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河北省小麦根病发生现状及致病病原种类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北省4个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河北省小麦根病的发生现状,调查表明,根病的发生在不同品种和地区以及同一品种或同一地区不同生育期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分离培养结果表明:该省小麦根病 由多种病原侵染所致。主要致病病原有根腐蠕孢菌,丝核菌,全蚀菌,镰刀菌,链格孢菌等5个属10余种。  相似文献   
252.
以高纤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D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NaCl胁迫下,施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亚麻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1)NaCl胁迫下,采用0.05~0.5 mg·L~(-1)BR浸种,与对照相比,亚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5),采用0.5 mg·L~(-1)BR浸种效果最好。适当浓度BR预处理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SOD、POD、SuSy、β-1,3-葡聚糖酶等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盐害胁迫。通过综合比较确定,0.1~0.2 mg·L~(-1)BR处理对提高亚麻幼苗耐盐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53.
[目的]筛选出组织培养特性优良的大麦遗传转化受体。[方法]以7个大麦优良品种为实验材料,幼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等对大麦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甘啤4号等4个品种在三种诱导培养基上出愈率均较高,达100%;2,4-D与dicamba联用的MS2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质量优于MS1和MS3;品种间愈伤组织分化率差异显著,秀81-47分化率为88.9%,略低于模式品种Golden Prom ise;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率不同,在RN1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较高。[结论]该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如秀81-47,甘啤4号。  相似文献   
254.
根据黑龙江省早熟、优质、抗病、高产超级稻龙粳14号品种出现倒伏现象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该品种发生倒伏的原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55.
小黑杨花粉离体萌发和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液体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温度和pH值也是如此。在正交试验中,蔗糖、H3BO3、CaCl2、温度和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小黑杨花粉萌发最适的培养基为150g·L-1蔗糖+20mg·L-1H3BO3+40mg·L-1CaCl2,在21℃和pH6.0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可以达到46.23%,花粉管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小黑杨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逐渐提高,花粉管不断伸长。  相似文献   
256.
罗非鱼湖病毒对吉富罗非鱼和E-11细胞的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罗非鱼湖病毒在吉富罗非鱼体内和敏感细胞E-11中的感染特性,实验首先从人工感染罗非鱼湖病毒的吉富罗非鱼脾脏中获得罗非鱼湖病毒第4片段基因组,其cDNA全长1 250 bp,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 065 bp,编码354个氨基酸。通过进化树分析,该蛋白是罗非鱼湖病毒血凝素—酯酶融合蛋白(HEF)。随后通过在大肠杆菌大量表达和提纯GST融合HEF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兔抗TiLV-HEF多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获得的抗血清效价高于1∶51 200,并且获得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病毒的TiLV-HEF蛋白。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TiLV的感染造成鱼体表面溃疡、全身性出血以及眼晶状体混浊等症状。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形成合胞体,脾脏中含铁血黄素增加和部分细胞空泡变性。头肾出现淋巴细胞坏死,体肾蛋白质沉淀和肾小球坏死等病理症状。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该病毒在所有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脾脏、头肾和鳃中的病毒丰度高于肝脏、体肾和脑组织。通过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发现TiLV感染E-11细胞后,HEF蛋白在细胞质中。TiLV可以通过感染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肝脏、脾脏、头肾、体肾、鳃和脑等组织而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257.
马唐是世界上公认的18种恶性杂草之一,在马唐的田间防控中,化学农药仍占据主导地位。从化学防控、生防菌利用、化感作用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目前马唐的防控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以期为马唐的综合防控研究和田间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8.
龙麦8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麦26/河北白硬冬//龙麦26/3/龙94-4081)/石4185的F1为母本,以龙03-372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配置杂交组合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品质性状稳定、多抗、广适性好,2018-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科研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适合种植小麦的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59.
香蕉虫害严重制约着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化学防治污染环境、农残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抗性增强,防治成本提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残,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实现虫害的可持续控制,对提升香蕉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香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近年来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0.
对比分析生茸期公鹿尾、生茸期母鹿尾、发情期公鹿尾和发情期母鹿尾7类化学成分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快速定氮仪、气相色谱同采收时期和性别的鹿尾中核苷、粗蛋白、水解氨基酸、脂肪酸、激素、无机元素和总多糖含量。结果发现,核苷含量分别为3.69 g/kg、4.00 g/kg、4.02 g/kg和3.77 g/kg,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为发情期母鹿尾(77.00%)>生茸期母鹿尾(75.10%)>发情期公鹿尾(74.40%)>生茸期公鹿尾(73.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水解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71%、60.36%、49.16%和54.11%,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脂肪酸含量为生茸期公鹿尾(19.10 g/kg)>发情期公鹿尾(7.79 g/kg)和生茸期母鹿尾(7.51 g/kg)>发情期母鹿尾(3.11 g/kg)(P <0.01)。激素含量为发情期母鹿尾(100.23 ng/g)>发情期公鹿尾(92.41 ng/g)>生茸期母鹿尾(35.38 ng/g)>生茸期公鹿尾(28.89 ng/g),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