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为探究蛋白质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过瘤胃脂肪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晋南阉牛,按照蛋白质需要量的85%、100%和115%设计3个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添加0、2.5%、5.0%和7.5%的亚麻油制作的钙皂作为过瘤胃脂肪,采用3×4两因素设计,共形成12组饲粮组合,测定瘤胃pH、氨态氮浓度(NH_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尿嘌呤衍生物(PD)的排出量。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水平对瘤胃pH均无显著影响。蛋白质水平对NH_3-N浓度影响显著,9组NH_3-N显著高于1、2、3、4和8组,10组显著高于3和8组;对丙酸和乙酸、丁酸、乙酸/丙酸及总酸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5组的乙酸浓度较1、2、3和4组显著提高,9、10和11组瘤胃液中的丙酸浓度较1和2组显著提高,12组较2组显著提高,10组的丁酸浓度显著高于7和8组,1和2组的乙酸/丙酸比值显著高于9、10和11组;对精补料养分有效降解率影响极显著,对秸秆有机物(O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10组精补料粗蛋白质(CP)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2、3、4、5、6、7和8组,1、9、11和12组显著高于4、5、6、7和8组;对玉米秸秆中ADF瘤胃有效降解率6、7和8组显著高于除5和12组之外的其余各组,5和12组显著高于除9和11组之外的其余各组;对尿囊素和尿嘌呤衍生物有显著影响,12组的尿囊素和尿嘌呤衍生物显著高于1和4组,11组尿酸显著高于其余组。综上,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具有显著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为饲养标准需要量前提下,过瘤胃脂肪适宜添加量为饲粮的5%。本研究结果为肉牛养殖中日粮过瘤胃脂肪添加量及蛋白质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2.
为探究采用全自动挤奶系统(Automatic Milking System,AMS)的牧场中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4月—2022年12月528头荷斯坦牛192 148条挤奶记录,数据集包含了每头奶牛每次挤奶各乳区的平均流量、峰值流量、电导率、日产奶量。利用SAS 9.2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胎次、泌乳阶段的变化对各乳区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获得了采用AMS的牧场中奶牛的平均流量(LF:1.16±0.36 kg/min、RF:1.19±0.36 kg/min、LR:1.19±0.36 kg/min、RR:1.16±0.36 kg/min)、峰值流量(LF:1.64±0.44 kg/min、RF:1.67±0.45 kg/min、LR:1.67±0.44 kg/min、RR:1.63±0.44 kg/min)、电导率(LF:4.21±0.33 ms/cm、RF:4.21±0.34 ms/cm、LR:4.21±0.34 ms/cm、RR:4.21±0.34 ms/cm)、日产奶量(LF:7.73±2.84 kg、RF:8.01±2.97 kg、...  相似文献   
133.
为探究奶牛血浆催乳素(Prolactin, PRL)浓度的群体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和生理阶段下的变化规律,估计牛血浆PRL浓度的遗传参数,探究PRL、PRLR和TRH基因多态性与血浆PRL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14和2017年对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的472头泌乳期荷斯坦牛进行血浆PRL浓度测定,共获得1 169条数据。首先,采用固定模型分析采样季节、胎次、挤奶前后和泌乳阶段对奶牛血浆PRL浓度的影响;然后,采用重复力动物模型估计血浆PRL浓度的遗传参数;此外,通过扫描PRL、PRLR和TRH基因的多态位点,对血浆PRL浓度进行基于多态位点和单倍型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泌乳期荷斯坦牛血浆PRL平均浓度为224.29 mIU/L,胎次、采样季节和泌乳阶段对血浆PRL浓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血浆PRL浓度随胎次和泌乳阶段的推移而逐渐升高,春季和夏季时奶牛血浆PRL浓度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2)血浆PRL浓度的遗传力为0.02,为低遗传力性状;3)PRL和PRLR基因基因中未发现与血浆PRL浓度显著相关的SNP位点,TRH基因的rs137596325、rs1...  相似文献   
134.
选用4头体重420 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异戊酸(0、0.02、0.04和0.06 g/kg体重)对瘤胃pH、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乙酸/丙酸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0.06 g/kg体重组显著降低瘤胃pH(P<0.05),饲喂后3~6 h 0.04 g/kg体重组和0.06 g/kg体重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2 g/kg体重组(P<0.05);0.04 g/kg体重组瘤胃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增加(P<0.05),乙酸/丙酸比例显著提高(P<0.05)。异戊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4 g/kg体重。  相似文献   
135.
旨在比较不同方法对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状的基因组预测效果,选择最佳的基因组预测方法及信息矩阵权重组合(τ和ω)用于实际育种。本研究利用北京地区33个牧场1998—2020年荷斯坦牛群繁殖记录,分析了3个重要繁殖性状:产犊至首次配种间隔(ICF)、青年牛配种次数(NSH)和成母牛配种次数(NSC)共98 483~197 764条表型数据。同时收集了8 718头母牛和3 477头公牛的基因芯片数据,根据具有芯片数据的牛群结构划分为公牛验证群和母牛验证群。随后,通过BLUPF90软件的AIREMLF90和BLUPF90模块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BLUP)和一步法(ssGBLUP)对3个性状进行基因组预测,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根据准确性和无偏性来评估。结果表明,3个繁殖性状均为低遗传力性状(0.03~0.08);ssGBLUP方法中,各性状信息矩阵的权重取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因组预测的效果;ICF、NSH和NSC在母牛验证群下的最佳权重取值分别为:τ=1.3和ω=0,τ=0.5和ω=0.4以及τ=0.5和ω=0;在公牛验证群下最优权重组合分别为:τ=1.5和ω=0,τ=1.3和ω=0.8以及τ=0.5和ω=0;基于最佳权重的ssGBLUP方法准确性较BLUP和GBLUP方法准确性分别提升了0.10~0.39和0.08~0.15,且无偏性最接近于1。综上,使用最佳权重组合的ssGBLUP时,各性状基因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和无偏性,建议作为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6.
为研究核黄素(RF)和包被RF(CRF)对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用9头瘤胃瘘管牛进行3×3拉丁方试验,对照组、RF组和CRF组分别添加0、0.06 g/kg的RF和CRF。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RF或CRF使牛日增重和养分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CRF组显著低于RF组(P<0.05)。添加RF或CRF,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菌群数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减少(P<0.05);RF组总VFA、瘤胃普雷沃氏菌和纤维分解菌数量显著高于CRF组(P<0.05)。添加RF或CRF牛的血液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RF浓度显著增加(P<0.05);CRF组总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RF浓度显著高于RF组(P<0.05)。说明RF或CRF均能提高公牛ADG和养分消化率;CRF对改善饲料效率和RF状态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7.
因运输应激引起的各类疾病是困扰肉牛养殖业发展的难题,不少牧场肉牛运输入场后的发病及死亡率较高,增重水平低,严重影响生产经济效益的发挥。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不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激会干扰动物正常生理机能,降低牛只免疫力,常会引发支原体为主继发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甚至全身病理性反应。病牛由于营养摄入不足而机体脂肪蛋白消耗增加导致极度消瘦。犊牛的生理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对应激因素尤为敏感。本文对犊牛运输应激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阐述,包括运输相关应激因素,以及评估运输应激的指标和方法,以期降低运输应激导致的不良影响,改善运输犊牛的健康和福利。  相似文献   
138.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和丙酸对西藏地区全株玉米全混合日粮(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和丙酸添加组3个处理。全混合日粮青贮45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并分别在有氧暴露第6、9和12天取样评定其有氧稳定性。每个处理组每个时间点开5个青贮窖即5个重复。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全混合日粮干物质含量适宜、乳酸菌数量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充足,因此对照组发酵品质良好,添加乳酸菌制剂进一步改善了发酵品质,虽然丙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乳酸发酵,但发酵品质仍属良好。在有氧暴露阶段,对照组和乳酸菌添加组乳酸含量持续下降,pH﹑氨态氮/总氮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上升(P0.05)。丙酸添加组乳酸含量前9d逐渐升高,之后显著下降(P0.05),pH基本趋于稳定,12d后降至3.75,酵母菌数目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综合全株玉米TMR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添加乳酸菌制剂改善了全株玉米TMR的发酵品质但没有提高其有氧稳定性,添加丙酸尽管一定程度抑制了乳酸发酵,但明显提高了发酵全混合日粮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9.
黑糯米成熟胚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婧  蒋杰  郭刚  赵德刚 《种子》2008,27(11)
对贵州惠水黑糯、黑糯141成熟胚愈伤组织培养及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步消毒可以减少外植体的污染率,在附加2,4-D 2 mg/L的NBD 1培养基中,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分别为93.84%、90.52%。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是分化前必不可少的过程,适当干燥处理及合适的激素配比能够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贵州惠水黑糯分化率为95.18%,黑糯141分化率为89.38%。2个黑糯米品种在附加NAA 0.5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均能正常生根。  相似文献   
140.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粒径大小对犊牛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25日龄左右的健康荷斯坦犊牛,按日龄、体重大小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12头,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相同配方的颗粒直径分别为4mm、6mm和8mm的开食料,试验预试期7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粒径4mm组犊牛的平均增重高于6mm和8mm组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