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21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0~15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生长旺盛苜蓿地显著优于极度退化苜蓿地、退化苜蓿地和坡耕地,坡耕地最差;在15~30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极度退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2种造林整地措施处理后的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为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固定样地与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了"88542"水平沟、鱼鳞坑2种不同整地方式下群落动态特征。[结果](1)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生境的异质性对鱼鳞坑整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影响较大,整地方式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不明显。(2)生境条件的不同影响了群落的多样性。鱼鳞坑整地的植物群落由于生境的异质性较大,促成了较高的多样性。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鱼鳞坑整地"88542"水平沟整地天然封育草地。(3)植物群落多样性总体表现出随着年限的延伸,整个示范区的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开始下降。[结论]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和不同生境对植物群落多样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立地因子和植被盖度对小流域玉米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可为流域植被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和作物合理空间布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旱地玉米为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中期采用土钻法获取200 cm深的土壤含水量,并分析了坡向、坡位、盖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小流域玉米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1.93%,其中,川地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3.97%,显著高于梯田。小流域玉米盖度平均为0.39,川地盖度为0.45,显著高于梯田;在梯田玉米中,阳坡盖度显著高于阴坡,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随盖度增加,川地玉米土壤水分呈降低或先下降后稳定的变化,梯田阴坡上坡位呈升高趋势,阳坡上坡位呈降低趋势,其他坡位变化不明显。阴坡土壤水分高于阳坡,上坡位高于下坡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当盖度为0~0.3,0.3~0.6时,上坡位土壤水分高于下坡位,盖度为0.6~0.9时,下坡位高于上坡位。随土层加深,小流域、川地、梯田、不同盖度、不同立地土壤水分大致均呈先微弱变化、再迅速升高、后逐渐稳定,且大多数均属中等变异性。[结论]中庄小流域旱地玉米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明显,且盖度、坡向、坡位对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康植稻多宝喷施后各个小区水稻长势及叶部性状的改善跟踪调查,对水稻分蘖、产量、米质等记录,为康植稻多宝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及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喷施康植稻多宝后水稻分蘖、株高、亩穗数、结实率及产量效果显著提高,处理1比处理3(对照)每公顷增产643.5 kg,增产率为7.2%;处理2比处理3(对照)每公顷增产1139.8 kg,增产率为12.75%;处理2的结实率比处理1高1.7%,说明喷施两次要比喷施一次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筛选鉴定早熟机采棉(Gossypium spp)新的品系、品种,以确保机采棉花品质、产量稳定提高。通过对早熟机采棉新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掌握机采棉性状的关键技术参数,为棉花产业发展奠定基础。2019和2020年在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品种试验,对12个品种机采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个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23~133 d,有5个品种比对照(陆新早61)生育期短。吐絮期整齐度在2~3级;第一果铃高度≥18.0 cm的有10个品种。各品种机采性状综合分析可知,石大棉268表现最佳,生育期为123 d,第一果铃高度20.4 cm,衣分率43.2%,纤维长度33.5 mm,断裂比强度32.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82,皮棉增产20.9%;其次是金早1号,生育期为126 d,第一果铃高度20.7 cm,衣分率41.82%,纤维长度32.9 mm,断裂比强度31.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80,皮棉增产8.9%;第三名是金垦1861,生育期为126 d,第一果铃高度21.3 cm,衣分率38.9%,纤维长度33.3 mm,断裂比强度30.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79,皮棉...  相似文献   
16.
以宁南黄土区彭阳中庄小流域4种典型林分(山杏林、山桃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林下草本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根钻法和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不同林地0~30 cm土层的草本根系生物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揭示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林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为研究区生态恢复和林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各林地草本总生物量、总根长密度和总根系表面积密度均表现出山杏柠条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较大,山杏林和山桃林较小且相差不大。根系参数主要分布于0~10 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指标均呈现递减的趋势。0~30 cm土层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基本以0~0.5 mm径级的根系分布最广,0~2 mm径级的细根所占比例较大,且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二者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土层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基本表现为0~0.5 mm>0.5~1 mm>1~2 mm>2~3.5 mm>3.5 mm。总体反映出混交林林下草本植被各根系参数相较于纯林在土壤表层占比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表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宁夏干旱风沙区降雨量、土壤含水量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量对土壤含水量的贡献可用对数曲线模拟,小于5.1mm的降雨量属无效降雨,不会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低于1.7%时所有造林树种均无法成活,土壤含水量大于12.0%时才能保证所有树种成活率都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雨量与植苗造林成活率的相关性,在多年春季平均土壤含水量6.0%的基础上,降雨量高于30.4mm才能保证主要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宁夏南部山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南山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造林技术规程在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引种小灌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光合特性,以1a生华北驼绒藜、四翅滨藜2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5%~90%(CK)、65%~70%(T_1)、50%~55%(T_2)和35%~40%(T_3)]对2种灌木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2种灌木根冠比、电解质外渗率呈现CKT_1T_2T_3的变化规律;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与CK相比,各水平下均显著增加,且都在T_2水平下达最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T_1水平下达到最大,分别为340.83U·mg~(-1)·min~(-1)、862.93U·mg~(-1)·min~(-1);在T_2水平下,四翅滨藜脯氨酸质量分数较CK增加28倍;华北驼绒藜叶片蒸腾速率(T_r)、净光合速率(P_n)均呈现出CKT_1T_2T_3的变化特征;在T_1水平下,四翅滨藜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增加,光合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城步山区普通人群饮用三叶虫茶的民族习俗,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访问,考察了湖南省城步山区城镇和农村人口(647人)的饮用虫茶情况.结果发现:普通人群饮虫茶率为77.7%,年饮虫茶率为52.5%,且地区间和民族间差异极显著;13.1%的男性和9.3%的女性饮虫茶者每天均饮虫茶;样本人均年虫茶消耗量为136.17 g,饮虫茶率随年龄增加而稍有增加;在饮虫茶者中,61.4%的男性和54.6%的女性每周饮1次或以上;81.0%的饮虫茶者选择饮用虫茶是因为当地和家中一直延续饮虫茶习惯;83.5%的虫茶由家庭手工制作;100%的饮茶者确定饮用虫茶后无不良反应.饮三叶虫茶是湖南城步山区普遍的传统社会行为,特别在其主产地长安营村,几乎人人饮虫茶,但当前虫茶自产自销的消费模式阻碍了虫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