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物候期差异显著。在风景林规划中,巧用植物季相变化的自然美,有意识地营造各种季相特色的林木,使风景林锦上添花,从而提高其美学价值,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春天的森林植物景观较富于生机,植物的吐芽、展叶、开花等一系列物候变化,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春色景象。夏日的森林植物景观具有苍翠繁荫,欣欣向荣的特色。秋天的森林植物景观主要是体现在叶色上。南京栖霞山和北京香山都是以红叶著称的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22.
<正> 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关于:“林业的经营一定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遗愿,至今未能实现,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还与国内外林学界一度否定森林永续利用原理有关。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苏联和一些国家的林学界把森林永续利用与法正林学说当做“林业发展的特殊道路”、“简单再生产理论”和“平衡论”予以批判。进而否定林业的  相似文献   
23.
高效林业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了高效林业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认为 :森林资源的状况是衡量林业成效的基本尺度 ;生态指标的设定要考虑可操作性 ;经济指标的选择要兼顾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社会效益的评估不可忽视 ;要分别不同层次的评估对象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上述思路 ,分别为林业发展模式、林业经营模式、林木培育模式选择了可操作的指标 ,构成了高效林业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三高”林业、持续林业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将“三高”林业界定为我国的阶段性林业发展模式,持续林业则为世界林业发展的总原则和总目标,“三高”林业是持续林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同一时空阶段上两者有机结合的重要衔接点,即对“三高”林业模式实施的宏观调控。为我国“三高”林业模式具体实施的政策设计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
<正> 不断地调整积累和消耗之间的关系,把森林资源逐步导向符合经营目的的最优状态,这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传统的森林收获调整主要立足于基层经营单位。近年来,芬兰、挪威等国除基层的收获调整外,又开始实行国家级的森林平衡(Forest balance on  相似文献   
26.
法正林创始于德国,其原意为标准的森林(Normal wald)。我国书刊上所用“法正林”一词,引自日语,但不译而用,比较费解。为此,拟按德文原意,称之为“标准林”。标准林学说研究的对象是森林资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标准林学说可以为资本主义林业服务,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林业服务。森林永续利用原则是林业生产客观规律的要  相似文献   
27.
<正> 为了实现林业部提出的实现“四个转变”的战略任务,按照部资源司的部署,我们开展了集体林经营方案编制的试点和调查考察,对编案工作涉及的技术方法和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研究成果扼要介绍如下。一、集体林经理对象的确定所谓森林经理对象,就是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单位,这是编案工作中首先碰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森林美学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森林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介绍了森林美学创始人—德国沙列希的主要论点,根据当前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事业发展情况,论述研究森林美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近几年来,在林业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普遍开展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就其规模而言,堪称国内空前、世界罕见。50~60年代,我们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各主要林区编制了森林经营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未能实施。回顾这段历史,令人无比痛惜。目前,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社会  相似文献   
30.
高效林业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内外发展高效林业的实践,把高效林业模式归纳为三个层次,包括林业发展模式、林业经营模式、林木培育模式,论证了各类模式的性质、特点及其适用场合。将林业分类经营定位于林业发展模式,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