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6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51.
陆琦 《广东园林》2019,41(2):96-100
地方庙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学,产生于唐代,贞观四年(630年)太宗诏各地学校中建孔子庙,因而产生了地方庙学建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皇帝宣布废除科举后,在全国推行新的教育制度,各地纷纷建起新式学堂,地方庙学才逐渐衰落。地方庙学分为府、州、县三级,一般位于其所相应的县、州、府官衙门所在的城中,其规模和标准也依次有所差别,通常府学孔庙比州学孔庙和县学孔庙的规模要大,建筑标准要高。府治所在的城中往往有府庙学和县庙学多座。  相似文献   
52.
我省及南方各地盛产广柑、桔子。柑桔加工及鲜食剩下的果皮一般用来提取芳香油等。提取芳香油后剩下的风干残渣,我们曾作了分析,含水分10.15~13.15%,灰分11.40~14.00%,粗蛋白5.14~5.55%,粗脂肪0.57~0.72%,粗纤维21.62~24.41%,浸出物45.32~47.97%,钙4.167~4.743%,磷0.070~0.094%。从中可知,营养成份很丰富。为了扩大食用菌培养料来源,我们从1982~1984年进行了柑桔皮残渣栽培平菇试验,生物学效率达80~100%。1985年在市郊设点进行生产性示范,  相似文献   
53.
顺德清晖园     
陆琦 《广东园林》2006,28(5):62-63
清晖园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清晖路23号。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府第花园,清乾隆年间,黄家衰落,庭园荒废,顺德人龙应时(字云麓)得中进士后购进该园。龙应时将宅园传于其子龙廷槐和龙廷梓,后来廷槐、廷梓分家,庭园的中间部分归龙廷槐,而左右两侧为龙廷梓所得。  相似文献   
54.
冯丰膑  陆琦 《广西农学报》2009,24(3):25-26,64
稻粒黑粉病在中9A制种中发病较为普遍。经过多年制种生产实践,发现罹病原因主要是亲本种子和土壤带病菌、柱头大和外露率高、母本花期偏早柱头外露时间长、扬花期间遇上阴雨天气、喷施“九二0”和施肥不当等,提出做好亲本种子杀菌处理及制种基地实行轮作、合理安排播期和调节扬花期、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健壮禾苗群体、科学喷施“九二0”改善穗层结构及药物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55.
陆琦 《广东园林》2009,31(1):73-74
林家花园即林本源宅园,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郊的板桥镇,宅园始建于同治年问,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又经林本源改筑增建。迄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完成。园林占地1.3公顷。属中型宅园,台湾省的名园之一。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此园逐渐荒废,1978年时由台北市政府出资进行全面修复。  相似文献   
56.
陆琦 《广东园林》2007,29(3):77-78
西塘位于汕头市澄海樟林镇塘西乡,是集住宅、书斋、庭园三者一体的庭园,原址为林泮别墅,于光绪年间为樟林南社洪植臣买得,亦称洪  相似文献   
57.
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翼飞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1):20-23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8.
广州海山仙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5):74-75
清道光年间,广州西郊荔枝湾曾建有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大型私人园林海山仙馆,又名潘园。园林之名“海山仙馆”,得于落成之日的对联“海上神山、仙人旧馆”的上、下联的首末四个字,其存世四十载。有诗赞曰“红藕花深画舫来,恍以仙馆即蓬莱”。  相似文献   
59.
文章对衡阳传统家训中的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进行探究,挖掘其在意家庭为单位对个人成长和塑造所具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