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100篇
  60篇
综合类   607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318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摸清广东东江流域村镇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对惠州、河源和增城地区46个村镇的饮用水模式及水质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村镇饮用水水质较差,水质状况堪忧,井水和山泉水是村镇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且不具备相应的水质净化设施,水源地周边环境相对较差。水质分析结果显示,80%以上的水样pH偏低、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两项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部分村镇饮用水中铁、锰和砷含量超标,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而井水硝酸盐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附近农田氮肥的淋失。  相似文献   
62.
曾辉  陈勇  杜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16-15419
对澜沧江中下游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枢纽区和库区内篦齿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篦齿苏铁在澜沧江干流的两岸分布不均匀,右岸占48.37%,左岸占4.26%,支流占46.37%;主要生长在落叶季雨林下,以半阴半阳坡较多,占总株数401株的47.85%。调查区域内篦齿苏铁种群密度很低,平均约1株/hm2。由于人为采挖严重,导致其种群大小级结构不完整,成年个体较少,缺乏Ⅲ级个体,以Ⅰ级、Ⅱ级幼小个体较多,占32.21%。种群内开花结实植株少,仅发现5株开花,2株结实,但其单株自然结实率较高。目前该种群面临的威胁有:人为采挖;人类生产和建设活动使其生境丧失及生境退化严重;啮齿动物的啃食。使该区域苏铁种群密度急剧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各种人为干扰,而非自然因素。指出应加大对篦齿苏铁野生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力度,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并开展人工繁殖、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3.
选取4只2岁龄、体重约50kg、装置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采取4×4拉丁方设计,在粗料型和精料型日粮条件下给绵羊添喂气溶胶OT(0,0.4,0.8,4.0g/kg日粮),以研究不同剂量气溶胶OT对绵羊采食、瘤胃原虫和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喂气溶胶OT 0.4,0.8,4.0g/kg日粮,在粗料型日粮条件下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13.2%(P0.01),30.7%(P0.01)和-5.3%(P0.01),瘤胃原虫数量分别减少33.9%(P0.01),54.2%(P0.01)和86.3%(P0.01),细菌总数分别增加33.6%(P0.01),46.9%(P0.01)和-23.5%(P0.01);在精料型日粮条件下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7.1%(P0.01),16.3%(P0.01)和-5.6%(P0.01),瘤胃原虫数量分别减少30.1%(P0.01),56.2%(P0.01)和89.0%(P0.01),细菌总数分别增加44.7%(P0.01),59.4%(P0.01)和-19.8%(P0.01)。本研究表明,添喂适量的气溶胶OT可以同时减少绵羊瘤胃原虫数量和增加细菌总数,提高绵羊采食量。  相似文献   
64.
在水槽内观测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与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对两种不同结构PVC材料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对模型礁的集鱼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槽内无论有礁还是无礁,两种鱼均喜欢栖息在水槽两端的角落或侧壁,在水槽的Ⅰ区和Ⅱ区的平均出现率为20%左右;大泷六线鱼与许氏平鲉的对礁接近行动指数,在方形礁角形格底板试验B1组中分别为1.12和1.03,在十字礁角形格底板试验B2组中分别为1.16和1.05,大泷六线鱼高于许氏平鲉,两种鱼对十字礁的接近行动指数和平均出现率要略高于方形礁.  相似文献   
65.
模型礁对幼鲍、幼海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水温为(18±0.5)℃、盐度为34.3、pH为8.3的养殖条件下,通过观测试验水槽内幼鲍Haliotis和幼海胆Hem icentrotus pulcherrimus在无模型礁和有模型礁状况下的行为反应,探讨了适合幼鲍、幼海胆栖息的模型礁的结构与形状,并统计分析了4种不同结构的PVC模型礁对幼鲍、幼海胆的聚集率。结果表明:模型礁对水槽内幼鲍、幼海胆的分布均有影响,对幼鲍和幼海胆均有聚集作用,Ⅰ型和Ⅳ型模型礁对幼鲍的聚集效果较好,最高聚集率可达60%和53%;Ⅰ型模型礁对幼海胆的聚集效果较好,最高聚集率可达53%。  相似文献   
66.
绵羊BMP15和GDF9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性能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分别对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FecXG突变和FecXL突变、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外显子Ⅰ、外显子Ⅱ部分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绵羊多胎品系、肉用品系、体大品系、萨福克、无角陶赛特、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和德国肉用美利奴产羔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BMP15 FecXG突变,在该位点未发现多态性;(2)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BMP15 FecXL所在区域的多态性,在BMP15基因存在G1047A转换,但并不引起BMP15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该突变与FecXL(G962A)不同,是在BMP15中新发现的一个突变。G1047A突变对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的平均产羔数无显著影响;(3)在小尾寒羊等8个群体的GDF9外显子Ⅰ均未发现多态性;(4)在小尾寒羊等8个群体中发现存在G4突变,该突变对绵羊平均产羔数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上述2个基因的4个分析区域不宜用于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绵羊多羔性状的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67.
为观察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及其对水泥、PVC两种材质模型礁的聚集特性,在实验室中模拟光棘球海胆栖息海域底层的昼夜水流速度和光照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达到560 lx、水流速度达到20 cm/s(9:00)时,均匀分布的光棘球海胆有90%向模型礁附近区域移动;当光照强度和水流速度下降时,光棘球海胆向模型礁附近区域外移动;运动趋势明显的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3种状态下的平均移动速度分别为0.039、0.041、0.052 cm/s,3种状态下光棘球海胆顺、逆水流运动次数的比值依次为饥饿状态(1.63)饱食状态(1.18)饥饿再投喂状态(0.73),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光棘球海胆的活跃程度高于饱食和饥饿状态;鱼礁材质也影响光棘球海胆的聚集行为,光棘球海胆在饱食、饥饿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水泥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25%、17%、24%,对PVC模型礁的平均聚集率分别为16%、7%、12%,光棘球海胆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均为饱食状态饥饿再投喂状态饥饿状态。研究表明,光棘球海胆在饱食和饥饿再投喂状态下对两种模型礁的聚集效果较好,而水泥材质的模型礁比PVC材质的模型礁聚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β-1,3(4)-葡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地应用于饲料业、酿造业及纺织业.[方法]以来源于Paecilomyces sp.FLH30的葡聚糖酶基因为研究对象.据毕赤酵母GS115对密码子的简并性和偏爱性,对来源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β-1,3(4)-葡聚糖酶基因进行了优化,通过全基因技术合成了全长基因GLUnm并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9K-GLUnm,用SacI线性化重组质粒pHC9K-GLUnn,电击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结果]通过表型筛选,遗传霉素抗性筛选,经PCR鉴定表明,葡聚糖酶基因整合至酵母染色体DNA中.在试管中经甲醇诱导表达,并测定葡聚糖酶酶活性.在试管水平表达的酶活性是0.68 IU/mL,即可以认为在摇瓶表达水平的初始酶活性为0.68 IU/mL,将此菌株在摇瓶水平表达,酶活性在表达84h为最高,是11.26 IU/mL.[结论]重组β-1,3(4)-葡聚糖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pH 5.0 ~8.0,温度37~50℃的条件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游离铁精确预测模型,简单、快速、经济地预测土壤游离铁,有助于研究土壤发生和分类。【方法】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铁铝土、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等82个旱地土壤剖面的B层土壤,进行室内土壤化学分析、光谱测定,分析不同光谱变换后的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游离铁含量的相关性。基于特征波段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法建立土壤游离铁含量光谱预测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预测偏差(PRD)确定最优模型。【结果】土壤光谱曲线分别在457、800和900 nm波段附近有明显的游离铁吸收和反射峰特征;土壤游离铁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原始光谱经过微分变换后,游离铁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显著提高;基于400~580和760~1 300 nm特征波段和一阶微分光谱变换的SMLR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验证集的R2和RPD分别为0.85和2.62,RMSE为8.41 g·kg~(-1)。【结论】将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土壤游离铁含量高效快速地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广西旱地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游离铁含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可以很好地建立土壤游离铁含量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70.
口服福尔马林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群落和瘤胃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只1.5岁龄,体重约45kg,装置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研究两种日粮条件下口服福尔马林(0.9mL/kg日粮,干物质计)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料型日粮条件下,对照期和试验期绵羊自由采食量分别为(1188.9±168.3),(1520.3±245.1)g/d(P<0.01);瘤胃液原虫总数分别为(8.24×105±1.74×105),(5.75×105±0.64×105)CFU/mL(P<0.05);细菌总数分别为(127.20×109±13.40×109),(181.10×109±38.10×109)CFU/mL(P<0.05);总挥发脂肪酸分别为(78.60±3.50),(89.60±4.95)mmol/L(P<0.05);氨态氮浓度分别为(20.70±10.70),(16.10±8.84)mg/100mL(P<0.05);甲醛浓度分别为(23.00±1.80),(41.00±1.46)mg/L(P<0.01)。精料型日粮条件下,对照期和试验期绵羊自由采食量分别为(2037.1±299.3),(2160.5±437.6)g/d(P>0.05);瘤胃液原虫总数分别为(12.40×105±2.61×105),(5.63×105±1.87×105)CFU/mL(P<0.05);细菌总数分别为(120.70×109±25.20×109)CFU/mL,(196.30×109±78.90×109)CFU/mL(P<0.05);总挥发性酸分别为(112.90±5.78),(117.20±3.09)mmol/L(P>0.05);氨态氮浓度分别为(14.30±1.44),(14.3±2.05)mg/100mL(P>0.05);甲醛浓度分别为(23.33±1.38),(32.70±2.88)mg/L(P<0.05)。研究表明,绵羊口服福尔马林(0.9mL/kg日粮)后自由采食量增加,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但细菌总数增加(除大杆菌外);绵羊口服福尔马林后提高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降低氨态氮浓度的作用方面粗料型日粮强于精料型日粮;绵羊瘤胃中天然有甲醛存在,绵羊口服福尔马林后则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