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9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超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每公顷施氮120kg、165kg、210kg 3种水平下,剑叶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汕优63高,这可能是两优培九、金两优36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每公顷施氮120-210kg的范围内,两优培九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金两优36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在公顷施氮165kg最高,增加到210kg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42.
昌优964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野败型不育系昌丰A与福恢964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米质较优、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省肥易种、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3.
陈双龙  郑旋  黄华康 《杂交水稻》2004,19(Z1):84-85
湖南的中熟杂交晚稻组合新香优80引入福建作早稻种植,表现米质优、高产、稳产、熟期较适中、适应性较广,200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4.
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可以创造“三系”光身杂交稻新的种质资源 ,以遗传改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复交选育、回交改良 ,系谱选择保持系、选育不育系的技术路线 ,我们率先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光香B、光香R,并选育出具有光身稻特性、中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配合力、国际水稻所品种的株叶型 ,即“三合一”的优质高产“三系”光身杂交早稻光香优德87和光叶与非光叶籼爪交“三系”超泰米优质早稻光香优菲7号、光香优D13等亮点组合。“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成功具有四大创新点 ,有望使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5.
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述了中国水稻和杂交水稻育种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提高制种产量所采取的不同技术策略。分析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构成的四大支柱,并针对制种产量构成特点,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策略与配套的化控调节技术路线。通过制种"五改",结合化控调节技术,夺取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的突破,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实现三系杂交稻大面积制种单产300 kg/667 m2、最高制种单产451.46 kg/667 m2的突破。介绍了现代杂交水稻规模化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6.
稻瘟病菌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Pyicularia grisea (Cbode) Sacc.]是水稻一种重要病害,该病菌存在较大的种群变异性,不同的生理小种适宜生长的培养条件有较大的差异。为明确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优势种群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不同生理小种稻瘟病菌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7.
水稻种子包衣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包衣处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成苗、秧苗素质、苗期病虫害防治,以及对抛栽后立苗速度、发根力、分蘖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包衣处理后,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有效防治苗期多种病虫害;移(抛)栽后发根力强、立苗速度快、分蘖早、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多,从而促进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8.
为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改善松木屑作为食用菌培养基质的性质,尤其是在降低松节油含量及植物毒性的研究,试验采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RM80和苏云芽孢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FJ26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松木屑,系统评估发酵前后松木屑中松节油含量、理化性质、营养成分、酶活性及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后松木屑中松节油含量明显降低,其中α-蒎烯减少至(1.67 ± 0.09) μg/g,降低80%,β-蒎烯未检出,降低100%,种子发芽指数提高至94.52%,木屑腐熟程度高,植物毒性低,食用菌菌丝萌发正常,生长速率快,说明发酵后的松杉木屑可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发酵初期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有机酸,pH值降低,随着有机酸挥发,含氮有机物产生,促使氨的形成,堆料pH值升高,基质中铵态氮含量上升。此外,整个发酵过程中半纤维素酶、中性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与松节油变化呈正相关性,以中性木聚糖酶贡献度最大,揭示松木屑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对半纤维素的利用较多,中性木聚糖酶活性对整个发酵进程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发酵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为松木屑的有效利用和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了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9.
对贵州思南县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采集的标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大型真菌244种,隶属2门、6纲、18目、50科、111属,其中子囊菌20种,担子菌224种。  相似文献   
50.
引进17个青饲玉米品种,试种结果显示,雅玉8号、中北406、中北410、中北412、星青02、精饲627六个品种生物产量比对照高出10%以上,可继续引进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