件下模拟机械作业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黑土耕作区0~30 cm范围内团聚体组成上干筛团聚体以>2 mm粒级的团聚体比例最高,而水稳性团聚体则随着粒级的减小,比例逐渐增加。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能够对机械压实黑土的团聚体组成分布、分形等特征产生影响,低含水量时,机械碾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团聚,但同等负荷下多次积累压实会削弱土壤的水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而在高含水量时,机械碾压相对更易对黑土团聚体产生负效应,加剧破坏、抑制团聚,降低其水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同时发现,MWSSA与其他常用团聚体特征值PA0.25、MWD、D、PAD0.25的线性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MWSSA同样可以作为分析和研究土壤团聚体特征的有效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指导大机械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理坐标为45°53′~48°56′N,122°24′~126°41′E。全市总面积42469万hm2,行政区包括9个县(市)和7个区,其中龙江县、甘南县、泰来县、富裕县、讷河市、梅里斯区、昂昂溪区、龙沙区、富拉尔基区、建华区、铁锋区和碾子山区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西部的嫩江沙地范围。最低海拔122m,最高海拔为170m,沙丘与低地的相对高差25m左右。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42℃,年降水量380~460mm,年蒸发量1400~1800mm。为配合嫩江沙地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对齐齐哈尔市嫩江沙地沙化土地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7.
Dahurianlarch(LarixgmeliniRupr.)isoneofthemostimportanttimberspeciesinthenortheastofChina.Becauseofovercuttingforseveraldecades-naturalfOrestresourceshavebeendeclinedrapidly.Plantationsofdahurianlarchhavebecomeanimportantpartofforestreserveresourcesinthisarea.Butthereisalackofsystematicstudiesonthebiomassandthenetproductivityfordahurianlarchplanta-tions.Inthispaper,wepresentsomeusefuldataofthebiomassandtheproductivityoflburstructuretypes'fordahurianlarchplantations.Itwillprovidesomeinformati…  相似文献   
78.
贲越  周一杨  李彧  陈祥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16-1416,1418
枯落物层分解产生的有机质不仅是森林重要的营养来源,而且对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水量都有积极影响.通过分析枯落物层的分解对土壤结构等特性的改变来论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9.
为量化雨强和坡度对团聚体流失特征的影响,以黑土坡耕地表层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研究方法,对比了不同雨强(78,127 mm/h)及坡度(2°,4°,6°)下团聚体流失特征,并计算了雨强和坡度对团聚体流失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相同雨强条件下,团聚体流失总量随坡度的增加显著增加0.70~1.42倍;相同坡度条件下团聚体流失总量随雨强的增加在坡度4°和6°时分别显著增加1.94,2.41倍。雨强是团聚体流失总量的主要影响因子,贡献率为52.44%;(2)随坡度增加,流失团聚体MWD显著减少,D值仅在雨强78 mm/h时显著增加;随雨强增加流失团聚体MWD,D无显著差异;(3)随坡度增加,粒径5~1,1~0.25,0.25~0.053 mm团聚体流失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粒径<0.053 mm团聚体流失量显著增加。随雨强的增加,小粒径团聚体流失量呈增加趋势,大粒径团聚体流失量仅在高坡度条件下明显增加;(4)雨强是粒径1~0.25,0.25~0.053,<0.053 mm团聚体流失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贡献率为27.42%~47.09%;坡度是粒径5...  相似文献   
80.
未经干扰黑土的土壤贮水能力及水分入渗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环法和双环刀法,对典型黑土区内未经干扰的山杨天然次生林和草原化草甸(俗称五花草塘)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贮水能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撂荒地、休闲地相比,未干扰黑土表现出更强的入渗及贮水能力。在1m深土层内,五花草塘饱和贮水量(5271.14 t/hm^2)高于次生林(4945.91 t/hm^2),但滞留贮水量二者相差不大,分别为402.20 t/hm^2和425.40 t/hm^2;五花草塘的初渗和稳渗速率分别是8.5 mm/min和1.2 mm/min,次生林相应为7.5 mm/min和3.2 mm/min,在整个入渗过程中,次生林的土壤水分入渗能力要强于五花草塘。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典型黑土的贮水能力和水分入渗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本底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