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植物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一类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在生长素的信号传导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它可与生长素响应元件特异结合,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表达.介绍了ARF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以及调控机制.植物ARF由3个结构域组成:氨基端的DNA结合结构域(DBD),中间结构域(MR)以及羟基末端的二聚结构域(CTD).中间结构域包括激活结构域(AD)和抑制结构域(RD).在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中,ARF主要通过与生长素响应元件结合,促进早期基因转录,从而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不同的ARF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都有特异表达,同时通过ARF突变体的研究表明:不同的ARF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这些功能特异性的产生,既可以来自在时间和空间表达上的不同,也可能是来自对目的基因启动子的亲和性差异.植物激素、外界环境因子和非编码区小RNA对ARF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2.
山核桃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系统概述了山核桃生物学特性、育种、栽培管理及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山核桃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3.
为了深入认识铁皮石斛对氮施加的适应及反馈能力,本试验采用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尿素[0(CK)、0.2%、0.6%、1.0%和1.5%]处理红杆铁皮石斛二年生幼苗,并于处理后的第5、第15、第30天进行取样,测定茎中氮、磷、多糖和淀粉含量,研究铁皮石斛在氮添加下茎中总氮、总磷及其化学计量比,以及茎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氮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铁皮石斛茎中总氮、总磷含量。当尿素浓度为0~0.6%时,处理30 d后的茎中总氮浓度明显下降,随着尿素浓度升高,茎中总氮浓度显著升高。茎中总磷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处理30 d后,施加低浓度的尿素(0.2%~0.6%)更有利于促进磷的吸收和积累,当尿素浓度为0.6%时,N:P比值降至最低,为3.17。尿素浓度为0.2%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0.2%浓度尿素处理下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最高,随着氮肥浓度的增加,可溶性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0.2%~0.6%浓度尿素处理有利于茎中淀粉的积累,同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保持较高水平。铁皮石斛中N:P比值的变化主要由总N含量变化决定,总N含量、叶绿素含量及N:P比值会影响可溶性多糖、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综上所述,施用0.2%浓度尿素不但促进了铁皮石斛碳代谢,积累了更多具有生理活性的碳水化合物,而且对于提高铁皮石斛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钛(Ti)是对植物生长有刺激和促进作用的有益元素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文章综述了植物在逆境胁迫下,外源Ti对其抗氧化系统、光合特性、激素效应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农林业中通过施加钛制剂提高植物抗逆性,减轻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杉木雄球花芽分化中前期核酸含量比雌球花芽和叶第高17%~33%,后期雄的下降而雌的上升。RNA/DNA前期为2~3,后期为5~6。初期花芽的蛋白质含量与叶茅相近,随后增加。花芽中有16种氨基酸,脯氨酸与花芽分化关系密切。雄球花芽发生赤霉酸(GA3)水平很高而脱落酸(ABA)很低。雌球花芽的GA3稍低于叶茅而ABA相近。开花时的雌球花ABA显著减少而雄球花ABA、引味乙酸(IAA)上升,GA3下降。花茅中玉米素(ZT)变化平稳,仅略高于叶芽。文章讨论了花茅分化与各类含氮物质及其内源激素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56.
雷竹保护地栽培林分退化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和东天目乡共44个样地调查表明:因母竹留养困难,实施覆盖栽培不当等原因,雷竹林分出现退化.表现为雷竹立竹结构失调,幼壮龄鞭和鞭上侧芽数量显著减少,烂鞭严重,产量持续下降.本文提出解决林分退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雷竹保护地栽培林分立竹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在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东天目乡调查的44个样地材料表明:竹林的平均立竹度为1.7万株·hm-2,变异系数为31.1%,各样地间立竹度变异极大;连续实施覆盖栽培时间越长,竹林开花越严重,覆盖3a或3a以上竹林高达11%的立竹开花。为使覆盖栽培竹林具有良好的竹林结构,保持雷竹的持续丰产,应采用2a覆盖1a休闲的方法留养母竹,覆盖年份少留养,休闲年份多留养,并使雷竹立竹度保持在1.65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58.
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综述了银杏雌雄株特性及性别鉴别方面的研究,将其概括为形态学、生理生化、细胞学、同工酶及化学药剂处理等几个方面,通过形态特征来鉴别银杏雌雄株性别,相对比较简单易行;生理生化指标在已知性别的成年植株之间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用化学药剂处理,结果也有区别,但上述方法均欠准确可靠,染色体形态特征是进行银杏雌雄性别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最直接的遗传学证据;用同工酶谱进行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定研究,同样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这2种方法要求较高,比较烦琐。特异蛋白质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鉴别植物雌雄株性别的新技术新方法,具有相对准确可靠的特点,在银杏雌雄株性别的鉴定上可以一试。参42。  相似文献   
59.
芒属5种观赏草的耐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芒属5种观赏草进行不同的遮荫处理,测定了株高、叶长和叶宽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合生理指标,并对其耐荫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遮荫对芒属5种观赏草的形态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种观赏草的耐荫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晨光芒>芒>五节芒>花叶芒>细叶芒。  相似文献   
60.
雷竹地下鞭笋芽分化过程中营养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雷竹竹鞭笋芽分化期(8月至翌年4月)用恒重法、伯川法和双缩脲法对雷竹竹鞭的含水量、糖类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幼龄鞭含水量依次高于壮龄鞭、老龄鞭,其中以8 ̄9月笋芽分化期含水最为丰富。蛋白南和碳水经合物等营养物质在8 ̄9月含量很低,而后逐渐升高,在笋期(3 ̄4月)下降至最低点。这种变化关系和竹鞭的发育及笋芽的分化消耗营养物质相关。营养分析表明,8 ̄9月做好肥水管理,以满足行鞭和笋芽分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