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广东八宝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研究了广东八宝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26个群丛的物种多样性,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八宝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2.02~4.43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1~0.96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6~0.24之间。八宝山的低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相近,其值为3.22~4.43。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生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桉树黄化病病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黄化病是一种黄化型病害,通过其病株组织的超薄切片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在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发现有类菌原体。类菌原体为多态形,园形或椭园形,大小直径为92~640毫微米,单位膜厚度为10毫微米。这是在国内外首次在桉树病害上发现类菌原体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群落内,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调查面积共7200m^2),以不同林层作为一维资源位,以个体多度作为计测指标,计测了广东松群落中10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显示,在考虑资源利用率和不考虑资源利用率2种情况下,所得出的生态位宽度值不同,2种情况下优势种群排列顺序有很大差异.结合重要值分析结果,认为在考虑资源利用率情况下所计测的生态位宽度值更具有合理性.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大部分较高,各优势种之间能相互适应与互补,整个群落处于稳定状态.广东松与其他优势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一方面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在不考虑资源利用率情况下其生态位宽度值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植被景观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白云山风景区的植被景观划分为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疏林草地,果园5大类型。分析了各种植被景观类型的生态特征。其中,常绿阔叶林的斑块类型丰富。面积差异较小,景观多样性最高,认为应该加强对白云山风景区的生态景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我们发现类菌原体存在于杉树黄化丛枝病树的嫩枝及叶片的薄壁细胞里。这些类菌原体的直径为85—250毫微米,单位膜厚度为7.5毫微米。 相似文献
17.
北江流域14种乡土阔叶树种苗期生长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北江流域9个于2002年播种、5个于2003年播种的乡土阔叶树种的出苗率、苗期高生长及地径生长做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mum及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tonkinensis的出苗率较低之外,其他12种的出苗率均≥60%.出苗率≥90%的包括闽楠Phoebebournei、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hongkong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及岭南山茉莉Melliodendronbiaristatumvar.parviflorum.5个2003年播种的树种均有旺盛的高生长,尤其是山乌桕Sapiumdiscolor、苦楝Meliaazedarach和南酸枣,其高生长即使与2002年播种的树种相比都处于优势或同等优势地位.2002年播种的树种普遍比2003年播种的地径大.2002年和2003年播种的树种中,地径生长迅速的分别是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及山乌桕、苦楝、南酸枣.除了珊瑚树、苦楝及南酸枣等3个树种之外,14个树种中的其余树种的苗期高生长与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 001). 相似文献
18.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1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NMMDS)进行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按照海拔从低到高组合,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分为3种森林群落类型,聚类结果基本反映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2)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排序进一步验证了海拔是影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3)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与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并进行群落分析,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桐科及五列木科等;群落的优势种亦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并多数隶属于这些优势科。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划分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丛。整个保护区包括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崖壁矮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灌丛草坡、亚热带草坡8种植被类型;其中森林植被部分依外貌和优势种又划分为23种群丛。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中,具有与独特的地貌类型相适应的特点,有着重大的保护、科研和自然遗产价值,如崖壁矮林,对于研究植物群落的发生和形成以及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