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21.
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在野外较难观察到,并且其种群数量较小。2012年5月,我们在广东北部的南雄县发现了一处海南鳽新的分布地。本文报道了该分布地海南鳽的繁殖行为。整个观察期从2012年5月4日持续至7月14日,是迄今为止在野外对海南鳽进行连续观察最长的一次。结果表明:繁殖期海南鳽亲鸟晚上飞离巢地,飞离时间的高峰出现在19:00–20:00;次日早晨返回巢地,归巢时间的高峰为04:30–05:30。亲鸟喂雏的时间多发生在05:00–5:30(占整个该类行为的26.5%),从10:00到16:00没有观察到亲鸟喂雏的行为。本文从繁殖行为结果解释了海南鳽多数情况下是在天黑前或者黎明前容易被观察到的原因。海南鳽从出雏到幼鸟离巢需要67天以上的时间,比多数鹭科鸟类的育雏时间长。研究结果弥补了以往海南鳽育雏时间长短不明确以及育雏行为资料不足的缺陷。  相似文献   
22.
ZC6P11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生物制剂ZC6P11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菜蛾1~2龄幼虫高峰期喷施1次ZC6P111000-8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以1000-4000倍液效果最佳,药后3~7d防效达到最高值,持续期可达7—11d;试验期间供试作物无药害现象产生,施药人员在施药过程中无不适感,药后无不良反应。因此,ZC6P11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替代药剂在生产上进一步示范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3.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f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分析了2种植物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种群的联合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乙醇提取物和现代苦楝油(Trilogy)的不同组合,对褐稻虱种群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但其联合作用效果与组分未成正比;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与现代苦楝油或3种以上组分的联合处理,可使褐稻虱成虫产卵量降低80%以上,对若虫毒杀效果达47.41%~57.10%,其联合作用最终可将褐稻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I)降到1.00以下,达到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4.
在惠州选取4 个桉树林区,对油桐尺蠖Buasra suppressaria 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不同高度层、不同方位,尺蠖幼虫数量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尺蠖数量分布最多的为中部,中部尺蠖幼虫占各层尺蠖总量平均达55.97%~65.34%,最高的可占尺蠖幼虫总数的67.74%;同时,在不同方位上,尺蠖种群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位,其次为东、西两方位,分别占幼虫总数的34.59%、22.56% 24.81%。因此,进行该虫监测与防控时,应合理利用尺蠖种群在不同方位与高度的分布差异,重点防范中部层与南方位枝条并重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25.
惠州市红火蚁疫情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惠州市公园、住宅区、公路两旁、农村弃耕地等区域草坪、隔离带的红火蚁发生疫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惠州市大部分区域已发生红火蚁危害,与深圳、东莞等市的接壤地带是主要发生区,新建绿化草地如公园、公路两旁、住宅区、工业园区等区域的绿化带是主要发生地;在市属范围内,惠城区有6个镇(街)、博罗县有11个镇、惠阳区有4个镇分别遭受不同程度的红火蚁危害,其中惠城区内45个诱测点中有4个点属中度危害区、6个点属严重危害区,而龙门县和惠东县没有发现红火蚁疫情.  相似文献   
26.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评价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Nila parvata lugens)的产卵驱避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后48h,大多数供试植物提取物(浓度均为10.0g/L)对褐飞虱均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其中山姜(Alpinia japonica)、长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championii)、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等8种乙醇提取物处理的稻株上未见产卵;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蒜(Alliumsativum)、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等9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的IIPC小于0.100;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马缨丹(Lantana camara)、蓖麻(Ricinus communis)等1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的效果达80%以上。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产卵驱避持续效果逐渐减弱,持续驱避作用时间为3d。此外,随着提取物使用剂量的提高,产卵驱避作用增强,具有产卵驱避作用的浓度为10.0g/L以上。  相似文献   
27.
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飞机草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549~0.6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效果,同时建立了干扰作用与使用次数、使用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Y=0.252 7-0.046 1X1-0.023 0X2。使用浓度与次数的不同组合,大多可将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I降至1.00以下,使用浓度对防治褐稻虱的干扰作用大于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28.
停止使用化学杀虫剂1年后,调查梅菜不同品种上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在矮脚白梗仔、三联种上发生2个世代,高峰期分别为11月中下旬与1月上中旬,其平均寄生率分别为20.83%与31.73%、16.71%与22.63%。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在矮脚白梗仔、三联种上发生1代,高峰期为11月20日,寄生率分别达28.75%、26.00%。将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合并,早中熟品种上寄生性天敌的作用比晚熟品种强。其中以矮脚白梗仔和大梗齐尾品种上的寄生作用最大,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Exclusiv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分别为2.634 1和2.355 0,即如果排除寄生性天敌,小菜蛾将分别增长2.634 1倍、2.355 0倍。晚熟品种矮脚黒叶仔、陂(B)种上寄生作用较强,EIPC分别为1.639 9和1.589 4。  相似文献   
29.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于2007年进?%加瑞农可湿性粉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幼果期、中果期、果实转熟期各喷施1次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与保果效果较好,采收期调查防效在80.00%以上,病果率低于3.00%.因此,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替代药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推荐浓度为600~800倍.  相似文献   
30.
5种杀虫剂对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稻褐飞虱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稻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70%艾美乐和10%吡虫啉对稻褐飞虱的防效最好,作用迅速,持效期长;药后15d对稻褐飞虱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均在90%以上,与20%叶蝉散、25%飞虱宝、40%毒死蜱的防效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对水稻生长和稻田蜘蛛均无不良影响,是生产上推荐使用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提倡将持效期长的艾美乐、吡虫啉与其他对褐飞虱成虫有杀灭作用的药剂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以达到既高效、又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