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奶牛生产中往往通过干奶期治疗消除乳房在上个泌乳期已存在的感染、预防产后新发感染。干奶期的治疗能使乳房有机会在下一个泌乳期到来之前修复受损的乳腺组织,降低产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本试验旨在比较三种不同成分的干奶药——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RC)、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NF)、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AB)的安全性、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效果和产后新发临床乳房炎预防效果、弃奶期以及经济效益,以期为临床干奶药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C的安全性较好;(2)三种干奶药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和细菌清除效果无显著差异;(3)AB预防产后新发感染效果最好;(4)NF弃奶期最短;(5)AB经济效益最好,对各项综合评分,RC为4分,AB为6分,NF为5分,因此在临床干奶期治疗中首选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提高新产牛产奶的商品率,可选用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干奶环境略差的牧场可考虑选用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  相似文献   
142.
挖掘臂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机理建模存在未建模动态及其参数辨识难的问题,采用由分段非线性模块、线性时不变动态模块及间隙非线性模块串联组成的Pseudo-Hammerstein-Wiener模型来描述挖掘臂电液伺服系统。利用关键变量分离原理将系统模型化解为最小二乘格式,再采用带中间变量估计的改进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辨识。实验表明,辨识所得Pseudo-Hammerstein-Wiener模型能很好地逼近实际系统,误差比Hammerstein及线性模型分别减少29%及68%。  相似文献   
143.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烯效唑对马铃薯原种生产干物质积累、养分分配的影响,探讨提高马铃薯群体控制方法和氮利用效率的措施。结果表明:①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干物质积累总量有较大的增长,增长了28.44%,叶片喷施烯效唑也增加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加了9.01%,小于施氮处理的增量。从各器官的分配来讲,施氮降低了干物质向块茎和根系的积累,而增加了向叶片、叶柄、主茎等营养器官的分配,而喷施烯效唑后,增加了干物质向块茎的积累,而降低了向叶片、叶柄、主茎和根系的分配。②氮、磷、钾三要素中,以钾的分配最多,氮的分配其次,磷的分配最少。施氮降低了块茎和叶片对磷的吸收,增加了对氮和钾的吸收。对主茎和根的影响中,施氮对氮、磷、钾吸收均有增加作用。叶面喷施烯效唑降低了根系中磷的含量和主茎中钾的含量,但是块茎、叶片中氮、磷、钾含量以及根系中的氮、钾含量,主茎中的氮、磷含量均出现增加。随着烯效唑喷施浓度的增加,块茎氮、磷、钾含量,根系氮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叶片氮、磷、钾含量,主茎氮、磷含量以及根系的氮、钾含量均呈现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开始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4.
应用ELISA和PCR方法对香蕉病样进行BBTV、CMV、BCV病原检测。结果表明,病样在ELISA反应中对BBTV和CMV表现为阳性,对BSV表现为阴性;而在PCR反应中,对上述3种病毒均表现为阳性。初步研究认为,该病可能是由BBTV和CMV 2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45.
纤维素酶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分解纤维的重要意义、纤维素酶底物及其复杂结构、纤维素酶作用机理、酶的分类、产酶生物种属的多样性,并对纤维素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首次产犊月龄(AFC)对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24个规模奶牛场2013—2020年1746985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依据.通过SAS 9.1应用GLM过程方差分析,影响因素考虑产犊场年季、AFC、胎次、体细胞评分、AFC与胎次间互作、泌乳天数效应,用wood模型对1~4胎AFC为20~27月...  相似文献   
147.
为分析娟姗牛泌乳曲线的特征及其305d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并重点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两品种泌乳曲线间的差异,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7年1月—2021年1月共1 721头娟姗牛和6 093头荷斯坦牛的日产奶量连续监测记录,利用Wood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根据曲线特征确定了高峰奶、高峰日、日产奶量变化速率、各泌乳阶段产奶总量等指标对泌乳曲线进行剖析。利用SAS 9.4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对娟姗牛305d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群体泌乳曲线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Wood模型对娟姗牛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泌乳曲线拟合度(R2)可达0.86;2)娟姗牛305d产奶量受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影响显著(P<0.05),较高胎次及春季产犊的娟姗牛305d产奶量更高;3)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曲线在高峰奶、高峰日及日产奶量变化速率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娟姗牛的高峰日较荷斯坦牛提前了39.84天,而高峰奶占总产奶量的比例较荷斯坦牛高0.036%,且娟姗牛的泌乳主要集中于泌乳前期(1~99d),在泌乳后期(200~305d)产奶量显...  相似文献   
148.
奶牛繁殖力是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繁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奶牛的繁殖水平。21天妊娠率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奶牛繁殖管理评估指标,目前已在国外奶业发达国家广泛使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奶牛场21天妊娠率相关指标及其规律为奶牛场的繁殖和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这对于指导奶牛生产实践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9.
丙酸镁对泌乳早期奶牛体况、泌乳性能和代谢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6头经产奶牛,根据泌乳期、上一泌乳期305 d产奶量和预产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和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丙酸镁50,100和150 g/d,研究丙酸镁对泌乳早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血液代谢参数和尿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丙酸镁对奶牛的采食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干物质率无显著影响,添加丙酸镁100和150 g/d对产乳量、饲料转化效率、体况及代谢参数有改善,该二处理组产奶量、饲料转化效率、体况评分、能量平衡、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游离脂肪酸和β-羟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酮浓度(除100 g/d组产后7 d测定值与50 g/d组无显著差异外)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 g/d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丙酸镁适宜添加量为100 g/d。  相似文献   
150.
为探究奶牛肛阴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AG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率的关系,并初步估计其遗传参数,本研究测定了2个规模化奶牛场595头荷斯坦牛泌乳母牛的AGD及其他常规体尺性状。利用SAS 9.2软件CORR、REG、GLM和LOGISTIC过程分别分析了AGD与其他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AGD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率的影响;利用DMU软件的DMUAI模块对AGD进行了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荷斯坦牛泌乳母牛AGD的均值为11.87±1.31 cm;AGD与奶牛胸围、体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胎次效应对AGD影响显著,随着胎次升高,AGD呈上升趋势;AGD对奶牛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但存在随AGD的增大,难产率逐渐下降,胎衣不下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AGD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遗传力为0.31±0.14,与产犊难易性和胎衣不下率均存在高度遗传相关,近似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03、-0.93±0.02。综上,本研究通过对奶牛AGD影响因素及遗传参数估计,为该性状的遗传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表明了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