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118篇
  258篇
综合类   1240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722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试验在用比较屠宰法实测25个棉籽粕样品净能(NE)值的基础上,旨在研究用傅里叶近红外( NIRS)和化学成分2种方法建立的NE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并比较2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1)棉籽粕NE值的测定采用维持NE (NEm)+沉积NE(NEp)的方法.其中NEm用回归法测定,设自由采食及限饲20%、40%、60%和80%...  相似文献   
32.
基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的生境及传统农业实践,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建植人工草地来发展养猪业是缓解石漠化恶性演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以草养猪"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详细阐述了以草养猪存在的关键难题及推动以草养猪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有助于实现林-粮-草-畜的高效和谐发展及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养猪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进行整形修剪,能够调控树势,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树木的抗逆性,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感。本文从不同类型园林树木的修剪时间、修剪程度以及修剪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讨超甜玉米果皮柔嫩度在子粒发育进程中的变化规律,以10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硬度计法测定子粒发育过程中果皮柔嫩度值,分析果皮柔嫩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0份参试材料在果皮柔嫩度上存在梯度差异,其中PE10果皮柔嫩性最好,T105中等,S33205最差;在湖北武汉(2014年春)、海南陵水(2014年冬)两种环境下,在授粉后第12~24天,PE10、T105、S33205的果皮柔嫩度值均呈上升趋势,且各测定时间点的柔嫩度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S33205、T105、PE10;随着子粒的发育,相同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果皮柔嫩度差异呈现先增大后缩小最后又趋于一致的规律;2014年湖北武汉春季与海南陵水冬季相比,同一材料最适采收期相差4 d,但最适采收期的果皮柔嫩度值差异不显著,说明环境改变会影响果皮嫩度变化速率,但果皮柔嫩度的好坏本质上仍决定于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35.
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生态、经济、有效的农艺覆盖措施,被广泛地应用到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和农作物增产的工作中。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脆弱的地质地貌自然背景,加上强烈的人为耕作活动,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进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作物减产。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占据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极大的比例,秸秆还田农艺覆盖措施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一种较为成熟的水土保持措施,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降雨对地表的冲刷,径流量及泥沙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起到了保水保土的作用,并且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目前,对于喀斯特区秸秆还田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分析了秸秆还田的生态、经济效益,并从秸秆还田量、秸秆还田深度、秸秆还田方式、耕作方式、施肥方式5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秸秆还田效益的因素,提出了秸秆还田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展望,并将其进一步运用推广到喀斯特地区的秸秆还田工作中,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土壤通用侵蚀方程的修订,秸秆还田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有关群鸭检疫技术方面的要点分析,综合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检疫技术水平,进一步保障群鸭以及相关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7.
利用连续3个世代鹅的产蛋记录和系谱数据,对鹅产蛋性状不同的选育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系谱数据,G1和G2世代产蛋数据,估计个体育种值,并依据表型和育种值数据,对G2群体按照个体表型、家系表型、个体育种值、家系育种值进行排序,各选择30%个体,寻找其在G3世代中的后代,计算不同选择方法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遗传进展,评估不同选择方法对鹅产蛋数选育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个体育种值选择家系育种值选择家系选择个体表型选择效果;对公鹅的选择效果对母鹅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利用MALDI-TOF-MS技术对67只雪山鸡A-FABP基因编码区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扫描,进一步验证SNPs是否存在,并且与脂肪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FABP基因在外显子1中存在同义突变:即T/C突变,得到3种基因型,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39和0.761,并处于遗传平衡状态;TT型个体的腿肌中C16∶0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T和CC型个体(P0.05)。初步认为A-FABP基因应是肌肉脂肪酸性状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39.
兔的饲养具有占地少、投资少、周转快、成本低、收益大、用粮少、易管理等特点,适合于农村中缺乏资金的农户饲养。但春季气温变化大,对家兔的安全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家兔春季饲养管理,既能保证家兔安全生产又能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0.
饲养母猪的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繁殖体况和正常的性机能,达到产仔多、仔猪断乳体重大。母猪的繁殖潜力很大。在一般情况下,成年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可排卵20~30个(潜在繁殖力),但实际产仔数仅10头左右(实际繁殖力),约有30~40%的卵子中途死亡,可见实际繁殖力和潜在繁殖力之间差距很大。加强母猪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产生卵子的数量和质量,达到多胎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