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以苏州国宾馆环境景观规划为例,从苏州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特色文化中提炼整合人文资源,并以园林艺术手法进行充分表现,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将整个场地串联,在现代园林绿地规划中再现人文场所文化。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园区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其环境、位置、服务对象都与城市有所区别,如果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理念对其进行规划,势必影响高新区的整体形象和使用功能.通过分析高新区科技园区的特点,挖掘个性,探讨高科技园区绿地系统规划要点:与区城环境相协调,注重生态规划和游憩绿地体系规划,具有预见性,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使高科技园区绿地系统规划与园区特点相适应,达到改善园区生活、工作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外园林展的展园主题表达方式,对比指出了国内展园的主题表达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八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滨江展园的设计,从展示景观的4个层面剖析设计的构思过程,探讨了展园中主题内涵在展示景观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以近两年旧城改造过程中轰轰烈烈的街道景观整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宁波市永丰北路-永丰路-望京路-长春路景观整治,解决"如何正确合理地进行旧城街道景观的整治"这个现阶段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园博园滨江展园设计以苏南地区渔民的生活状态和打鱼器具,如桅杆、渔网等自然和文化要素为核心,将渔文化作为全园的创作主题,形成花坡、河滩湿地、现代休闲广场等一系列主要景点.设计中提炼苏南渔文化典型特征,运用现代的造园手法将其转化为景观元素,再结合场地的特征运用于展园之中,由此创造出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6.
江宁方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绿化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英  王浩  谷康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247-250
以江宁方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绿化规划为例,提出“点、线、面、体”相结合的规划思路,从林相改造规划、道路系统植物景观规划、景点植物景观规划等方面阐述了相关的规划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华电科技园旧厂区绿地景观改造中的去与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旧工业厂区、厂区绿地景观及景观元素的分析,总结出需要保留和摒弃的景观元素,以及景观元素摒弃与保留的原则及手段。结合南京华电科技园旧厂区绿地景观改造的实际案例,应用相关理论,尝试性地解决了在旧工业厂区绿地景观改造过程中,如何对景观元素进行摒弃与保留的相关具体问题,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对旧工业厂区绿地景观改造出新中去与留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马银花(R.ovatum)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体系中5因素(Taq聚合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引物浓度)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杜鹃花植物SCoT-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 1.00 ng/μL,Mg~(2+)为3.00 mmol/L,dNTPs为0.25 mmol/L,引物为0.50μmol/L,Taq DNA聚合酶为2.00 U。比较了各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发现引物物浓度的差异对体系影响显著,各因素影响的先后顺序为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sMg~(2+)模板DNA。并运用了杜鹃属的4个不同种对最优体系进行了稳定性验证,选择了10个通用性的引物进行筛选,发现10个引物均能扩增出条带,其中有6个引物能够得到清晰可辨、多态性丰富的条带。该体系的建立将为杜鹃花遗传多样性、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分子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京·紫金(溧水)科创特别社区核心区慢行景观的研究设计,简要总结了慢行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认为慢行景观是增强园区活力、提高市民参与的重要方式.同时,慢行景观的设计对其向其他城市开放空间的延伸,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谷康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214-217
从概念规划的角度,综合分析温州市自然资源环境,并通过与相关城市和风景区对比、类比,确定大罗山的定位及发展方向,引导和控制山体、滨水、滨海空间的开发建设,使其成为温州市的生态调节中心和城市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