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8篇
  57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挖掘新的抗病资源、鉴定和利用抗病基因是防治稻瘟病最为经济有效的策略。因此,挖掘新的抗病资源以改良水稻品种的抗病持久性,是当前稻瘟病抗病育种的当务之急。空间诱变育种在创造优异新种质、诱导新的基因资源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上已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是农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是未来作物育种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空间诱变手段可对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进行有效改良,且已育成多个抗稻瘟病优良品种。本文对近20多年来水稻空间诱变抗稻瘟病育种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如空间诱变水稻稻瘟病抗性变异特点、空间诱变抗稻瘟病育种成果以及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变异机理等,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空间诱变变异机理和开展水稻空间诱变抗病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2.
非常规饲料原料饲喂肉牛育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全混合日粮中添加苹果渣、玉米纤维及玉米酒精糟三种非常规饲料原料对育肥肉牛采食量、增重效果、产肉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455±10)kg、健康年龄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品种育肥牛1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7头,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未添加非常规饲料原料和添加非常规饲料原料的饲料。[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肌分别提高了1.1%、2.1%、2.1%、3.3 cm2。出售活牛试验组头均盈利比对照组多出205.2元、牛副产品头均盈利值多出586.8元。[结论]表明在肉牛育肥中,应用推广苹果渣、玉米酒精糟及玉米纤维等非常规饲料原料,具有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饲养成本等优点,能进一步提高肉牛的增重速度与产肉性能,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3.
准确预测福州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今后海峡西岸经济带建设具有举足重轻的意义。本文以福州市1994~2008年第三产业值为基础,采用MATLAB7.0建立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1994~2003年的第三产业值作为训练样本,2004~2008年的第三产业值作为测试样本,并计算误差。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较快,预测精度较高,对时间序列第三产业值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4.
分析了当前的档案工作情况,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档案进行分析,使档案能够更加充分得到运用。以某高校档案工作作为实证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数理统计在档案挖掘中的作用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5.
HRM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RM(high resolution melting,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基于监测双链DNA升温变性解链的熔解曲线,是新发展起的一种基因突变扫描及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鉴定技术。由于在灵敏度和准确性上具有突出的优点,HRM近几年来在突变扫描、基因分型、DNA甲基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HRM的原理及特点,同时结合HRM分析植物群体的实例,对HRM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6.
土壤可蚀性是土壤侵蚀内动力因素,反映土壤对外营力作用的敏感性,但其定量化计算普遍存在参数复杂、计算过程繁琐的问题。为寻找近似计算K值的途径,分别使用沉降法及丘林法对武夷山市丘陵地区32组茶园红壤机械组成与有机质进行测定,对比M层(耕作层)、N层(非耕作层)机械组成差异,以EPIC方程计算茶园红壤K值并分析变化规律,建立了并优化单个粒径数据与K值的近似方程。结果发现:(1)丘陵茶园红壤以砂粒及黏粒为主,M层pH值更低,N层K值高于M层,更易被侵蚀;(2)砂粒与K值有强负相关关系,粉粒与黏粒与K值有强正相关关系,有机碳与K值相关关系弱;(3)通过线性、幂函数、二次多项式拟合形式,砂粒、粉粒与K值可建立拟合效果良好的近似方程,二次多项式对砂粒拟合效果较好,幂函数对粉粒拟合效果较好,黏粒拟合效果差。将两种方程联立,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予权重,并通过平均绝对偏差多次迭代修正的方法,可降低拟合误差。  相似文献   
187.
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溪河小流域属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小流域,研究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流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S”技术,应用FRAGSTATS 3.3软件,分别从斑块类型水平及景观水平,对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流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耕地、园地等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大的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较高,但无明显破碎化现象,流域景观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88.
薄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楝科植物中三萜皂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楝科植物中总三萜皂苷含量。[方法]研究了展开剂组成,显色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等进行了探讨。[结果]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乙酸乙酯:甲酸:水=251:1:,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为: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60℃反应15 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0~200μg/ml,相关系数r=0.998 5。香椿老叶中三萜皂苷含量为(17.50±1.26)mg/g,香椿籽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2.40±0.95)mg/g,香椿树皮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2.90±2.03)mg/g,川楝树皮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6.30±0.59)mg/g,川楝子中三萜皂苷含量为(26.00±1.14)mg/g。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0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楝科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9.
芒萁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先锋植物,但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作用尚未明晰。以南方红壤区典型流域朱溪流域为研究区,选择4个不同水土流失治理年限样地和2个对照样地以形成水土流失治理序列。通过调查、测定芒萁生长环境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析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水土流失不同治理年限的变化,揭示其在芒萁抵抗环境胁迫时的表现方式。结果表明:沿治理序列,土壤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趋于增加且总体上未治理对照地最低,植被郁闭度增加且总体上治理36年样地和风水林对照地相对较高,而芒萁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上述数值在未治理对照地与治理6年样地和治理12年样地均无显著差异,治理36年样地和风水林对照地相对较高。综上,水土流失治理初期土壤养分未对芒萁产生严重胁迫,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改善叶绿素比例结构是芒萁抵御水土流失治理后期遮阴胁迫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0.
为揭示冻融作用对坡面土壤水蚀的影响,探究春季解冻期坡面土壤的水蚀动力参数动态响应时空演化过程,采用2个坡度(10°,15°)、4个流量(4.5,6.5,8.5,10.5L/min)和4个起始解冻深度(2,5,10,15cm),进行野外径流冲刷试验,系统地分析冻融坡面水蚀动力参数雷诺数、弗劳德数、流速、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在不同起始解冻深度、不同流量和不同坡度条件下的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冻融坡面水蚀动力参数雷诺数、流速、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随流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与单位水流功率随坡度增加而增大;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随起始解冻深度的加深而增大;雷诺数、弗劳德数、流速和单位水流功率随起始解冻深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其起始解冻深度为5cm时,水蚀动力参数随时间变化最为剧烈;建立了冻融坡面水蚀动力参数雷诺数(R~2=0.728)、水流剪切力(R~2=0.644)、水流功率(R~2=0.721)、流速(R~2=0.533)和单位水流功率(R~2=0.553)的幂函数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