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新型载体Z-N催化剂在减阻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型催化剂是新一代高效载体Z-N催化剂,与第一代Z-N催化剂相比,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等特点。以常见的α-烯烃单体为原料,N型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通过两步本体聚合法制备聚α-烯烃减阻剂,利用减阻剂室内评价环道考察不同因素对聚合产物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催化剂用量和主助催化剂比例都存在最佳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高分子量聚α-烯烃的形成,进而导致其减阻增输性能下降;外给电子体CMMS的加量增加,聚合产物的增输率先上升后下降,同样存在最佳用量;在0℃反应温度条件下的本体聚合产物增输率最大。采用新型高效载体催化剂制备的聚α-烯烃减阻剂对油品的增输率为48%,不但提高了聚合产物的减阻性能,而且降低了减阻剂生产中的催化剂成本。  相似文献   
22.
产纤维素酶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4种营养缺陷型产纤维素酶的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它们原生质体形成条件均以0.2mol.L^-1(pH5.8)磷酸缓冲液为好。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UV2-11和另一未定木霉(T.sp.)UV2-2以0.2mol.L^-1KCl的渗透稳定剂为好,菌丝菌龄分别为20,18-20h;康宁木霉(T.Toningii)UV2-15以0.6mol.L^-1NaCl的渗透稳定剂为好,菌丝菌龄均为16-20h,酶解时间均为2-3h。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以加入0.5%酵母膏和0.5%泛酸钙钙的改良Czapek培养基效果好,用0.7mol.L^-1KCl和NaCl作为渗透稳定剂。菌株原生质体的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3.
以鸡粪堆肥为材料,筛选高效除臭菌株并构建复合菌系,为鸡粪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具有除臭功能的菌种资源。首先,采用驯化富集法、平板稀释法、产气试验、除氨试验、除硫化氢试验以及纤维素降解试验筛选出鸡粪堆肥中的除臭菌;其次,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株;最后,通过拮抗试验构建除臭菌系。研究分离得到5株具有除臭功能的菌株,分属于芽孢杆菌属(MS03,Bacillus sp.)、贝莱斯芽孢杆菌(MS07,Bacillus velezensis)、耐寒短杆菌(MS11,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木糖葡萄球菌(MS42,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变异棒杆菌(MS82,Corynebacterium variabile)。复合菌系C2(MS03+MS07)和C4(MS03+MS82)的综合除臭率均高于60%,且明显高于单株菌株及其他复合菌系。研究表明,这两个由不同除臭菌组合而成的复合菌系在无害化处理鸡粪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含岩屑紫色土水分扩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色土中存在的岩屑显著影响土壤水分扩散。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 2 mm岩屑上而忽视了<2 mm岩屑的作用。因此,探讨>2 mm岩屑对紫色土水分扩散的影响基础上,明确<2 mm岩屑的作用对完善含岩屑紫色土水分扩散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盆地紫色页岩发育的暗棕紫泥土和泥岩发育的红棕紫泥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岩屑粒径(0.25~2,2~5,5~10 mm)和4种岩屑含量(0,30%,50%,70%),利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含岩屑土壤湿润锋变化特征、水分扩散率D(θ)和土壤含水率θ,并拟合D(θ)、Boltzmann参数λ与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暗棕紫泥土,岩屑粒径为2~5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岩屑粒径为0.25~2,5~10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逐渐增加。对于红棕紫泥土,岩屑粒径为2~5,5~10 mm,随岩屑含量增加,70%岩屑含量的土壤D(θ)明显大于其余3个岩屑含量的土壤,而30%岩屑含量和50%岩屑含量土壤之间的D(θ)无显著差异,且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岩屑粒径为0.25~2 mm时,土壤湿润锋前进速率和D(θ)随岩屑含量增加逐渐增加。因此,随岩屑含量提高,土壤水分扩散速率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泥岩发育的土壤水分扩散速率高于页岩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25.
浅谈蓝藻水华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虹漫  冷云 《内陆水产》2003,28(12):31-31
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水库,因水体富含P、N等营养元素,当N∶P比值达到15~20时,只要气温、光照、水文、气象等外部条件适宜,浮游生物(尤其是蓝藻)就会快速繁殖生长,甚至在水表聚合成数厘米厚的蓝绿色的藻浆,即水华(湖靛)。从本质上讲,水华是以蓝藻为载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结果。在蓝藻的光合器内有两类天然复合物: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和藻胆体,它们协同作用使蓝藻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并贮存于细胞中,这些能量被进一步用来将无机物合成为细胞内的各种有机成分。我国近年的调查显示:滇池、太湖和巢湖已出现因蓝藻过渡生长而…  相似文献   
26.
中性纤维素酶整理牛仔布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芽孢杆菌M01-ZL-110所产纤维素酶的酶系组成及酶学性质特点,将该菌株发酵所产纤维素酶酶液应用于牛仔布的整理工艺。以减量率为试验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加酶量、温度、整理时间及pH值等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由芽孢杆菌M01-ZL-110制备的中性纤维素酶对牛仔布酶洗整理的最佳条件为:30 m l的溶液体系中酶液加入量为20 m l,pH为6,温度为60℃,整理时间是60 m in,并且对牛仔布表面进行了酶洗前后扫描电镜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27.
黄曲条跳甲在广西南宁地区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南宁地区多个蔬菜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黄曲条跳甲在该地区的生活习性及其对当地主要蔬菜品种的为害情况,指出该地区近年来黄曲条跳甲为害逐年加重与防治不当、气候适宜、食料丰富及人们对该虫的认识不足有关。提出改进化学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重视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措施,避免化学药剂大量使用;抓好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技物配套服务体系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8.
浅谈水稻育苗调制剂的功效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育稀植是我国当前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但随之带来的秧田病害尤其是水稻立枯病日趋严重。为了防治立枯病,采用喷施敌克松、洒酸菜水、糠醛渣或在床面上浇浓硫酸等方法。这些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常因用量不易掌握而出现事故,且效果也不尽人意。育苗调制剂的研制成功,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9.
壳聚糖在作物栽培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本文针对其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0.
穴居东大荒     
难得今年春节能回一次家,亲人、朋友、同学几年未见了,甚是想念,所以便一一地拜访了。当然也去了东大荒,而这次仅仅是经过。那天的天气特别晴朗,没有一丝的风,在这个冬天来说是很可以的了。因为去林场回来的时候人太多,只有拖拉机才能坐得下,二舅这个小学校长便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