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1篇
  33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运用种群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研究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固沙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坝区固沙植被以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群丛为主,具有超旱生特征;泉山区固沙植被主要是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蒿-五星蒿(Bassia dasyphylla)群丛,以沙堆天然灌丛为主;湖区固沙植被以白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群丛为主,以湿生耐盐碱植物种为主。(2)坝区固沙植被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最高;泉山区固沙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3)坝区植物种总体上呈现显著正联结关系,泉山区和湖区植物种总体上呈现不显著负联结关系,种间联结性不强;坝区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植物种为沙拐枣,泉山区、湖区均为白刺。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固沙植被空间分异明显,未来区域植被管理应重视对乡土优势植物种的精准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732.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以垂直传播为主,被列为我国种禽场必须要实现净化的主要禽病之一,通过1日龄雏鸡胎粪检测淘汰等程序是实施AL净化的主要步骤之一。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是近年来在黄羽肉鸡群中流行的主要亚群。为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ALV-K的灵敏度差异,将ALV-K经卵黄囊接种感染SPF鸡胚后构建垂直感染模型,对1日龄雏鸡采集胎粪和抗凝血,接种DF-1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维持7 d收取细胞上清。收集胎粪以及胎粪和抗凝血的病毒分离细胞上清等样品构建样品盘,分别以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3家公司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确定样品盘利用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各检测技术检出结果一致;但不同方法的灵敏度有差异,其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灵敏度优势明显,可更好地判定ALV垂直传播状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评估不同检测技术灵敏度的良好模型,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检测技术用于AL净化的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33.
本研究从美人蕉属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产酸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一株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YBC psL;以香蕉为原料,将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YBC psL应用于香蕉饮料发酵,结果表明,当香蕉与水比例为1∶2、蜂蜜添加量为2.0%时,氨基酸、乳酸和黄酮的含量明显升高;当果葡糖浆添加量为10%时,产品酵素的黏度适当、酸甜适口,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4.
为探究牛坏死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本研究将牛坏死杆菌A25株以MOI 10感染RAW264.7细胞作为实验组,以未感染的RAW264.7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感染后1 h、2 h、4 h收集细胞,采用Ed U和MDC染色法观察细胞荧光,并计算各组细胞增殖率及细胞自噬小体的数量。Ed U染色法观察可见,各实验组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绿色荧光的量逐渐减少,对照细胞绿色荧光的量基本无变化,且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感染组细胞增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5);MDC染色法观察结果可见,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感染组细胞中的绿色荧光逐渐增强,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多(P<0.01)。上述结果表明,牛坏死杆菌感染RAW264.7细胞后抑制细胞的增殖,并且诱导该细胞发生自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中自噬基因Beclin-1和P62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及自噬蛋白LC3和P62的相对表达水平。RT-q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35.
为制备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研究根据HLJ/HRB/2016/11毒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进行基因扩增,并将目的基因在Bam HⅠ、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将其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终浓度为1 mmol·L-1的IPTG在16℃诱导16 h后,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显示,在约69 kda处出现目的条带,且该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将重组N蛋白经Ni柱纯化后,按每只BALB/c小鼠免疫50μg,三免后7 d采血分离血清,经间接ELSA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N蛋白可被特异性识别且效价可达到1∶12 800。研究制备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疫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36.
为分析CpG基序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DNA)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利用商品化的含有CpG DNA的重组质粒作为AIV-H9灭活抗原的免疫佐剂,经肌内注射1、7、21日龄的SPF鸡,通过检测鸡血清中HI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CpG DNA重组质粒对不同日龄SPF雏鸡首次免疫AIV-H9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7和21日龄SPF鸡首免后,CpG DNA免疫增强剂添加组的HI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添加组(P≤0.05),HI抗体峰值滴度升高了近2log2滴度,差异极显著(P≤0.01),且上升速度更快;CpG DNA免疫增强剂添加组,在21日龄免疫时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日龄和7日龄免疫组,表现为HI抗体上升速度更快,峰值更高,离散度更小;首免3周后,7日龄和21日龄SPF鸡CpG DNA免疫增强剂添加组的CD4、CD8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同日龄未添加组,且明显高于1日龄SPF鸡组(P≤0.01)。结果表明,CpG DNA 能显著增强鸡对AIV-H9灭活疫苗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可以作为高效的免疫增强剂,尤其在21日龄使用时免疫效果更好。本研究为CpG DNA重组质粒在禽流感疫苗上的联合应用以及研制新型复合佐剂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7.
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是石羊河下游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人工固沙林,具有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增加碳汇等生态功能。近年来,人工梭梭林的普遍退化严重威胁着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因此,及时摸清人工梭梭林的健康状况,对人工固沙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调查问卷),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人工梭梭林健康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野外调查数据,运用生态健康综合指数(HI),对人工梭梭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指数值在0.50~0.67之间,均值为0.617。造成人工梭梭林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群落结构不合理及生境因子的影响等,建议采取间伐、平茬以及围封等抚育管护措施来提高人工梭梭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8.
【目的】真菌在根际土壤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磷肥施用方法对甘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减少施肥可能对甘薯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方法】甘薯–小麦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位于江苏南京,始于2011年。2020年选择该定位试验中的3个处理:不施磷肥(N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肥配合(NPKM),在甘薯膨大期采集储藏根与纤维根根际土壤,测定化学性质,并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真菌群落相对丰度、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及其与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1)施肥处理改变了两类根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储藏根和纤维根的根际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NPKM>NPK>NK处理,有效磷(AP)含量表现为NPK>NPKM>NK (P<0.05),同一处理两类根际间只有有效磷含量差异显著;纤维根和储藏根的根际土壤pH均以NPKM处理最高,NPK处理最低且显著低于NK处理,NPKM处理的纤维根根际pH显著高于储藏根根际0.81个单位。2) 3个施肥处理两类根系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类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  相似文献   
739.
为了解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和淫羊藿苷对绒山羊精液冷冻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集6只2岁左右、体况良好的晋岚绒山羊精液,混合后分别加到50+0μmol/mL、50+90μmol/mL、50+50μmol/mL、90+50μmol/mL、0+50μmol/mL白藜芦醇和淫羊藿苷中进行冷冻,解冻后利用CASA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分别评估不同冷冻配方对精子活力、细胞结构完整性、抗氧化酶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0、50+90、90+50、50+0组解冻后精子活力、顶体完整率和质膜完整率高于50+50(P<0.05),但前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50+90组效果最好;精子解冻后各组间DNA完整性差异不显著;50+9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显著高于50+50组、90+50组和0+50组,而与50+0组差异不显著;50+90组的MDA含量显著低于50+50,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在冷冻-解冻过程中,50μmol/mL白藜芦醇+90μmol/mL淫羊藿可以有效提高精子解冻后活...  相似文献   
740.
【目的】J 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均可通过鸡胚垂直传播,且两者在鸡胚中的自然共感染已有报道,但两者经鸡胚共感染的致病性未有研究。建立 ALV-J 与 REV 垂直传播共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ALV-J 与 REV垂直传播共感染的致病作用及其对禽白血病净化检测的影响,以期为推动多病原协同净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鸡胚接种方式构建分别携带 ALV-J、REV 及两者共感染的雏鸡感染模型,通过孵化率、死亡率、体重、胎粪 ALV-p27 抗原检出率、病毒血症阳性率等指标分析 REV 与 ALV-J 在垂直传播中共感染的致病性。【结果】ALV-J+REV 共感染组鸡胚孵化率为 65.71%,低于单感染组和空白组(CK);共感染组死亡率高于单感染组和CK。7 日龄时 CK、ALV-J 组、REV 组、ALV-J+REV 组雏鸡平均体重分别为 59.25、50.83、49.67、43.78 g,共感染加重了对雏鸡生长的抑制。ALV 血浆病毒分离结果显示,ALV-J 组、ALV-J+REV 组阳性率在各日龄均为100%,CK 均为 0%。采集肛拭子检测 ALV-p27 抗原结果显示,ALV-J+REV 组雏鸡阳性率在 1、3、7、14 日龄分别为 91.30%、94.12%、90.90% 和 100%,肛拭子的 ALV-J p27 阳性检出率低于血浆病毒分离。比较免疫器官发育指数结果显示,ALV-J 和 REV 单感染均导致雏鸡免疫器官萎缩,共感染加重免疫器官萎缩程度。免疫器官病毒载量显示,REV 与 ALV-J 共感染促进了 ALV-J 在免疫器官中的增殖,同时 ALV-J 也促进了 REV 在免疫器官中的增殖。【结论】相对于 ALV-J 和 REV 单感染,两者共感染降低了鸡胚孵化率、增加了雏鸡死亡率、增强了对雏鸡生长的抑制作用,对诱导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萎缩的影响更加显著,且两者在共感染过程中对彼此复制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