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林业   43篇
  5篇
综合类   7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树轮年代学方法评估吐蕃时期人类对森林的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树轮年代学研究方法定量分析都兰香加乡莫克里一号墓用材量,并结合现代树木直径与树冠面积的关系以及森林蓄积量评估古代人类对森林的破坏。结果表明:在吐蕃时期,仅柴达木盆地都兰县建造古墓就消耗22 500 m~3木材,造成森林环境的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92.
为了认识零星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天然沙地油松林的林分结构,以便于更好地保护该防风固沙林,于2008年在浑善达克沙地东部建立了面积为4hm2的永久样地。对胸径1cm以上的每株树木进行了定位监测。样地内共监测到不分支的个体数7363株,树种组成较单一,仅10个树种。个体数、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频度和重要值结果显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山杏(Prunus armeniaca)占有绝对优势。用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对该林分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油松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44,优势树种油松和山杏的混交度低于平均混交度水平;绝大部分树种的大小比数在中庸状态左右波动,说明树种在垂直方向上分化不明显;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平均角尺度和9个树种的平均角尺度都大于0.517,说明林分整体和绝大部分树种都呈聚集分布的格局。这种空间结构特点可能与山丘沙地的微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93.
于2014年生长季(5-9月)对设置在天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样地内的272个草本样方(1 m×1 m)进行物种及其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土壤因子进行调查,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Gleason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Pielou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天然阔叶红松林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生长期动态,并采用冗余分析方法(RDA)探讨了土壤因子对草本层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共有91种,隶属于34科80属,以毛茛科Ranunculaceae和百合科Liliaceae的物种数最多,物种单科单属、单属单种现象很明显,其中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0%以上,在样地内占有绝对优势。②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月季变化较明显,物种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月季变化趋势一致,在6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727,0.924和3.093,9月取得最低值;Pielou指数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7月达到最大,9月最小。生态优势度指数从5月到9月逐月递增,表明草本植物在7月物种分配最为均匀,9月优势种最为突出。③冗余分析(RDA)排序图第1轴主要反映了土壤全钾质量分数与土壤pH值的变化趋势,RDA第2轴主要反映的是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表明这些因子对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向前选择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 permutation test)检验分析也发现其中具有显著性影响作用的是土壤全钾质量分数和pH值(P=0.002)。  相似文献   
94.
树木年轮学方法在交叉学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火灾史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采用大样本的交叉定年方法和根据早、晚材受灼烧伤程度的差异,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季节2个方面。首先树木年轮学提高了定年的准确性,使人能够深入了解火灾的范围和危害程度(Barrett et al.,1988;Romme et al.,1989;Bergeron,1991);其次,树轮资料提供的长时间干扰信息,有助于解决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Cook et  相似文献   
95.
基于集对分析的多属性决策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集对分析方法引入多属性决策中,给出了一种多属性决策的确定性综合排序及其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排序稳定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点格局分析中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要求生境背景必须同质,但复层异龄天然林中生境因子多呈异质性分布,不可避免地会对点格局研究带来影响。本研究尝试通过生境划分的方法,将异质性样地划分为2个亚区(每个亚区内部生境相对同质),并通过标记点格局分析探讨不同生境亚区中林木个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旨在为森林经营作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吉林蛟河21.12 hm2天然针阔混交林监测样地为基础,根据地形变量将样地划分成A、B 2个生境亚区,利用标记相关函数结合完全空间随机模拟过程检验相邻个体间的作用效应。【结果】单个树种的标记相关分析显示,A区和B区中绝大多数树种表现出个体胸径间的空间负相关;并且在r<6 m尺度上A区中呈负相关的树种数量明显高于B区,在r<9 m尺度上未检测到个体胸径间呈正相关的树种。如果不考虑生境条件的异质性,在整个样地中进行标记相关分析,林冠层林木个体胸径在0~8 m尺度上显著负相关,亚林层及林下层的林木胸径间没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在相对同质的生境中检验各林层中林木胸径属性的空间自相关时,亚林层及林下层个体胸径间没有显著的空间关系,而林冠层个体胸...  相似文献   
97.
山西太岳山油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岳山油松林1.96 hm2的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油松种群的径级结构,应用R ip ley′s K函数探讨了油松不同生长阶段个体(幼树、小树和大树)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油松径级结构呈单峰型,中径级的林木个体数较多。油松幼树和小树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大树表现为随机分布,聚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油松种子的扩散方式有关。不同生长阶段,种群分布格局不同,随着种群发育(幼树→小树→大树),油松的空间格局趋于随机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一种生存策略或适应机制。种群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正关联的空间关系有利于种群对资源的利用,维护种群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8.
 以唐山市滨海地区重盐碱地为研究对象,以南堡盐场为试验地,采用营养客土基盘技术,以及不同的整地技术,进行桑树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台田上采用营养客土基盘具有阻隔盐碱的作用,桑树苗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苗,大部分桑树苗能够成活,说明营养客土基盘具有良好的改土阻盐效果,能够为树木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小生境条件,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采用隔离式客土基盘阻盐等综合技术,在渤海湾重盐碱地进行造林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唐山地区重盐碱地造林提供改土阻盐技术支持,从而有利于推动重盐碱地的造林工作。  相似文献   
99.
100.
以吉林蛟河针阔混交红松林监测样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春榆混交林、白牛槭混交林、千金榆混交林和色木槭混交林四种林分进行林分结构调查与土壤采样,并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分析了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及土壤养分与有机碳相关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四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千金榆混交林(18.21kg·m-2)>春榆混交林(16.16kg·m-2)>白牛槭混交林(15.75kg·m-2)>色木槭混交林(14.23kg·m-2)。2)四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的变异程度规律基本遵循春榆混交林>白牛槭混交林>千金榆混交林>色木槭混交林。3)四种林分的土壤有机碳与养分的相关性规律不尽相同,全磷与千金榆、春榆混交林土壤有机碳相关性显著,速效钾只与千金榆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具有相关性,土壤全氮和碱解氮与四种林分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均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说明四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