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0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科学开展生态型增殖放流,对海州湾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开展生态容量评估。根据2018-2019年海州湾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由20个功能群组成的海州湾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及参数敏感性分析检验,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功能群间的营养关系和关键功能群,并评估了三疣梭子蟹的增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Ecopath模型可信度Pedigree指数为0.482。三疣梭子蟹目前不是海州湾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群,其他底层鱼类、软体动物(Molluscs)以及底栖甲壳类(Benthic crustaceans)是海州湾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群。三疣梭子蟹生物量的增加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以及其他中上层鱼类产生正影响,对底层鱼类以及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产生负影响;虾虎鱼科(Gobiidae)、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生物量的增加对三疣梭子蟹有较大负影响,多毛类(Polychaetes)生物量的增加对三疣梭子蟹有较大正影响。三疣梭子蟹的增殖生态容量为3.0236 t/km2,其现存生物量仅0.0681 t/km2,具有较大的增殖潜力;当三疣梭子蟹生物量增长44.4倍时,仍不会超过其生态容量。研究结果可为海州湾渔业资源增殖养护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2.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境界的满足,而花卉作为一种美化环境的重要植物,在我国的环境美化和绿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花卉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其发展势头相当迅猛,人们也在逐渐寻求花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本文将对北方公园类花卉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3.
在泾川县旱塬区,对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基施锌肥、锰肥、铁肥,结果表明,除过量施用锰肥没有增产效果外,其它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适宜用量分别为硫酸锌(ZnSO4.7H2O,含Zn21%)22.5 kg/hm2、硫酸亚铁(FeSO4.7H2O,含Fe19%)15.0 kg/hm2、硫酸锰(MnSO4.H2O,含Mn31.8%)26.3 kg/hm2。  相似文献   
24.
张凯  袁伟 《河南农业》2003,(1):19-19
1.症状 唐菖蒲盲花是保护地栽培中重要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是在现蕾后,花的发育中止,花蕾逐渐变小、失色、萎缩,不能开放。即使能开放,小花朵数也显著减少,而 且花葶细短,花叶颜色变浅,甚至出现干枯,切花品质下降,从而导致切花产量严重减少,给花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发病原因 唐菖蒲盲花是一种生理病害,主要是3~6叶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等营养障碍致使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25.
秦岭宁陕林区鼠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录了分布于秦岭宁陕林区的鼠类计20种,隶属于13属、6科、2目。并探讨了该林区鼠类的区系特征和垂直分布。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界种类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东洋界种类仅占总数的1/3弱。鼠类的垂直分布以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带种类最为繁盛,而低山阔叶林带和亚高山针叶林带分布的鼠类种数几乎持平。  相似文献   
26.
辣椒是泾川县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常年播种面积666.7hm^2,露地栽培生育期130d左右。为了提早上市、增加效益,我们于2002—2003年连续两年采用在日光温室营养钵育苗、早春小拱棚练苗后大田移栽的方法,使育苗期提前32d,移栽期提前21d,采收上市提早30d,可比常规露地栽培增加经  相似文献   
27.
28.
类黄酮(Flavonoids)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和茶叶等许多植物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EC2.3.1.74)是植物类黄酮合成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在调控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以及类黄酮的成分起着决定作用。本研究基于番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内含子-外显子的结构特征、系统发育关系,序列结构的保守性以及染色体上的分布。研究表明:查尔酮合成酶(SlCHS)是含有8个成员的多家族基因,蛋白质序列编码位于160(SlCHS05)~438(SlCHS08)个氨基酸之间;相似性在33.7%(SlCHS02和SlCHS06)~92.0%(SlCHS04和SlCHS07)之间,表明这些序列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此外,结构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均含有较少的内含子(0~2个);序列比对表明这些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它们不均匀分布在番茄的1、5、6、9和12号染色体上。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未来了解该基因家族的进化起源提供参考,而且可为我们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重视,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针对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鲸类动物的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单位针对鲸类动物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分布范围更广的海洋江豚得到的研究和保护远远不够,亟需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对江豚的记载、分类和海洋江豚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重点总结了海洋江豚的生态学、生物学、遗传学、声学以及摄食和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和保护重点提出了建议,包括注重基础研究、强化保护区建设、注重保护技术研发和加强宣传教育,以期对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双季稻地区还田秸秆的腐解进程,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秸秆不同埋深(0、10 cm)对还田秸秆的腐解和氮碳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早稻90 d、晚稻120 d的腐解,早稻和晚稻的平均腐解率分别为64%和72%.秸秆在还田的前15 d腐解速度较快,在秸秆还田后的30~90(120)d秸秆腐解速度放缓.秸秆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