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5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围网养殖中华鳖(日本品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茅潭江大水面资源,用抗风浪金属围网开展中华鳖(日本品系)的仿生态养殖试验,建设围网面积2.3 hm2,平均放养中华鳖鳖种4500只/hm2,平均放养规格400g/只,3个多月后,平均起捕规格达到850 g/只,只均增重450 g,鳖的外观、体色、口味接近野生鳖,实现销售收入111.3万元,利润60.33万元,投入产出比1∶2.18.  相似文献   
52.
巴鱼是指规格在75~150克左右的晴纹东方鲀鱼种,巴鱼阶段因毒性较低,味道鲜美,深受江浙一带群众的喜爱,特别在每年春节到清明前后,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明显。但巴鱼养殖过程中较易出现大小不均、相互残杀现象,导致成活率不高,制约了其养殖的发展。笔者在养殖试验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就提高巴鱼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郑善坚 《科学养鱼》2003,(10):45-45
南美白对虾从放养开始到养成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出现对虾的游池现象,所谓游池现象,是指对虾在水表层出现缓游、漫游、群游等异常活动的一种现象。由于游池往往伴随着虾类的死亡,大多养殖者把它作为一种病害处理,使用了各种药物,但收效甚微。笔者经过对多起游池现象的观察诊治分析认为,游池现象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主要有病理、水环境不适以及营养等几个  相似文献   
54.
55.
暴发性虾病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3年中国对虾发生犬面积的暴发病以来,科技人员与养殖业者对该病的防治开展研究与试验,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封闭式养殖、鱼虾贝藻立体式混养等不同的养殖模式,加强苗种病害监测,开展SPF虾苗的培育.微生物制剂、免疫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56.
控温养鳖在我国方兴未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控温养鳖模式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首先是采用采光性好、造价低的双层塑料大棚取代原有封闭性暗温室,养殖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而近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无沙养殖,因其排污方便、水质易保持、劳动强度轻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困扰温室养殖多年的技术难题,又将成为取代有沙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无沙养殖目前尚有许多技术性问题没有很好地得以解决,有此养殖场,伤病现象增多,效果不理想。笔者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一种沙网结合的控温养鳖新模式,并经过了阶段性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  相似文献   
57.
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乐果(40 %乳油)和乙酰甲胺磷(40 %乳油)对合湖圆田螺(暂定种)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试验结果:乐果(40 %乳油)对合湖圆田螺48、72、96 h的LC50分别是2.291、1.168、0.2 mg·L-1,安全浓度SC为0.02 mg·L-1;乙酰甲胺磷(40 %乳油)对合湖圆田螺48、72、96 h的LC50分别是13.292、5.025、1.809 mg·L-1,安全浓度SC为0.181 mg·L-1。结果表明:乐果属高毒物质,乙酰甲胺磷属中等毒物质,在稻田养殖合湖圆田螺的过程中,应谨慎使用这两种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离并鉴定棘胸蛙歪头病病原。[方法]从患歪头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分别采用4种不同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抑菌圈研究该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除口服方式外,肌肉注射、皮肤损伤浸泡、皮肤不损伤浸泡感染途径均能使棘胸蛙发病并导致死亡,且对蛙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测序等方法鉴定致病菌为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和红霉素高度敏感,而对吡哌酸、链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青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不敏感。[结论]棘胸蛙歪头病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  相似文献   
59.
从患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中分离到BN1306菌株,经肌肉注射回健康棘胸蛙,复制出棘胸蛙白内障病的基本症状,并显示对棘胸蛙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该致病菌为布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braakii)。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诺氟沙星、链霉素、四环素、吡哌酸高度敏感,对氟哌酸、头孢哌酮、庆大霉素、青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60.
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暴发性虾病发生前后的水质及生物性指标进行测定, 指出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与藻相不稳定引起的水环境变化有关, 初步提出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