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以玉米淀粉(ST)及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了ST-PVA交联反应的最适条件及增塑剂的最佳用量,并初步探讨了纳米SiO2对膜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交联剂甲醛与多聚磷酸钠(二者用量比1∶2)的最适用量为3%;交联反应的最适时间20min、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120r·min-1;加入3.3%的MgCl2有利于交联反应;复合增塑剂甘油与乙二醇(二者比例为1∶3)的最佳用量为3.2%;添加0.03%的纳米SiO2对膜的拉伸强度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鲢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学法、激光拉曼光谱、圆二色谱等先进的现代检测分析手段,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等化学作用力对鱼糜凝胶形成的作用,并对蛋白质构象进行了表征,探索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构象对鲢鱼糜凝胶网络结构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显著减少,而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显著增加。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是维持鲢鱼糜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化学作用力。40℃和90℃两段加热过程中,鲢肌球蛋白的α-螺旋结构部分转变成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鲢鱼糜凝胶中肌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转角、无规卷曲结构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3.70%、12.40%、53.90%,其中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是维持鲢鱼糜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蛋白质构象。维持鲢鱼糜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化学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主要蛋白质构象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69-475]  相似文献   
43.
全生物降解农膜田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聚乙烯农膜为对照,研究了生物降解农膜对作物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作物生长速度(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性状及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农膜和普通聚乙烯农膜一样,能起到保温、保水作用,能促进作物生长速度,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生物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44.
可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基互穿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和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以戊二醛进行交联,成功制备了一种新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IPN)。以传统的流延法于室温下干燥2 d,得40 μm厚透明IPN膜。以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示差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了膜的结构。结果表明:由于交联键的产生,PVA和KGM分子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当反应时间达到4 h时,分子间达到了完全混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大大高于而吸湿性显著低于纯PVA膜、KGM膜以及它们的简单共混膜,亦即IPN结构的产生赋予了膜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45.
白鲢鱼糜凝胶劣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白鲢鱼糜为原料,在确定凝胶劣化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食盐、水分和可溶性蛋白对凝胶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范围内(40℃、50℃、60℃和7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鱼糜凝胶的破断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加热温度越高破断强度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下降也越显著。鱼糜凝胶劣化温度段为50~60℃,凝胶劣化与该温度段肌球蛋白重链的降解密切相关;盐溶蛋白和水溶蛋白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凝胶劣化,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凝胶劣化程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也随食盐含量(1%~3%)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6.
金银花—绿茶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7.
金盏菊花黄色素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采用溶剂提取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金盏菊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稳定性和抗氧化性以及色素提取物的各项指标 .结果表明 :金盏菊花黄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 ,用等体积的石油醚和丙酮作浸提剂有较高的提取率 ,所得提取物呈红色油状液体 ,具有油溶性 ,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该色素对热、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室内散射光、紫外光、络合剂及大部分金属离子稳定 ,但对日光及少数金属离子 (如Fe3+ ,Al3+ ,Cu2 + )不稳定 ;该色素有显著的抗油脂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48.
灵芝中抑制羟基自由基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抑制率为活性指标,研究了水提取发酵灵芝粉活性成分的条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pH5.5、温度4℃、料液比l:5。研究表明,灵芝肽是重要的抑制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因子,其IC50值为25μg/mL。  相似文献   
49.
乌龙茶多糖调节血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乌龙茶多糖(OTPS)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及机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通过不同剂量OTPS灌胃6周后,测定了小鼠的体重、胸腺重量、脾脏重量、肝脏重量、血脂水平、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观察了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OTPS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和肝脏MDA、肝脏指数显示不同程度的降低,胸腺指数、脾指数、血清和肝脏SOD活力则有所上升,肝脏病变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说明乌龙茶多糖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不同茶类多糖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其它茶类量效关系不明显。在低、中剂量下,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TPS降低血糖的作用明显优于绿茶TPS,但在高剂量下差异不明显。TPS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的降血糖效果优于未经水解的TPS ,灌胃酶解TPS的DM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