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不同灌溉处理对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不同灌溉处理下旱稻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稻根系大部分根干重都集中在地表以下30cm内;不同灌水处理对根量及其分布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灌水量越少,水分胁迫处理下的根系系统在30cm以下分布相对越多,中下层土壤中根系占的百分率越高;其中限量灌溉Ⅱ产量较充分灌溉处理减幅最小,穗粒数减幅也最小,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根冠比次高,增加了对土壤深层水的利用,减少了灌溉水的投入。在水资源缺乏的北京地区,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22.
<正> 豫麦17(原内乡182)是内乡农业试验站用偃大7406与南阳75—6杂交育成的弱春性、早熟型小麦新品种。1987—1990年参加省、地区域试验,经三年36点次的试验,一致表现高产、稳产、早熟、品质佳。为了科学评价、合理利用豫麦17,我们对省、地两级区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其它性状将其与大面积推广品种宛7107进行了综合  相似文献   
23.
使用APSIM作物模型,模拟1981−2014年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早播玉米1(提前10d)、冬小麦−夏玉米−早播玉米2(提前20d)四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变化、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四种种植模式中,1981−2014年华北平原夏玉米种植模式下土壤N2O排放量最小(514.81kg·hm−2)、土壤主要温室气体平均排放量最少(0.30MgCO2-eq·hm−2);冬小麦−夏玉米−早播玉米1(提前10d)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平均变化量最少,为120.78kg·hm−2;冬小麦−夏玉米−早播玉米2(提前20d)种植模式的土壤主要温室气体平均排放量次之,为0.76MgCO2-eq·hm−2;四种种植模式中,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3405.47kg·hm−2;夏玉米种植模式下土壤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效应最好(GHG=0.02 MgCO2-eq·hm−2),冬小麦−夏玉米−早播玉米2(提前20d)种植模式次之(GHG=0.04 MgCO2-eq·hm−2);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考虑粮食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各方面,冬小麦−夏玉米−早播玉米2(提前20d)两年三熟种植模式是华北平原较为理想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24.
气候变化背景下进一步开展高污染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气候变化评估以及农业生产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球气溶胶监测网(AERONET)多年观测资料以及MODIS地表反照率数据,借助6S(Second Simulation of a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辐射传输模式,定量评估2001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AERONET北京、香河和太湖3个典型高污染站点多年晴空条件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结果表明:(1)各个高污染站点气溶胶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差异明显,秋冬污染较为严重,其中高值主要集中在1月、2月、11月和12月;(2)与无气溶胶影响相比,气溶胶致使各站点地表直接辐射年际变化较明显。在气溶胶影响下,北京、香河和太湖3个站点2001−2016年地表日平均直接辐射年际变化较明显,均呈波动增加趋势,且香河站日平均直接辐射增加最大(621.14W·m−2),太湖站次之(743.29W·m−2),北京站最小(488.14W·m−2)。(3)气溶胶影响下各站点地表直接辐射明显降低,且气溶胶对各站点影响差异较大。2001−2016年,北京、太湖和香河站年平均地表直接辐射分别降低32.29%、24.01%和15.07%。其中,气溶胶对北京站的地表直接辐射影响最大,香河站最小。(4)近15a来,北京、香河和太湖3个站点气溶胶地表辐射效应均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5.
根据现阶段职业学校教学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针对目前职业学校食品专业学生对食品化学知识理解力较差现状,阐述了食品专业食品化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步骤;并通过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体会,强调了分层次教学的优越性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6.
为了了解新发生的溃疡病的严重程度对杨树根部淀粉积累的影响,通过根部淀粉积累的变化初步探索溃疡病对杨树树势的影响,笔者按照溃疡病发病指数的大小,选取5年生中林46杨,采用固定样株取根和碘-淀粉比色法,测量了2008年休眠期、2009年生长期和2009年休眠期杨树根部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08年休眠期感病植株的淀粉含量与健康植株的差异不显著。持续发病显著降低了发病指数>60%,即发病严重植株2009年生长期(F=3.668,P=0.02)和2009年休眠期(F=3.335,P =0.035)的淀粉含量,但使发病中等树木2009年休眠期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发病轻和严重发病树木。t检验结果证实,只有发病指数>60%的植株自身的淀粉含量在2009年生长期(t=5.197,P=0.001)和休眠期(t=3.219,P=0.008)分别显著低于2008年休眠期。健康和发病轻的树木淀粉含量虽然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而发病中等树木2009年生长期根部的淀粉含量较2008年休眠期高,同时2009年休眠期的淀粉含量较2008年休眠期高,但均未达显著水平。本研究初步揭示,当杨树罹患溃疡病后,其根部淀粉含量的变化受发病指数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当发病指数>60%,即严重发病时,根部淀粉积累呈现极显著的下降趋势,因而其生长势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轻度发病不会影响树木生长势;而发病中等的树木经过2年生长,其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发病轻和发病重的树木,其树势可能增强。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来,当地果树生产中,果农在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时常有药害发生。在此,介绍果树常见药害发生原因、药害发生的主要症状、补救和应对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果农因发生药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针对目前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的状况,结合新课改提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措施,从课堂演示实验、实验室动手实验及课后家庭实验3方面,阐述了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9.
对核桃砧木进行不同方式处理,研究其对嫁接口伤流、嫁接芽萌发时间、成活率、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不同处理方式对嫁接口伤流、嫁接芽的萌发时间和成活率、苗木生长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移栽砧木和断根砧木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伤流,促进嫁接芽愈合萌发,提高嫁接成活率和苗木生长质量。  相似文献   
30.
影响嫩枝扦插成活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嫩枝扦插是植物大量繁殖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成活率除与各树种、品种的遗传性相关,还受营养物质、生长素、生根阻碍物质等内在因素及光、温、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