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对不同玉米抗性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在一定条件下对寄主抗性的诱导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抗病品种的PAL和PO酶活性比感病品种易被毒素激活,但抗病品种被毒素处理后的SOD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且峰值出现得晚,这可能与抗病品种SOD活性的下降有利于积累活性氧、进一步激发寄主的抗性有关。此外,研究发现毒素在一定浓度下可作为抗性的诱导因子,为深入研究抗性机制和防病手段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玉米茎腐病菌致病因子对玉米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茎腐病菌(Fusariumgramimearum和Pythumaphanidermatum)在玉米活体内和活体外均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明显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分离出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进行致病性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壁降解酶能降解玉米根细胞壁,毒素能损伤玉米胚根细胞膜及亚细胞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63.
利用同功酶电泳技术对采自国内的23个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株进行可溶性蛋白以及SOD、ETS、PPO、MDH、PO等酶系分析,发现不同菌株间存在差异;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连锁距离0.36上将所有菌株聚合在一起,初步分成7个组,与病菌致病性分组有些一致,有些相近,但也有些不同或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64.
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适宜的产酶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固态发酵培养基、接种量、料水比、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稻草粉:麦麸为9:1(质量比),料水比1:1(质量比),硫酸铵1%,Tween-20 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7.5%,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96 h,pH自然;该突变株的FPA酶活和CMC酶活分别达6.097,8.123 IU/g.  相似文献   
65.
为明确葡聚六糖诱导黄瓜后对钙信使的影响,以黄瓜叶片为试材,测定葡聚六糖诱导后黄瓜细胞内Ca2+含量及Ca2+-ATPase活性变化,同时用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对钙调素(Calmodulim,CaM)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聚六糖诱导后黄瓜可溶性钙含量在12 h即达到高峰值,全钙含量在24 h达到高峰值,144 h不溶性钙达到峰值,Ca2+-ATPase活性在48 h达到最高峰。电镜下观察到在黄瓜的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细胞间隙、线粒体、细胞壁都有CaM分布,以叶绿体和细胞壁较多,清水对照在叶绿体和细胞壁有较少分布。葡聚六糖激活钙信使系统,可能参与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植物抗病性。  相似文献   
66.
纤维胃镜作为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手段已被广泛推广。我校某临床医学院在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对11460例申请行纤维胃镜(日本产GIFXO20型)检查者进行了纤维胃镜诊断检查。现将其临床诊断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猕猴桃“特选-815”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华猕猴桃新品系。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对照,对二者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对果实采后室温下贮藏的软果率、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至开花期,“特选-815”的物候期比“海沃德”早3~6d,短果枝比例占50%,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生育期180d左右,盛果期产量可达42000kg/hm^2,果肉绿黄、风味甜酸、含酸量较低;室温贮藏条件下,前期“特选-815”果实软化较慢,30d后明显快于“海沃德”;贮藏10d内,“特选-815”果实失重率较低,之后失重率比“海沃德”增大;贮藏45d后,“特选-815”好果率高于“海沃德”。说明中华猕猴桃新品系“特选-815”综合经济性状优于海沃德,在猕猴桃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8.
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Daniels)引起的世界性病害,近年来中国北方玉米发生较为严重。关于该病菌是否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国内始终未见深人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RAPD技术,从DNA分子水平来研究玉米灰斑病菌群体内遗传变异的情况,为深入研究病菌致病性分化的机理和病菌一寄主互作的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9.
黄瓜杂交二代抗黄瓜白粉病的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组分离法建立F2代抗感池, 利用2-DE差异显示和质谱分析研究了抗病池和感病池的差异蛋白质组。抗感池经双向电泳检测到近500个蛋白点, 质谱分析鉴定出9种抗感池表达差异蛋白点,分别为抗病基因蛋白( SSP3110) , 14-3-3脑蛋白家族蛋白( SSP1411) , 粪卟啉原氧化酶Ⅲ ( SSP5513) , 碳酸酐酶( SSP5412 ) , α - 半乳糖苷酶( SSP5710 ) , 推定的蛋白( SSP6002 ) , 17.8 kDa 的热激蛋白( SSP0710) , 假想蛋白( SSP3111) , ( S) - 2 - 羟酸氧化酶( SSP4610) 。其中有3种蛋白的性质及生物学功能未知, 其余6种蛋白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病反应及信号转导等有密切关系。这些蛋白都可能是与抗性有关或与发育相关的蛋白网络中的一部分, 它们在黄瓜抗病反应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玉米几种重要病害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玉米镰孢菌和黄曲霉穗腐病、腐霉菌苗期病害抗性相关蛋白, 以及在我国曾严重发生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致病性相关蛋白质组和寄主抗性相关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深入研究玉米-病原菌互作的优势和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