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9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切花瓶插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发育时期牡丹切花采后的瓶插生理特性以及保鲜液的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馏水(对照)瓶插牡丹切花,从露色期到盛开期随着开放级别的升高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相应缩短,保鲜液能够延长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提高最大花径和花枝鲜样质量;牡丹切花瓶插期间花枝吸水量和失水量持续下降,水分平衡值在瓶插1 d 达到最大,保鲜液能够改善花枝的水分状况,延迟水分平衡值趋于0 的时间,瓶插期水分平衡值降为零的时间与瓶插寿命呈显著的正相关。牡丹切花的适宜采收期为绽口期到初开期,保鲜液能够改善切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22.
 ‘洛浦早生’是从‘京亚’的芽变中选育出的葡萄新品种。该品种极早熟、大粒、质优。果实发育期45 d, 6月底7月初成熟。抗病性强, 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3.
将长日照、低温处理和施用乙烯利结合,可诱导普通小麦492品系及其与几个正常的品种、品系(“中国春”,Alpha,Bakaee,RN228,Hazera18,lakhish) 杂交的F_1、F_2的长期矮化的最大限度的显现。已经发现上述处理对诱导矮化基因最大限度的显现最为有效。多数杂种F_1对处理反应表现为中等矮化。与BarKaee或“中国春”的杂交后代表现正常。对F_2群体分离情况的分析表明,在多数品种与492品系间有一个显性或不完全显性基因的差别。较晚的春性小麦品种“中国春”与492品系间存在有两个隐性矮化基因的差异。早熟程度似乎与矮化基因数目有关。在矮化诱导条件下(即LDLT加乙烯利),对来自“中国春”的所有单体品系与492品系间杂交的F_2群体的单体分析表明:492品系的4B和5B染色体上均具有矮化主基因,且4B上的矮化基因较强。这些基因以加性方式起作用,同时,抑制矮化基因显现的修饰因子位于“中国春”的2A、2B染色体上。据观察:“中国春”单体3A×492和3D×492的F_2矮化现象减少,说明“中国春”3A、3D染色体上携带着微效矮化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24.
1-MCP对凯特杏果实采后糖酸组分与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1-MCP处理对凯特杏果实采后糖酸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熟期的凯特杏果实糖分以蔗糖含量最高,果糖含量最低;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苹果酸次之,属柠檬酸型.用1.0 μL/L 1-MCP处理可抑制杏果实采后可溶性糖的积累,其蔗糖、葡萄糖、果糖与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同时,1-MCP处理能显著地抑制杏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的减少,抑制贮藏末期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总酸量的下降与琥珀酸的升高.1-MCP处理改变杏果实采后糖酸代谢可能是提高果实贮藏品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花瓣糖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品种‘洛阳红’和‘胡红’为材料, 研究了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伴随花瓣的迅速生长展开, 总可溶性糖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己糖(葡萄糖和果糖) 含量显著增加, 盛开后己糖水平达到最高, 而蔗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己糖和蔗糖降解指数(SDI) 与花枝质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 花瓣酸性转化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 开花过程中活性逐渐升高, 开放后逐渐下降。经主成分回归分析, 可溶性糖的代谢依赖于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共同作用。结果提示, 牡丹花瓣中己糖的积累在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的保鲜效果。连续3a的保鲜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使适期采收的鲜杏果实保鲜期达12d,比对照延长5-7d,好果率平均达85%以上。认为杏果实简易贮藏保鲜技术是适合在豫西鲜食杏产区推广的一项高效实用技术,并制定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7.
构树果实经压榨制备原汁,分析了SOD、POD活性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构果原汁具有较高的SOD和POD活性,以及相对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外观色泽橙红色.为进一步把构果原汁制成营养保健品,发挥其药用价值,提供了某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8.
黄熟杏果与绿热杏果相比,组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都显著增加,H_2O_2的增幅大于O_2~-,H_2O_2积累与丙二醛(MDA)积累、叶绿素降解和花色素苷增加相一致.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稍有降低.讨论了H_2O_2积累在杏果实自然成熟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29.
葡萄极早熟新品种洛浦早生是京亚芽变。该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456 g,最大穗重1 060 g;果粒短椭圆形,平均粒重11.7 g,最大粒重16.0 g;果皮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厚,果肉软而多汁,风味酸甜,稍有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16.3%,在河南省洛阳地区果实6月底至7月初成熟,成熟期比京亚早20天左右。2004年7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30.
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乙烯及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牡丹在自然开花和衰老过程中乙烯和乙烷的产生,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显色后花径和花质量迅速增加,盛开达到最大值;乙烯和乙烷释放量有明显的跃变高峰,且乙烷高峰出现的早;SOD 活性在盛花后迅速下降,O-·2 产生速率和MDA 含量迅速上升。并且认为乙烯的大量产生和脂质过氧化的增加是牡丹花衰老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