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9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9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牡丹辐射诱变育种,解决牡丹辐射剂量问题,选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国现代牡丹优良新品种,以混合授粉的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牡丹种子的方法对牡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为8.73~17.46 Gy时,种子发芽率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17.46 Gy时发芽率最高达到46%,但17.46~52.38 Gy发芽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辐射处理的种子出苗率、苗高、根长均高于CK,17.46 Gy时出苗率最高达到92.4%,苗高为6.65 cm。辐射可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17.46 Gy最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辐射剂量对根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2.
土壤紧实度对玫瑰幼苗生长及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曰波  赵兰勇  张玲 《园艺学报》2011,38(9):1775-1780
 以盆栽玫瑰(Rosa rugosa)‘珲春’实生苗为试材,研究土壤紧实度对其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幼苗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在不同土壤紧实度下的大小顺序为:1.30 g · cm-3处理 > 1.50 g · cm-3处理 > 1.10 g · cm-3处理;根冠比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下降,1.50 g · cm-3处理下降显著。土壤紧实度的增加抑制了地下部的生长,表现为根系长度、侧根数量、主根直径等均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和总面积有所增加;根系活力以土壤紧实度为1.30 g · cm-3的处理最高,1.50 g · cm-3处理最低;根系中硝态氮、氨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土壤紧实度为1.30 g · cm-3的处理最高,1.50 g · cm-3处理次之,1.10 g · cm-3处理最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随着土壤紧实度的增加而升高。土壤紧实度显著影响玫瑰幼苗氮代谢活动,进而影响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1.30 g · cm-3的土壤紧实度较适宜于玫瑰的生长。  相似文献   
53.
潍坊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作者在充分了解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主持和参与了该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本文对该项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4.
中国国家步道建设及发展状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户外运动正蓬勃兴起,国家步道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简便、经济、安全的休闲运动形式,体现出较好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然而,我国步道发展历史短,在国家步道网络建设、步道便捷度和可达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国家步道今后的发展要着重在建立健全国家步道体系、培育国家步道文化、完善国家步道建设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拓展步道建设融资渠道、加强步道建成后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究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的年变化动态,以玫瑰新根为试材,测定了玫瑰根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个生理生化指标值。结果表明:玫瑰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春季形成了1次吸收高峰后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则随其生长而缓慢积累;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而增加,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上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地上部分的生长停止而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春、夏季节野生玫瑰根系中的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均明显高于栽培玫瑰,但秋季随着生长的停止,栽培玫瑰高于野生玫瑰;野生玫瑰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高于栽培玫瑰。不同时期碳、氮物质含量和SOD、POD活性的不同也影响着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的抗性及进入休眠期的早晚。  相似文献   
56.
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障碍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玫瑰(Rosa rugosa)与月季(Rosa hybrid)种间杂交障碍原因,为提高观赏玫瑰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牟平野生玫瑰(MP)、‘唐红’玫瑰,以及月季品种‘塞尔维亚’和‘红帽子’为试材,统计分析种间杂交(MPב塞尔维亚’、MPב红帽子’)和品种间杂交(MPב唐红’)的田间坐果率、每果种子数、种子纵径、有胚率、萌发率和成苗率;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状况;利用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状况。【结果】(1)MPב塞尔维亚’种间杂交坐果率和每果种子数均显著低于品种间杂交,MPב红帽子’种间杂交则未结籽。(2)MPב塞尔维亚’种间杂交种子大小不一,76.67%的小种子纵径仅(0.24±0.07)cm,无胚、胚乳,不萌发;23.33%的大种子纵径达(0.61±0.05)cm,有胚、胚乳,萌发率和成苗率显著低于品种间杂交。(3)授粉后2 h,种间杂交花粉和品种间杂交花粉均已在柱头上大量萌发,但种间杂交花粉管顶端却大量沉积胼胝质;授粉后20-24 h,品种间杂交花粉管进入子房,但全部MPב红帽子’花粉管和多数MPב塞尔维亚’花粉管却于花柱1/2处停止生长;品种间杂交花柱通道细胞及间隙中无明显胼胝质沉积,但种间杂交花柱通道细胞及间隙中却大量沉积胼胝质。(4)少量MPב塞尔维亚’花粉管能够进入子房,并完成受精。但79.42%的杂种胚在授粉15 d左右的心形胚阶段败育,20.58%的杂种胚仍能继续发育。【结论】(1)MPב红帽子’为受精前障碍,MPב塞尔维亚’为受精前后双重障碍;(2)受精前障碍主要由花粉管在花柱1/2处停止生长而导致,可能与花粉管顶端和花柱通道细胞及间隙中大量沉积的胼胝质有关;(3)受精后障碍主要由杂种胚在心形胚阶段败育而造成。  相似文献   
57.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鉴定桉树的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导法对3种桉树的叶片经过人工低温处理,以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变化作曲线,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别计算3种桉树叶片组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此评价3种桉树在泰安地区的抗寒性。结果表明,3种桉树的抗寒性相对强弱顺序为:三脉桉(Eucalyptus stellulata)〉亮果按(Eucalyptus nitens)〉粉绿桉(Eucalyptus glaucescens)。  相似文献   
58.
玫瑰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从分子水平分析玫瑰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起玫瑰品种的指纹图谱,为杂交育种、品种分类和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技术对玫瑰46个品种和4份野生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15对引物共扩增出264个位点,其中227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为85.98%,说明玫瑰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5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012~0.9852,平均值为0.7835;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66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033;4份野生玫瑰种质的H=0.1225,I=0.1787,显著低于栽培品种的H=0.2684,I=0.4059,说明玫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结论】根据聚类结果,玫瑰品种类型的划分应首先考虑亲本来源,再按株型、花型划分。利用三对核心引物,构建了玫瑰品种的标准指纹图谱,为品种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多效唑在金鱼草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效唑在金鱼草上的应用研究赵兰勇,贾锦山(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菏泽绿化处)关键词:多效唑;金鱼草;株高;花朵;花期中图法分类号:S143.8ASTUDYOFAPPLYINGPLACLOBUTRAZOLONANTIRRHINUMMAJUS¥ZhaoL...  相似文献   
60.
以5个代表性的平阴玫瑰品种为试材,对不同芽位外植体的褐变度以及不同的褐变抑制剂的抗褐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阴玫瑰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芽位的外植体在组培中褐变发生情况不同,但5个品种各芽位的平均褐变度均呈单峰型变化,且峰值均在第4芽;1.5g/L的活性碳(Ac)是初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最佳褐变抑制剂,0.2g/L的抗坏血酸(Vc)是增殖培养的最佳褐变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