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2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18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27篇 |
农学 | 279篇 |
基础科学 | 486篇 |
204篇 | |
综合类 | 2632篇 |
农作物 | 382篇 |
水产渔业 | 311篇 |
畜牧兽医 | 1595篇 |
园艺 | 559篇 |
植物保护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28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44篇 |
2018年 | 172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278篇 |
2013年 | 200篇 |
2012年 | 268篇 |
2011年 | 267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295篇 |
2008年 | 323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70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296篇 |
2003年 | 295篇 |
2002年 | 324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163篇 |
1996年 | 172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39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26篇 |
1991年 | 104篇 |
1990年 | 95篇 |
1989年 | 89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9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入侵门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口服、皮下注射、损伤浸泡、非损伤浸泡四种途径,将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实验感染牛蛙,根据接种后15天期间牛蛙的临床表现、病变及死亡率证明牛蛙腐皮病致病菌是经伤口感染,表现为创伤感染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53.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10育性转换的温光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沙通过连续三年的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10的育性转换的温光效应。结果表明:ES-10为一个具有明显育性转换特征的生态雄性不育系,其雄性育性转换受光温两因子的作用,短日低温下表现不育,长日高温下表现可育,温度为其育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温度的敏感期为药隔期至花粉母细胞数分裂期,为期约10d。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瘤背石磺亲体在不同温度、盐度下受精卵的孵化及不同开口饵料、不同附着基对浮游幼虫的培育和附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亲体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各组成活率均超过95%;在(27±1)℃、不换水条件下,5、10、15、20、25、30的各盐度组中,以15、20盐度组的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6.4%、95.8%;在盐度15、不换水条件下,(24±1)(、27±1)、(30±1)、(33±1)℃温度组,受精卵产出后至孵化出膜的时间分别需319、297、2862、78 h;采用自制孵化框漂浮式孵化,孵化率高达98%;不同开口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金藻投喂组幼体成活率最高,为87.5%;不同附着基附着培养试验10 d后,悬浮球填料组的成活率最高,达90%,且个体整齐、生长速度快,而铺泥组为43%,不加附着基组仅38%。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59.
60.
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经消毒,水洗处理后放入玛瑙乳钵内研磨。研磨后的卵下混入适量消化液,在40℃恒温水浴消化30分钟即成为球虫子孢子粗提液。此粗提液经DE52纤维素层析柱过滤,用甘氨酸洗脱液冲洗,收集滤液经离心沉淀即得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