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正>在濒临海洋的岛屿环境中,雨水每天都会降临。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的环境使得树皮上生长大量浅色地衣,结果是华南区的植物树皮看起来比其他地方要白一些。30多年来,我在华南区做了大量植物考察工作我印象最深最美的地方,无疑就是广东第一岭的南岭山地、海南最高峰五指山,以及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一带的喀斯特地区。这些地方连绵不断的森林景观给  相似文献   
22.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常绿草本植物,是热带兰中的一个大家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形态优美,花似蝴蝶而得名.花色繁多,色彩艳丽,气质高雅,有些品种带清香,且花期长,可达4月之余;叶片相互交替排列,色深绿,极具观赏价值,在热带兰中有"兰花皇后"的美称.一般盆栽摆设家居,亦可切花作插花,或用其花朵做成胸花等.我国的不少地方,蝴蝶兰成为迎春花卉的首选.  相似文献   
23.
海南石灰岩植被的分布与保育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南石灰岩植被的分布、植被的基本特征和植被类型概况,初步给出6种主要植被类型和7种群系.最后对植被的保育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24.
深圳市南山区天然次生林区系共有种子植物247种,归78科184属。研究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区系优势科现象明显;大型属较少,主要为含1个种的小型属;中国特有种丰富,地区特有种贫乏。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以利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25.
我国石仙桃属植物的分布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前人的研究资料,概述了14种石仙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研究现状、药用和观赏价值,并提出栽培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6.
中国堇菜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我国堇菜属植物资源及观赏特性的调查,分析了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并针对堇菜属植物在我国园林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种类进行了园林用途评价。  相似文献   
27.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内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16属153种,属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分布类型为主;群落以红花荷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层间藤本丰富,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为总种数的67.97%。由于人为干扰因素,红花荷的种群呈衰退状态;群落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不相一致的趋势,以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28.
木兰科植物主要害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木兰科植物害虫42种,其中就8种主要害虫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9.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常绿草本植物,是热带兰中的一个大家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形态优美,花似蝴蝶而得名。花色繁多,色彩艳丽,气质高雅,有些品种带清香,且花期长,可达4月之余;叶片相互交替排列,色深绿,极具观赏价值,在热带兰中有“兰花皇后”的美称。一般盆栽摆设家居,亦可切花作插花,或用其花朵做成胸花等。我国的不少地方,蝴蝶兰成为迎春花卉的首选。  相似文献   
30.
伯乐树1年生幼苗的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然全光照的16.72%(s17)、24.51%(s25)、36.49%(s36)和100%(s100)及林地下14.02%(s14)等5种光照强度,比较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环境因子日变化、1年生幼苗成活率、生长量等指标,以期揭示幼苗对于夏季不同光照条件的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环境因子日变化显著不同,幼苗的成活率、形态和生理指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极度弱光下(s17)幼苗生长迟缓;而全光照环境(s100)和较强光照下(s36)易造成幼苗的死亡;仅适度遮荫(s25)适于幼苗的生长;林下栽培(s14)的相对光照强度虽然较弱,但其各种小气候因子均明显优于无林地的其它光照条件,幼苗成活率、水分利用和平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建议抚育幼苗时应采用适宜的遮荫处理,可选择在中等郁闭度的林下(自然遮荫)或在大田中采用夏季单层遮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