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半巢式RT-PCR检测进口大豆中菜豆荚斑驳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在美国东部和南部的大豆产区广泛分布。该病毒能够造成3%~52%的产量损失并使大豆品质降低,目前我国未见其分布。针对进口大豆种子的植物病毒检测,本文建立了半巢式RT-PCR技术检测BPMV的方法。该方法采用Trizol快速提取大豆种子病毒总RNA,并根据BP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第一轮RT-PCR和第二轮半巢式PCR扩增,分别得到275 bp和196 bp大小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半巢式RT-PCR扩增产物的测序表明,该产物序列与BP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存在91%~95%的高度同源性。检测灵敏度比较研究显示,DAS-ELISA与RT-PCR的检测灵敏度相近,半巢式RT-PCR的检测灵敏度比这2种方法高出103倍以上。  相似文献   
52.
[目的]摸清宁波地区盆景线虫种类,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线虫防控。[方法]2005~2008年,对宁波市3家主要盆景出口企业及周边的29种主要出口盆景及盆栽植物的根际土壤、栽培介质和根组织进行线虫种类调查,共采集样品142份。[结果]分离并鉴定线虫12属,发现了剑线虫属(Xiphinema sp.)、长针属(Longidorus sp.)、短体属(Pratylenehus sp.)、毛刺属(Trichodorus sp.)和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 sp.)等检疫性线虫,未发现根结线虫属。提出了线虫防控措施。[结论]宁波盆景线虫种类较多,盆景出口前需要综合治理,以确保顺利出口。  相似文献   
53.
2007年11月19日,在对一批来自多哥的格木进行现场检疫时发现活体昆虫,经实验室鉴定为希氏长小蠹(Platypus hintzi Schaufuss)等多种昆虫.希氏长小蠹异名为Platypus dispar Schaufuss、Platypus penetralis Sampson,目前对该虫尚无中文文献报道,现将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以供口岸检疫参考.  相似文献   
54.
根据烟草环斑病毒(T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组RT-LAMP引物,利用实时浊度仪监测反应过程,初步建立了烟草环斑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与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RT-LAMP灵敏度与普通RT-PCR法相当,但检测时间明显缩短,1h即可完成反应.此外,体系中加入钙黄绿素,反应结束后,可通过裸眼观察荧光的有无来判断是否有扩增.对大豆种子中携带的烟草环斑病毒进行了RT-LAMP检测,裸眼判定与仪器监测结果一致.结果证明所建立的TRSV RT-LAMP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操作简单的特点,不需复杂仪器设备,适合于TRSV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烟草环斑病毒检测方法。根据TRSV外壳蛋白编码基因上的8个位点,共设计了6条引物,通过RT-LAMP扩增得到特征性的梯度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引物对TRSV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显示RT-LAMP比普通RT-PCR高10倍。通过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该方法只需在水浴锅中60℃等温扩增60 min,整个检测周期约1.5 h,结果采用SYBR green I染色显示,易于观察和判定。  相似文献   
56.
为评估线粒体COI基因作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DNA条形码的适用性,对收集的25个根结线虫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检测其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将测序获得的COI基因序列与Q-bank中下载的根结线虫COI基因序列共同进行比对分析,利用MEGA 6.0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进行"Barcoding Gap"检验以及构建NJ系统进化树作聚类分析,检验COI基因对根结线虫的物种识别能力。结果表明:线粒体COI基因扩增和测序成功率极高,扩增成功率达96%,测序成功率为100%。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26,远远超过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2的10倍,种内遗传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间隔区。系统发育分析显示,COI基因可有效分辨出本研究15种根结线虫中的10种,物种识别率约为67%。线粒体COI基因具有极高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较高的物种识别能力,且扩增片段长度适宜,符合物种鉴定DNA条形码基因的标准,可作为根结线虫候选条形码基因。  相似文献   
57.
2015年,宁波口岸从美国苜蓿草中分离到一种茎属线虫,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鳞球茎茎线虫,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牧草中截获该线虫。部分茎属线虫的核糖体28S和ITS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28S基因是茎属线虫合适的DNA条形码基因。  相似文献   
58.
[目的]筛选具有较好杀线虫效果的生物杀线虫剂。[方法]对根息患和线虫必克分别采取拌根和稀释100、300倍灌根浸泡盆景处理,阿维菌素乳液稀释500倍灌根浸泡盆景处理,比较这几种生物杀线虫剂对盆景植物携带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根息患和线虫必克对盆景根围的植物病原线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根息患和线虫必克稀释后浸泡盆景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拌根的作用效果,其中,以根息患稀释100倍的杀灭效果最佳,与阿维菌素稀释500倍相比,无论是杀线虫剂的药效作用,还是持效期方面,作用效果十分接近。[结论]根息患稀释100倍灌根浸泡盆景处理对盆景植物携带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9.
为明确从宁波空港口岸入境旅客携带苹果上截获的1株明孢盘菌属菌株60017的分类地位,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内转录间隔区(ITS)和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序列比对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对该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60017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呈乳白色,气生菌丝较少,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基于ITS和β-tubulin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60017和苹果牛眼果腐病菌Neofabraea kienholzii处于同一分支;菌株60017接种苹果后,在接种部位能引起褐腐症状,与原发病症状一致。结合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结果以及分子鉴定结果,最终将该菌株鉴定为苹果牛眼果腐病菌N. kienholzii。  相似文献   
60.
南部松齿小蠹主要分布于北美,后传入澳大利亚,中国目前无分布报道。2010年10月,宁波口岸从进境墨西哥集装箱内首次截获。本文对南部松齿小蠹及近似种的形态特征、分布和寄主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