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57篇
  63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陈晨  彭辉  高文瑞  石庆华  张桦  张巨松  李建贵  麻浩 《作物学报》2009,35(12):2180-2186
利用一段从PEG胁迫的鹰嘴豆幼苗叶片所构建的cDNA文库中得到的EST序列,通过3¢RACE方法克隆到一个鹰嘴豆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ZF1,该基因不含内含子,编码一条24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有两个典型的Cys2/His2锌指结构。其氨基酸序列含有一个可能的核定位型号,农杆菌介导的洋葱表皮细胞GFP瞬时表达实验表明,ZF1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ZF1在鹰嘴豆的根、茎、叶、花、幼荚和幼胚中均有表达,在茎和叶中表达较弱,为组成型转录因子。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ZF1不但受高温及干旱诱导,而且还受6-苄基腺嘌呤(6-BA)、脱落酸(ABA)、乙烯利(Et)、赤霉素(GA3)、吲哚-3-乙酸(IAA)、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氧胁迫诱导。这些结果表明,ZF1基因可能作为一个核调控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代谢以及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分析了ARP欺骗的基本原理及其常见的攻击方式;讨论了现有防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防御ARP欺骗的构想,并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C/S模式的ARP防御系统软件。该系统以局域网内每台主机都有唯一的IP地址与MAC地址相对应为基础,通过在客户端对接收到的ARP报文进行ARP报文头信息检验和服务器端IP-MAC检验,过滤掉存在安全隐患的报文,来实现局域网内主机对ARP欺骗的防御,从而提高网络安全性。该系统适用于安全性较高的中小型局域网络。  相似文献   
113.
种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晨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赵斌 《玉米科学》2012,20(6):107-111
选取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及其衍生系昌7-2、骨干系掖478及其衍生系郑58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产量和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黄早四、掖478相比,昌7-2、郑58的产量构成改良明显,产量显著提高。在试验所设3个种植密度下,4个自交系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子粒灌浆过程均符合慢—快—慢的"S"形曲线,但各品种的灌浆参数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灌浆活跃期显著正相关,与最大灌浆速率、达最大灌浆速率所用时间无明显相关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粒重、最大生长速率等下降,平均灌浆速率等上升。衍生系昌7-2、郑58的子粒灌浆过程比骨干系黄早四、掖478对种植密度的敏感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4.
苎麻叶总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飞军  彭涛  韦名嘉  陈晨  田鑫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51-13552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苎麻叶片绿原酸,设定不同提取条件测定含量并得出最优提取条件。[方法]对苎麻头麻叶片烘干处理后,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提取液,设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pH、提取时间为单因素,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pH三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各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温度设定常温,提取时间2 h最佳;正交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40%乙醇、pH=5、料液比1∶16。[结论]苎麻叶中含有0.745%的绿原酸,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效果好,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5.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农作物产品质量挖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晨  董倩  吴玉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48-7449
采用贝叶斯算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特点,分析和预测了农作物的产品质量。采用随机选取的样本组进行试验预测,预测准确率高,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6.
现有的小班坡向算法均是对小班坡向的硬性划分,不符合实际地形连续变化的状态。通过构建单点坡向的隶属函数,求算小班坡向模糊矩阵与模板矩阵的贴近度,判断坡向所属的坡向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小班坡向算法具有更加客观的坡向分类依据,且具备更高的小班坡向求算精度,更符合实际地形表达。该方法为小班坡向及小班其他地形因子的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7.
长期配施有机肥对灌淤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寻求合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与改善玉米氮素利用的有效措施,通过3a连续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较,施用有机肥土壤pH值下降了0.59~0.86,土壤容重下降了8.05%~10.74%。有机无机配施(N1M1、N2M2)处理定位施肥3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分别增加0.86,0.44g/kg,土壤全氮含量年均分别增加0.09,0.06g/kg,土壤碱解氮含量年均分别增加4.74,3.68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年均分别增加6.62,5.35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年均分别增加8.46,6.66mg/kg。与常规N1处理比较,第3年N1M1、N2M2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2.38%和13.43%,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0.98%和16.20%,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4.65,10.50kg/kg,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4.65,21.02kg/kg。因此,配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pH值和容重,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对促进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其中N2M2处理是协调作物产量和环境安全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8.
裴亮  陈晨  戴激光  吴迪 《土壤通报》2017,(3):525-531
本文通过对大凌河流域2010年、2013年和2016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得到流域土地利用分布现状。对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可以获得大凌河流域2010~2013年的地类转移概率矩阵,再运用马尔科夫原理预测出2016年流域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将其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证明马尔科夫模型适用于大凌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趋势的预测。进而本文分别对大凌河流域2019年、2022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发现未来近10年流域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变化率为38.96%;农林用地面积从2016年开始减少,总体下降了0.77%;水域面积稳定增长,到2022年之后趋于稳定值,变化率为17.21%;旱地及其他未利用地面积继续缩减,到2019年开始趋于稳定,整体下降了1.71%。研究结果明晰了大凌河流域农林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可以为流域水土资源管理有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农作物产品质量挖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董倩  吴玉洁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2(2):157-158,162
采用贝叶斯算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特点,分析和预测了农作物的产品质量。采用随机选取的样本组进行试验预测,预测准确率高,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0.
芦苇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芦苇生长发育也互不相同,就目前来看,芦苇生育的好坏主要受水、土、温度、盐碱等几个因子影响较为显著,在这里把土壤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阐述其对芦苇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